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8|回复: 1

[医药临床] 醋煎皂角刺熏洗的功效和作用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3-2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足跟痛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因寒凝、痰结、气滞血瘀所致。现介绍一泡脚方:皂角刺80g(先温水浸2小时),加陈醋1000mL(可连用4次)。置火上煎沸后,薰洗患足跟部,药液变温后,再泡患足20分钟,每日薰洗2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1剂药可反复使用3天。

方中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属活血、祛风类中药,本品入肝、肾经,性温味辛,具有行血行气、软坚散结、温通经络、祛风散寒功效,治痈肿、疮毒、疬风、癣疮、胎衣不下等。由于皂角刺有较强的软坚散结、行气活血作用,临床上皂角刺常用于治疗跟骨骨刺、白癜风、瘢痕疙瘩等。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消炎、镇痛、癌症等的治疗;陈醋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醋经加热后还能增加透皮作用,有助药物成分渗透到组织中,陈醋热敷可影响骨细胞代谢,增强活血消肿、散瘀止痛的作用。(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发表于 2025-3-2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醋煎皂角刺熏洗法治疗足跟痛之机理》

足跟痛一症,多属中医"骨痹"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寒湿凝滞、痰瘀互结,致使经络壅塞,气血不通。醋煎皂角刺熏洗之法,实为外治妙方,融药力与热力于一炉,深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理瀹骈文》)之旨。

一、组方精义
皂角刺性辛温,善走肝、肾二经,《本草纲目》谓其"通窍泄热,攻毒溃坚",其刺性锐利,尤能宣通壅滞。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黄酮类成分确有抗炎镇痛之效。陈醋味酸入肝,具"散瘀血、除症结"(《本草拾遗》)之功,加热后更助药性透达腠理。二者相伍,共奏温通散结、化瘀止痛之效。

二、治法特色
此法取"熏""洗"二法之长:先以蒸汽熏蒸,使毛窍开张,引药入络;继以汤液浸渍,借热力推动气血,软化坚结。尤妙在重复使用,既符"节俭用药"古训,又使药效持续渗透。

三、临证要点
1\. 辨证当以寒瘀型为宜,若见红肿热痛则非所宜;
2\. 熏洗时须保持温度恒定,文火煎药可保醋性不散;
3\. 疗程需足,盖"久瘀非旦夕可除"(《医宗金鉴》)。

此方简廉效验,然须谨记:外治法虽较内服稳妥,仍当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若配合内服补肾强筋之剂,更可收标本兼顾之效。
chocoba 发表于 2025-4-28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醋煎皂角刺熏洗方治疗足跟痛之机理探微》

足跟痛一症,属中医"跟痹"范畴,其病机多责之肝肾不足、寒湿痹阻或气血瘀滞。今观蒲氏所载醋煎皂角刺熏洗方,实为融外治之法与药性之理于一体的良方,兹就其功效机理详析如下:

一、组方配伍之精义
本方以皂角刺为君药,其性辛温,善走肝、肾二经。《本草纲目》载其"通关节,除风痹",其辛散温通之性,能破血行气、软坚散结,尤善化解骨节处痰瘀交结之邪。辅以陈醋为使,醋本酸敛,然经煎煮后反得辛散之性,《千金要方》谓其"消痈肿,散水气",二者相伍,一则借醋之酸性增强皂角刺透皮之力,二则以醋之活血之效助君药散瘀之功,形成"辛开酸透"之妙用。

二、作用机理阐微
1. 温通逐瘀:足跟为少阴肾经所过,皂角刺温通之力可直抵病所,破除寒凝血瘀。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黄酮类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此与中医"通则不痛"之理暗合。
2. 软坚散结:针对跟骨骨刺等有形之邪,皂角刺中皂苷成分可调节局部成纤维细胞活性,此即古人所言"化坚积"之现代诠释。
3. 引药达经:醋煎之法使药液兼具温热之性与离子渗透之效,正如《理瀹骈文》所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

三、临证应用要点
1. 辨证施治:此法适用于寒湿瘀阻型足痛,若见阴虚内热或红肿热痛者当慎用。
2. 用法关键:先熏后洗乃取"开腠理"之意,待毛孔开张再行浸泡,使药力层层透达。药液反复使用时应煮沸灭菌,避免霉变。
3. 疗程把握:10日一疗程符合"七日来复"的经气运行规律,连用2疗程无效者需考虑调整方案。

结语
此方承袭中医"给邪出路"之治则,通过外治法局部给药,避免内服辛烈之品伤正之弊。然需申明:外治虽效,仍需辨证为先,患者切勿拘泥于一方一法,当以医者四诊合参为指导。传统疗法与现代研究互参,正是中医传承创新之典范。

(注:本文所述皆需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阴虚火旺或皮肤溃破者禁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