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0|回復: 1

[儒家学说]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9-3-11 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10章〗子夏怎样论述使民事上之道?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这里的『君子』,指在上位者。『信而后劳其民』的『信』字,指官员得到民众的信任。『信而后劳其民』,就是取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让他们服劳役。『厉己』的『己』字,是百姓自指。『厉己』,就是虐待自己。『信而后谏』的『信』字,指臣下得到君王的信任。『信而后谏』,就是取得君王信任之后才去进谏。『谤己』的『己』字,是君王自指。『谤己』,就是诽谤自己。

子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上位的君子要先取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让他们服劳役;如果未得到信任,百姓就会以为你是在虐待自己。也要先取得君王信任,之后才去进谏;如果未得到信任,君王就会以为你是在诽谤自己。』

本章是子夏论述役使民众和事奉君王的道理,其要义都在于一个『信』字。官员获得百姓的信任,他的指挥才灵;臣子获得君王的信任,他的谏言才灵。总之,无论对上还是对下,都必须有相互的信任;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难以成事。俗话说:『交浅不可以言深』,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附:

【原文】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①;未信,则以为厉己②也。信而后谏③;未信,则以为谤己④也。』

【注释】

①信而后劳其民:取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让他们服劳役。信,指得到民众的信任。②厉己:虐待自己。己,百姓自指。③信而后谏:取得君王信任之后才去进谏。信,指臣下得到君王的信任。④谤己:诽谤自己。己,君王自指。

【译文】

子夏说:『在上位的君子要先取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让他们服劳役;如果未得到信任,百姓就会以为你是在虐待自己。也要先取得君王信任,之后才去进谏;如果未得到信任,君王就会以为你是在诽谤自己。』

唐言几 發表於 2025-5-7 08:1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君子立信之道——釋子夏"信而后勞其民"章義》

子夏此章以"信"字為樞紐,剖判上下相交之要義,實為儒家政治倫理之精微所在。今試從三端闡發其旨:

一、立信為政本
"信而后勞其民"者,乃《論語》"民無信不立"(顏淵篇)之具體實踐。鄭玄注《周禮》云:"民相信而後力役可興",正與此章互證。觀《尚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之語,商湯必先建立天命威信,而後能率民伐桀。漢文帝罷露臺之役,正是以"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取信於民,故雖有勞而不怨。此中深意,在於權力運作須以道德信用為基礎。

二、諫諍之時機
"信而后諫"之說,可與《孝經》"諫爭章"相發明。唐太宗之容魏徵,非徒以其直,實因"玄武門之變"後已建立信任基礎。管仲射鉤而桓公不疑,故能成九合之功;比干剖心而紂王愈怒,正坐"未信而諫"之弊。韓非《說難》篇論遊說之道,亦強調"周澤未渥而語極知"者危,可為反證。

三、信任之雙向建構
此章特標兩"己"字——"厲己""謗己",揭示信任斷裂時之心理機制。朱熹《集注》謂:"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為。"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更進一步指出:"信非可要於旦夕,必積誠以感之。"春秋時子產治鄭,初則"孰殺子產"之謗,及三年乃有"誰嗣子產"之頌,正是信任建立需時日之明證。

當今之世,此章尤具啟發:
1. 為政者當知"信為政輿",政策推行必以公信力為先導
2. 諫言者宜明"信為言本",批評建設需積累溝通資本
3. 組織管理須悟"上下相孚",制度設計當留信任構建空間

要之,子夏此章將儒家"信"德從個人修養擴展至政治實踐領域,其"先信後事"的智慧,實為古今中外治理通則。昔孔子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讀此章者,當思信德之於社會運作,猶樞紐之於戶牖,不可一日廢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酉時| 2025/5/29/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