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8|回復: 2

[儒家学说] 古代中国外交官如何进行外交协商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8-25 17: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延章按:外交契约的缔结,事关国家命运,国民福祉,必须经过严谨的审察,多环节的讨论修葺。而本章阐述的契约创作过程,则彰显诸环节专业化的重要性及决定作用,不管是草拟,还是论证,还是修葺,最后润色,都是由相关专业化人员执掌。如今的国际外交契约的缔结,其严谨程度亦不外如此。

思维启发:本章为团队领导提供了保障团队稳健合作的思维:领导者应以多维视角,包容诸专业的人才,各司其职,各守其所,以形成完整而严密的工作流程,避免『自恃其才,使人执己见,或损益于一言必以为歉,议不克合』。

中国外交官如何进行外交协商

中国外交官如何进行外交协商

中国外交官如何进行外交协商

论语·宪问篇·第八章为命原文

简体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正體

子曰:『爲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白话译文

孔子说:『创作外交辞命,裨谌先草拟稿件,世叔探讨论证内容,行人子羽进行修改损益,东里子产最后润色辞藻。』

延章疏:孔子说,将要会盟缔结外交契约,即裨谌会先创作契约初稿,世叔逐句探究论述契约内容的合理性,外交使节子羽对契约初稿修葺行文用字,东里的子産最后对契约初稿美化文采。

注释

为命:会盟缔契。命,外交辞命。【公羊传·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於蒲。胥命者何?相命也。』何休注:『胥,相也。时盟不歃血,但以命相誓。』延章注:相命,则缔结外交共识。

裨谌:郑国大夫。孔安国:『谋于野则获,谋于国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则使乘车以适野,而谋作盟会之辞。』

草创:草,初稿,草稿。创,作。创作契约初稿。

世叔讨论之:世叔即郑国的大夫游吉,〖春秋〗传作『子太叔』。讨,【类篇】求也,【?韵】探也,【正韵】寻也,注:讨,寻究也;论,议论,论说。

行人子羽修饰之:行人,又称『行李』『行理』,春秋战国时期对外交使节的通称。子羽,公孙挥。修饰,修,【正韵】思留切,?音羞,饬也,又饰也,葺理也。〖注疏〗:『〖周礼·秋官〗有大行人、小行人,皆大夫也,掌诸侯朝觐、宗庙会同之礼仪及时聘间问之事,则诸侯之行人亦然。』

东里子产润色之:东里,地名,是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所居之地。润色,润,【正韵】儒顺切,?音闰,泽也,滋也,益也;色,【说文】颜气也,文色,即文采也。延章注:美化文采。

前贤注疏

〖论语注疏〗曰:此章述郑国大夫之善也。

朱子曰:郑国之为辞命,必更此四贤之手而成,详审精密,各尽所长是以应对诸侯,鲜有败事。孔子言此,盖善之也。(〖论语正义〗:郑之为命,皆子产主之。其裨谌、世叔、子羽,皆子产所使。)

檗山黄氏曰:向使人执己见,自恃其才,或损益于一言必以为歉,议不克合,其能断国论乎?夫子于此不独称郑国之能用贤,又以见四子能协心以济公家之事也。

张栻曰:郑小国也,介于大国之间,其所以能自保者,亦以辞命之善。而其辞命之善,则以夫众贤之力耳草创者,具其大纲也;讨论者,考之古、验之今,而详订之也;修饰者,善其辞气也。至于润色之际,则命几于成矣,必经子产之手点化之,而后其精神气象为备也

郑汝谐曰:能交邻、事大、解纷、息暴,辞之不可已如是,是以深与之

钱穆曰:本章见郑国造一辞命,如此郑重。又见子产之能得人而善用,与群贤之能和衷而共济。即由造辞命一事推之,而子产之善治,亦可见矣。

刘宗周曰:当时秉国之成者,子产也。集众思,广众益,尤可以为相天下者法云。

〖四书困勉录〗曰:此章即郑之为命,以见事之贵详审,而又见能得人、能用人之效群贤之和衷子产之不自用,共有五意。又由为命而推之凡事,由郑国而推之凡为国者。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言辞命得人之效也。

戴溪曰:圣人喜郑之多贤,合众长而泛言之,非专言郑事也。

陈祥道曰:盖为命专于一则不能无失,资于众智然后尽善,郑之为命必更四人然后成。此〖春秋〗传所以谓其鲜有败事也。列子曰:『郑之东里多才。』其子产之谓乎?

唐文治曰:要知子产实能总其大成,故介于晋楚之间,因应适得其宜。

本章参考书目

〖春秋〗〖公羊传〗〖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大义〗〖论语集释〗〖论语集说〗〖石鼓论语答问〗〖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正义〗〖四书困勉录〗〖四书解义〗。

火焰之歌 發表於 2025-4-24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春秋外交辞命制作之专业分工与当代启示》

孔子于《宪问》所载郑国"为命"之事,实为古代中国外交文书制作之典范。裨谌草创、世叔讨论、子羽修饰、子产润色四道工序,构建起一套严密的外交文书制作体系,其专业分工之精细,至今仍具深刻启示。

一、专业分工的层级架构
裨谌之"草创"体现原始创意阶段,需"谋于野则获"的特殊工作方式,展现外交构思需脱离日常政务干扰的特性。世叔之"讨论"实为专业论证,《周礼》所谓"考制度于四岳"即此理,通过多角度辩难确保条款严谨。子羽作为行人(外交官)进行"修饰",乃是以实务经验校准文本可行性,此即《礼记》"礼从宜,使从俗"之实践。子产之"润色"则臻于外交艺术层面,暗合《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辞令传统。

二、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
此四重程序非偶然安排,实为春秋时期"官守其职"政治伦理的体现。《管子·明法解》云:"职者,人主之所执也;分者,人臣之所守也",郑国执政者深谙此道。值得注意的是四子身份:裨谌善谋略,世叔通典章,子羽精外交,子产长政事,恰构成"谋断相济"的完整闭环。这种人才组合方式,与《文心雕龙》"弥纶群言,研精一理"的文书创作理论高度契合。

三、当代外交的镜鉴价值
现代国际条约缔结过程中的"草案-磋商-修订-定稿"流程,与此古制惊人相似。联合国《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9条规定的"全权证书"制度,实与"行人"职能一脉相承。当代外交实践中常见的"二轨对话"机制,亦可视为"谋于野则获"智慧的现代转型。领导者当如子产,善聚专才而不越俎代庖,此即《周易》"群龙无首"之真义。

结语:
孔子此章微言大义,揭示出制度效能源于专业分工的永恒真理。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更需发扬这种"各守其分而通力合作"的古老智慧,使外交实践既能恪守专业规范,又可保持战略弹性。郑国四子的协作模式证明:唯有尊重专业差异,方能成就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外交成果。
无偿天道 發表於 2025-5-3 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春秋外交辞命制作的专业化流程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于《宪问》篇所载郑国"为命"之事,实为古代中国外交文书制作之典范。裨谌草创、世叔讨论、子羽修饰、子产润色四道工序,构建起一套严密的外交文书制作体系,其专业化程度足为后世法。

考诸春秋制度,"为命"非寻常文书,乃诸侯会盟之重大外交契约。《周礼·秋官》载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郑玄注谓"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足见外交文书关系国家命脉。裨谌"谋于野则获"的特殊工作方式,体现古人重视创作环境与思维独立性的智慧。世叔之"讨论"非泛泛而谈,实为《礼记·中庸》所谓"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严谨论证过程。

行人子羽之"修饰",兼具双重职能:作为专职外交官(《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其"能知四国之为"),既需确保文本符合外交礼仪规范,又须兼顾缔约各方利益平衡。子产之"润色"更超越文字修饰层面,《左传》称其"博物君子",其文采修饰实为政治智慧的最终凝练。这种四阶递进的制作流程,暗合《周易》"修辞立其诚"的深刻理念。

较之现代国际条约缔结程序,春秋郑国的实践已具雏形:条约起草(裨谌)→法律审查(世叔)→外交校准(子羽)→政治决断(子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的"全权证书"制度与"议定约文"程序,与此古制遥相呼应。当代外交实践中,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二十余次修改、中英联合声明的多轮谈判,皆可视为这种专业分工传统的现代延续。

此制对现代组织管理的启示有三:其一,专业分工当如《尚书·周官》所言"官不必备,惟其人",重专精而非泛用;其二,流程管控须遵《孙子兵法》"分数是也"的原则,明确权责界限;其三,决策机制宜取《荀子·王制》"明分职,序事业"的统筹之道。若领导者能如子产般"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左传·昭公二十年》),则团队效能可臻于《周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理想境界。

要之,春秋外交文书制作体系展现的,不仅是文字技艺的精妙,更是中华文明对制度理性的早期探索。在全球化时代重温此章,于国际谈判规范化建设与跨文化沟通艺术,皆具镜鉴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未時| 2025/5/29/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