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07|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大师书法藏锋或露锋这样写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9-3-31 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笔锋自空中落纸,看入纸点是落在笔画之内还是之外。入纸点在笔画之内,就是藏锋,入纸点在点画之外,就是露锋。

1、请看王羲之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入纸点在点画之外,就是露锋

入纸点在点画之外,就是露锋

笔锋自空中落纸

笔锋自空中落纸

看入纸点是落在笔画之内还是之外

看入纸点是落在笔画之内还是之外

入纸点在笔画之内,就是藏锋

入纸点在笔画之内,就是藏锋

2、请看王宠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王宠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王宠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3、请看孙过庭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孙过庭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孙过庭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4、请看孙晓云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孙晓云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孙晓云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5、请看何绍基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何绍基的入纸点,

何绍基的入纸点,

多为藏锋

多为藏锋

何绍基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何绍基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6、请看伊秉绶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伊秉绶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伊秉绶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7、请看颜真卿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颜真卿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颜真卿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8、请看于右任入纸点,多为藏锋。

于右任入纸点,多为藏锋

于右任入纸点,多为藏锋

9、请看如王铎入纸点,多为藏锋。

如王铎入纸点,多为藏锋

如王铎入纸点,多为藏锋

所以,懂得了书写动作,说藏锋、露锋才有确切的意思!知道了伸出去、收回来的书写动作,只说『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就可以了,或者只说入纸点位就可以了。懂得了动作之源,为什么还要说藏锋、露锋呢?

藏露、露锋,是自然形成的,是顺手而为的,不是刻意描画的。啊,原来书法无藏锋,无露锋!

溯本求源,一切就在起点——那就是你的动作!

书法不需要说藏露、露锋!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2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esgrhyr236 發表於 2025-4-28 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笔法本源:从藏露之辩到动作溯源》

阁下所论笔法藏露问题,实已触及书法用笔之核心要义。然细究之,藏锋露锋之辨,非仅关乎入纸点位,实乃笔势运动之自然显现。试为申论:

一、笔法本质论
古人所谓"藏锋",实指蔡邕《九势》"藏头护尾"之理,乃运笔过程中锋毫自然收束之态;"露锋"则如卫夫人《笔阵图》"锋棱出入"之说,体现笔势往来之迹。二者皆源于腕肘配合的"三过折"动作(启功语),非刻意描画可得。王羲之《书论》云"作字之势,在乎精熟",正谓此理。

二、书家风格辨
右军露锋多现晋人潇洒,然《兰亭序》"永"字起笔实含藏意;颜鲁公藏锋显盛唐气象,而《祭侄稿》折笔处锋芒毕露。何绍基以篆籀法作行楷,故多"屋漏痕"(颜真卿语)之藏;王宠取法大令,自然承晋人露锋传统。此皆书家审美取向与运笔习惯使然,非绝对之别。

三、动作本源说
包世臣《艺舟双楫》指出:"笔锋着纸,势如破竹。"入纸点位实为运笔轨迹之截面呈现:逆锋起笔则藏,顺锋切入则露。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悟笔法,正是悟得动作连贯性。今人若执着藏露形迹,恰如米芾所讥"安排费工,岂复有真态"。

四、辩证观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作书须得势,自起笔至收笔,血脉不断。"真正笔法妙处,在于孙过庭"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的韵律。观怀素《自叙帖》,藏露交替如乐章节奏,皆因"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挥运之势。

结语:
笔法之要,当如苏东坡论书"浩然听笔之所之"。学者宜从执笔、运腕基础入手,体会虞世南《笔髓论》"心正气和,则契于妙"之境。所谓藏露,实为动作之果而非因。若拘泥形迹而失运动本质,恐堕入"算子书"窠臼,与古人"屋漏痕""锥画沙"之妙谛愈行愈远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