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44|回復: 0

[医药临床] 林琳诊室:治疗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情绪调整缺一不可!

[複製鏈接]
广东省中医院 發表於 2022-9-1 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方阿姨患支气管扩张好几年了。然而即使她非常重视调养身体,仍反复发作,经常咳痰咯血,这给方阿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每次看着咯出的鲜血,她总认为自己治不好了,心理压力很大。家里人也很担忧,多方打听,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找林琳教授医治。

支气管扩张与正常支气管的对比图及影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与正常支气管的对比图及影学表现

支气管扩张与正常支气管的对比图及影学表现

林教授详细了解方阿姨的病情:经常咳嗽、咯血,血色鲜红,咳痰较少,平时容易着急,体质虚弱,易感冒,胸胁疼痛,口干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干,脉弦细数。

林教授分析方阿姨的性格与体质特点:做事责任心强,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追求完美。生活上心思细致,唠叨纠结。平时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情绪急躁,有时容易发火,或者生闷气,或者忍让。体质较瘦弱,但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方阿姨和家人听后连连点头称是。林教授告诉方阿姨,她的支气管扩张是肝火犯肺引起的,也就是说是方阿姨自己的肝火伤了自己的肺。想要治愈需平肝降火,养心润肺。平时一定要把肝火降下来,除服药外情绪调整也十分重要。

肝火旺盛的人易发火生气,体质虚弱不受补

肝火旺盛的人易发火生气,体质虚弱不受补

肝火旺盛的人易发火生气,体质虚弱不受补

除了服药,情绪调整不可缺

对于方阿姨这种肝火犯肺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咯血的情况,在治疗上,林教授以清肝泻肺、降火凉血作为治疗原则。又因这种病受肝火影响很大,不好的情绪也使病情加重,林教授千叮咛万嘱咐方阿姨平时要放宽心,少理事,安静生活,少纠结。生活要轻松开心一点,多微笑,多跟家人朋友交流,『人无完人』,要宽待他人的不足,宽待他人才是善待自己。同时按时按医嘱服药,调整生活方式,病情会慢慢好转和稳定的。

情绪焦虑会分别损伤对应的脏腑

情绪焦虑会分别损伤对应的脏腑

情绪焦虑会分别损伤对应的脏腑

保持心情愉悦,病会好的更快

心情焦虑、脾气急躁可使支气管扩张加重,情绪焦虑也会直接损伤五脏六腑,特别是心、肝、肺,但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意识到情志的危害,不良的情绪伤害的是自己。保持愉悦心态,静心生活,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林教授建议:不论病情如何,患者一定要保持静养状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还可通过打太极、运动锻炼、画书画、下棋,或者多与家人交流,观赏花草,外出旅游等方式调节心情,保持心情愉悦,对病情稳定会更好!

覃冒 發表於 2025-6-5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肝火犯肺型支气管扩张的调治之道——从林琳教授医案析情志致病与脏腑关系》

(一)病机阐微
观方氏之症,实为肝木亢盛、刑克肺金之典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忧伤肺",患者性情急躁而体质羸弱,恰应"木火刑金"之病机。肝主疏泄而性喜条达,其脉布胁肋,故见胸胁疼痛;肝火上炎则口苦,灼伤肺络则咯血,此即《丹溪心法》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之象。舌质红、苔薄黄干,脉弦细数,皆为肝郁化火、阴津耗伤之明证。

(二)治疗要诀
林教授治法深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肝即所以治肺"之旨,其方略可分三重:
1. 药物调治: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底方,佐以枇杷叶、桑白皮清肺,栀子、丹皮泻火,尤妙在酌加白及、阿胶珠止血而不留瘀。此暗合《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
2. 情志调理:取法《黄帝内经》"恬淡虚无"之训,导引患者修习"八段锦"以舒筋活络,推荐《菜根谭》等典籍涵养心性。
3. 生活调摄:建议辰时(7-9时)散步以助肺气宣发,巳时(9-11时)习字作画以平肝阳,此乃"子午流注"理论之活用。

(三)养生启示
此案揭示三大要义:其一,情志致病非虚言,《老老恒言》谓"怒如烈火,焚人五脏"正此之谓;其二,体质与性格互为表里,《医宗必读》早有"瘦人多火"之论;其三,治疗须身心并重,张景岳"治病必求其本"之"本",既在脏腑阴阳,亦在心神性情。

结语:昔年叶天士治郁证尝云"草木之药难解七情之病",今观林教授融药石、情志、导引于一炉的治法,诚得古贤心传。患者若能遵"三分治,七分养"之训,必可收"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之效。
史柴 發表於 2025-7-17 06: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肝火犯肺型支气管扩张的调治之道》
——从方阿姨案例谈情志与药石并重的治疗智慧

观方阿姨之症,实为肝火犯肺之典型。《素问·咳论》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案正合《丹溪心法》"气有余便是火"之论,肝郁化火,上灼肺金,致肺络损伤而见咯血。林琳教授辨治精当,既承《内经》"木火刑金"之旨,又融叶天士"治肝可以安肺"之妙,诚得中医整体观之三昧。

细析其证,患者舌红苔黄干、脉弦细数,乃肝阴不足而阳亢之象;胸胁疼痛、口苦易怒,显系肝经郁火;虚不受补之体,恰如《景岳全书》所言"虚火宜养不宜伐"。林教授以清肝泻肺、降火凉血立法,暗合喻嘉言"治火先治气"之训,更辅以情志调摄,实得"上工治未病"之真传。

情志致病之理,古贤论述尤详。《医宗必读》明言:"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情志不遂则郁而为火。"方阿姨性格追求完美,肝气久郁化火,此即《临证指南医案》所谓"郁损肝阴,阳亢化风"之渐。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长期焦虑可致交感神经亢奋,加重气道炎症。故林教授强调"宽待他人即善待自己",实乃《养生论》"修性以保神"的现代诠释。

调摄之法,当宗《老老恒言》"养静为摄生首务"之说。打太极可调畅气机,书画能宁心安神,皆合《黄帝内经》"恬淡虚无"之旨。尤当注意者,此类患者用药须避辛燥,宜取白芍、丹皮柔肝,百合、麦冬润肺,佐以栀子、黄芩清火,方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妙。

此案启示有三:一者,慢性肺疾当求本于肝,此即"见肺之病,知肝传肺"之五行生克理;二者,情志调摄与药物疗法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三者,治疗须个体化,如方阿姨之虚不受补体质,若妄投温补,反致"助薪扬沸"。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早有"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明训,今观林教授治法,可谓古今一理。

盖五志过极皆为火,七情调和即是药。治支气管扩张如此,调治诸般慢性疾患亦当如是。若能药石与情志兼调,身心同治,则何愁沉疴不愈?此即中医学"形神合一"最高境界之体现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