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12|回覆: 0

苦命陸羽創體系當茶聖(圖)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5-7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當棄兒時被撿 演小丑時受寵 6 O+ p2 A/ A9 q8 J% B1 V
  
4 G" E8 `. x5 C: b! u: b4 r$ H
W020100507539764126940.jpg

. \( [& t; i+ u" k  @
; U$ N. I; U  u8 \" I
    地點:首都圖書館
/ ^# `- l* l* K1 j- ~7 s5 f, M

9 i+ x1 E0 J: K! k
    主講人:王玲(北京社會科學院教授)
/ ~5 [: F, y* G8 ~: [
4 F- i- g4 }! ~6 {# T( m    茶文化體系真正形成時期是在唐代,原因有很多,下面我談其中一條重要原因。 0 f$ o& x' O& k" g! ^4 e8 ]
4 p, m- R  L$ Z) s! A; e- K& a
    喝茶原來是為避免挨打 ( F; d/ N8 I6 }
# ?! |0 X$ Z# L5 N2 |" p" _3 B
    唐代不僅經濟發達,而且文化昌盛。唐代是儒、道、佛各家合流時期,它們相容相包。特別應當提出來的就是當時佛教的發展,對茶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知道禪宗主要靠悟,直到現在我們很多名詞都是有宗教的語言,比如說覺悟、領悟等等。怎樣來領悟呢?需要參禪,就是打坐。據說當時在泰山有個靈岩寺,這個寺裏就有個禪宗的寺廟,和尚們晚上都要打坐,通過打坐來明心見性,來豁然領悟。可是和尚只能吃兩頓飯,不讓吃晚飯。因為要保持經絡暢通,如果吃了飯,這麼坐着,消化不好,經絡就不容易通達。這對僧人們來說非常苦,特別是小和尚,晚上不吃飯還要打坐,肯定犯困,可睡覺不行,老方丈要拿戒尺打。小和尚們就發現茶越喝越有精神,所以從此以後寺廟裏就流行飲茶。我們從漢代開始就已經人工種茶,並在寺院裏種茶。茶和宗教結合起來了,和人的意念結合起來了,和人的思想結合起來,認為喝了茶以後人就清醒了,就精神了,所以就開始把茶與精神境界聯繫起來了。 2 n# i# V$ Z: ^+ w6 O

5 K( O4 k5 x' V2 ?! q5 Z    據說當時從泰山一直到洛陽、長安的大路上到處都有賣茶的。當然真正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還是因為茶聖陸羽的出現,他的貢獻最大。
8 _+ @1 _) G  o2 f
. ^2 e! `1 V0 x    在大雁的羽翼下被和尚撿走 : @2 l" s. M3 e$ ?7 s7 R
# y+ k( Z) Z; x; g. P% {7 B) s
    陸羽因為寫了一本【茶經】而聞名,他的命其實挺苦,是一個棄兒。他的家鄉在竟陵,也就是現在的湖北天門縣。據說在竟陵城外有一座寺廟,旁邊有一條河,有一天一個老和尚在河邊散步,看見一堆大雁在叫,再一看大雁羽翼下有一個小孩兒在哭。老和尚很同情,就把他抱了回去。當然一個老和尚養育小孩子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可能放在一個姓李的家裏養。後來有一個道士叫李季蘭,和陸羽是好朋友,現在有人認為是陸羽的女朋友。這沒有歷史依據,但是從他們來往的詩詞看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倆人從小就認識。稍微大一點,陸羽被老和尚接到寺院裏做一個小和尚,其中一個任務就是煮茶。長此以往,陸羽對茶的性能,怎麼樣用茶,就慢慢地熟悉了。老和尚叫積公自然也教了他許多茶的技藝。 : \" P  `- X" w0 t( J

2 P+ o1 Y3 B( M4 D9 g$ g4 }    陸羽畢竟是個孩子,整天關在寺院裏多麼苦悶,所以後來他就跑了。跑到一個戲班子裏。當時演戲比較簡單,一般就三個人表演,叫做參軍戲。時間長了陸羽也會演戲,他長得醜,主要演丑角。有一次戲班子到一個太守家裏演戲,太守一看這個孩子演得如此之好,而且很聰明,就把陸羽送到學堂,專門讓人來教他讀書。從此陸羽就開始研究儒學。在此期間,他又認識了許多儒學、佛學和道家大師。比如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唐代著名的詩僧皎然,再有就是道家的李季蘭,她出身地主家庭,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女詩人。 2 H" O$ m2 E# b2 j% p, C0 s

' L7 o  _& O/ ]; c0 ^" m' F2 ]+ u9 |    安史之亂爆發後,陸羽不能繼續讀書了。他想搞些研究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他把儒道佛各家思想糅在茶裏,創造了一個文化體系,寫了一本【茶經】。【茶經】字數不多,但內容非常豐富。他把中國茶的歷史、故事、傳說、茶的用途;什麼地方產名茶,產好茶;怎樣製作茶,制茶用什麼工具,茶應當怎麼保存;怎麼飲茶,怎麼煮茶,怎樣的水,飲茶的心境等等都說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總體的茶文化體系,所以陸羽被後人尊為茶聖。 . I4 a9 S+ l1 q6 \
5 K* l' m6 A6 w3 y) C
    中國茶道只傳給日本一支 - ^- F! d7 A) W. ]
8 o5 P9 }; G- ]9 m8 C* I7 D
    那麼茶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麼?什麼叫茶文化?廣義上講一切人的創造都是文化,狹義上說,精神的東西才是文化。一些西方人經常把精神和物質分開,我們中國人不是這樣,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是物以載道,任何物質生活裏邊都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精神,一定的道理。所以經常是通過物質生活來表達我們的情懷,我們的思想。比如說建築,是一個物質的東西,但是它裏邊體現了精神。所以我認為,烹調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這三個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支柱。當然不能動不動就說文化,『道』更是如此。 8 R3 A; C7 J. D: E) o
* p0 }/ Q; a& R7 J' V$ e7 {( G
    現在總搞什麼茶道表演,認為這就是茶道。我的看法不一樣,我認為簡單的飲茶技術表演不能稱之為茶道。什麼叫『道』,道是事物的本質、本原和規律。甚至有人認為中國茶道是由日本傳來的,整個一個數典忘祖,實際上日本茶道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而且只傳了一支。 0 L4 M) p1 ?' R1 f" F
' Y$ ], I; ]' O& i' }" C: n
    有一次陳鐸先生問我:什麼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說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就是由技而藝,由技術到藝術,然後由藝而道,從這個藝術過程當中又領悟一種道理,領悟一種精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