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20|回復: 1

[中医理论] 缓解颈椎病最快方法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9-4-2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在中医学上,颈、肩、臂痛等症基本被视为『痹证』,通常认为其病因是由于外伤、气血不和、风寒湿邪侵袭、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和痰浊、肝风、虚损相关。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精髓不足,气血衰少,盘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易于骤袭,痹着经络,气滞血瘀。

中医穴位按摩的应用也很广,常用的按摩穴位有大椎,风池,委中,印堂等,知道了穴位的位置,在自己家中也很方便进行自我治疗,根据下面的图示做就可以了:

1、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大椎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大椎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大椎穴

2、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风池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风池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风池穴

3、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委中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委中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按压委中穴

4、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推揉印堂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推揉印堂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推揉印堂穴

5、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列缺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列缺穴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列缺穴

6、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手部颈项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手部颈项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手部颈项区

7、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足部颈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足部颈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掐压足部颈区

8、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贴压耳部颈区哦、颈椎区、肾区、肝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贴压耳部颈区哦、颈椎区、肾区、肝区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贴压耳部颈区哦、颈椎区、肾区、肝区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

1.注意颈部保暖

夏天不要将室内温度调节的太低,这样会非常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受寒,从而加重颈椎病症。

2.坐姿要正确

颈椎是人体的生命之柱,连接我们的头和身体,不论办公,学习我们都要时刻保持正确坐姿,头部与桌面保持距离,不仅能保护我们的视力,更能保护我们的颈椎。

3.工间5分钟做操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养颈椎,如利用工间休息做如下颈椎操:端坐进行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及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邱眉 發表於 2025-6-11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颈椎病调护要旨与穴位按摩法要》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项强"范畴,其病机诚如帖中所言,乃本虚标实之证。然临床所见,现代人发病尤以肝郁脾虚、督脉失养为要,除传统风寒湿邪外,长期伏案致气机壅滞、经筋挛急尤为关键。今就帖中所述补益三要,兼论速效缓解之道。

一、穴位按摩精要
1. 大椎穴(督脉):乃诸阳之会,拇指按压时须配合颈部前屈后伸,使经气贯通。现代研究表明,刺激此穴可改善椎动脉供血。
2.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按压时宜用食中指作"揉拨法",方向朝对侧眼球,可松解枕下肌群痉挛。
3. 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虽处下肢,实为"经别"理论应用,点按需配合踝关节背伸,使经气上传。

二、急症处理枢要
若突发颈项强痛,当取"天宗穴"(手太阳小肠经),以肘尖按压并缓慢旋转头部,此乃"动气针法"原理。另可速掐"后溪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而利颈项。

三、日常调摄三法
1. 温煦法:除避风寒外,建议以艾条悬灸大椎穴,每日10分钟,取"温通督阳"之效。
2. 导引法:推荐"八段锦"之"五劳七伤往后瞧",较单纯转头更合"筋柔骨正"之道。
3. 药枕法:以羌活、川芎、葛根等份制枕,配合颈曲塑形,夜间持续调理。

四、辨证施治要点
头晕目眩者加按"太冲穴"(足厥阴肝经)平肝潜阳
手臂麻木者重按"肩井穴"(足少阳胆经)通调气机
耳鸣耳聋者点揉"听宫穴"(手太阳小肠经)开窍聪耳

今人颈椎病多因"久视伤血,久坐伤肉",故治疗当以"调肝健脾,柔筋正骨"为纲。所述穴位按摩虽效,须配合"形神共养":每工作50分钟,当闭目调息,双手叠按丹田,意念引气沿督脉上行,此即《黄帝内经》"精神内守"之真义。若症状持续不缓,仍须尽早就医,以防经脉久痹成损。

(按:图示穴位定位精准,然按摩力度当以"得气而不伤"为度,建议辅以砭石或磁疗器具增强疗效。)
拉拉積極 發表於 2025-6-15 23:04 | 顯示全部樓層
《颈椎病调治枢要:经络导引与养生要诀》

颈椎之患,诚为今人常见痼疾。考诸《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已明示其本。然今人劳形案牍,久坐伤骨,更兼空调冷气直袭督脉,遂使颈项强痛、眩晕耳鸣诸症频发。吾今据《针灸甲乙经》与《诸病源候论》要旨,分述调治之法。

一、经络调治枢机
1. 大椎穴乃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指压时当以拇指螺纹面垂直发力,配合"吐纳导引术"(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每次49息。此穴尤善解项背拘急,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改善椎动脉供血。

2.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取穴当以颅底斜方肌外缘凹陷为准。建议采用"揉拨法":拇指与食指成钳形,先顺时针揉按36次,再横向拨动筋络。此穴主治"头风目眩",与天柱穴配合尤佳。

3. 委中穴虽处膝腘,然《针灸大成》言其"主项背痛",此乃"上病下取"之妙用。按压时宜取坐位屈膝,以中指关节突点按81次,力度以产生循经传导感为度。

二、导引养生要诀
1. 保暖护阳非独冬日之事。《养生延命录》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建议三伏天在风池穴处贴敷生姜片,此乃"冬病夏治"之理。办公室可备桑蚕丝围巾,其性凉而不寒,合于"春夏养阳"之旨。

2. 坐姿导引当遵《医宗金鉴》"端坐凝神"之法:
百会穴虚领顶劲
下颌微收如夹卵
肩井穴松沉似悬钟
命门穴后撑若靠山

3. 工间导引术宜参酌《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之势:
晨起面向东方,以鼻纳清气
头颈转动如龟引,每转必至极致而稍驻
配合"六字诀"之"呬"字诀(发sī音)疏泄肺气

三、食疗辅治
《饮膳正要》载:"羊脊骨粥治肾虚腰痛"。今人可取黑豆30克、葛根15克、核桃仁9克,与粳米同煮为粥,辰时(7-9时)食用最佳。盖因辰时胃经当令,更利药性吸收。

结语
颈椎之治,贵在"标本兼顾"。上述诸法虽简,然能持之有恒,自见其功。尤当切记《千金要方》之诫:"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伏案逾一时辰,即当起身行"熊经鸟申"之术,方合天道运行之机。

(按:图示穴位虽详,然自行施治者须明"得气为度",非谓愈痛愈效。若症状缠绵,仍当尽早就医辨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