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68|回復: 2

[医药临床] 远志的不良反应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3-28 15: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张某,女,67岁。因不寐于2019年3月9日就诊。自述3个月来,心烦不寐,每夜仅睡眠4小时,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腰膝酸软,伴随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大便干结、三日一行等症状。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病人担心服安眠药后易产生依赖性,故寻求中医治疗。

诊断:不寐(阴虚火旺型)。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玄参12g,丹参12g,茯神10g,五味子3g,远志10g,天冬10g,麦冬10g,柏子仁6g,酸枣仁12g,生地黄15g,夜交藤15g,甘草3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3月22日二诊:睡眠时间延长,伴随症状改善。病人诉每次喝药后约5分钟,出现咽喉不适、声音嘶哑,约4小时后自行缓解。笔者通过查阅〖中药学〗,发现远志使用注意一栏标注:『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及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考虑为远志的不良反应,随将远志用量更改为3g,效不更方,患者连服7剂,睡眠正常,伴随症状消失,无不良反应。

天王补心丹是〖摄生秘剖〗里的一首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名方。方中远志是一味养心安神药。远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上品,为无毒之药。〖神农本草经〗曰:『远志,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记载:『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毒。用法用量:内服3~10g,水煎服。』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远志能够导致患者声音嘶哑,并且起病急,发病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远志含远志皂苷,皂苷多具有苦味和辛辣味,故能刺激咽喉,导致咽喉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引起声音嘶哑。为了用药安全,使用远志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远志不良反应的发生。(牛凤景 栗超晖 河南省淇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愚山老鬼 發表於 2025-6-1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远志之药性反应与临证权衡——由一则阴虚不寐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中所述六旬妇人不寐之证,诚属典型阴虚火旺之候。天王补心丹加减本为的对之方,然远志引发咽哑之变,实堪为临床用药之警醒。考远志一物,《本经》虽列上品,然历代医家对其性用颇有微义,今就此案引申三义,以明药理之要。

一者,远志性用本具双重之妙。李时珍《本草纲目》明言其"苦辛温,入手少阴经",既能开心气而安魂魄,又可通肾气而强志不忘。然其皂苷之性,正如案中所指,确有刺激黏膜之弊。清代《本草求真》特标"虚而有火者宜慎",正与此案阴虚火旺之体质暗合。临床用此药,当如履薄冰,尤需审度患者禀赋。

二者,剂量权衡乃用药关键。《药典》载3-10g之范,本案初投10g而见喉痹,减至3g即安,可见"治大国若烹小鲜"之理。近世药理证实,远志皂苷在5%浓度即能致喉头水肿,此与现代研究相契。昔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用远志必佐蜜炙,且量不过钱半(约4.5g),诚为得法。

三者,配伍之道可制其偏。天王补心丹本以地黄、二冬等润剂为君,原可制远志之燥。然本案患者阴伤已甚,舌红少津,是属"燥火相煽"之危候。此时若遵《得配本草》"远志得茯苓、地黄良"之训,或可加竹沥、梨汁为引,既存安神之功,又免伤津之弊。

今观此案,医者察变而速更其量,可谓善矣。然更深一层而论,远志之不良反应,实为"药证相应"原则之体现。《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寒气凉,治以寒凉……气热气凉,治以温热",本案阴虚内热之体,投以温通之品,虽方证大体相合,然细节未臻至善。临证用药,当如持衡,既知其利,复明其害,斯为尽善。

(按:本文所述,皆本中医传统理论,具体用药仍当遵医嘱。远志现代研究显示其皂苷成分确有黏膜刺激性,临床应用宜从小剂量起始,中病即止。)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6-13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远志致音哑案之临证思辨与用药权衡》

远志一药,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来,历代医家多赞其"强志倍力"之功,然本案所载音哑之变,恰为"药有个性之特长"之明证。细究此案,可析为三端:

一、病机与方证相应之理
患者年近古稀,一派真阴亏耗、虚阳浮越之象。舌红少津、脉细数乃阴虚火旺之铁证,天王补心丹去人参、桔梗,加夜交藤,正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方中远志本为交通心肾要药,《药品化义》谓其"辛能醒发脾气",与茯神、枣仁相伍,确有安魂定魄之妙。然本案特殊处在于:滋阴降火本剂竟现燥烈之变,此正显"方证相应"之外,尚有"个体差异"之玄机。

二、远志毒性之古今辨
考《本草崇原》载远志"苦辛而温",而现代药理揭示其含皂苷类物质,对黏膜具刺激性。《本草正义》早有警示:"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误用,反助躁烈。"本案患者虽属阴虚火旺,但咽喉为诸经之要冲,远志10克之量,其辛温之性得汤剂热气蒸腾,上灼娇脏,遂成"火郁发之"之变。笔者减量至3克后,既存安神之功,又避燥烈之弊,实得"四两拨千斤"之妙。

三、临床用药权衡之道
《医宗必读》云:"用药如用兵,量敌而后进。"远志常规用量虽载3-10克,然于老年阴虚者,当遵"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训。本案启示有三:其一,老年患者宜从《药典》最小量始服;其二,含皂苷类药物煎煮时当久煎减毒;其三,咽喉敏感者可用蜜炙远志缓其燥性。另可佐麦冬、玄参等润燥之品,既制其性,又助其用。

结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用药之妙,如将将之道。"远志之例,非咎其毒,而在明其性。医者当知药如知人,量体裁衣,方为苍生大医。今录此案,非为骇人,实欲彰明:经典方剂运用之妙,存乎因人制宜之一心耳。

(本文谨供学术交流,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