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w& i! g, ~8 L% ~% }7 J5 }
对学校失望: $ n O$ Y) T6 N0 `$ c
为什么要考100分? 1 W- {1 X) t0 M
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在冯女士这里似乎不明显这也是她支持新雨停学的原因。
' z: H% ~* ?' F. b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安排了一次口试考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当时新雨的表现得了满分,但当老师要求学生上交发言稿时,新雨交不出,因为口试内容都是他临场发挥的。结果老师对新雨进行了留堂批评。这件事让他十分懊恼,回家就问自己是不是错了?而对错的标准又是什么?…… / T T8 w& t& B$ i
这件事引起了冯女士对儿子教育环境的关注。 * m0 r1 Z' y- ]. A4 k$ d( f. M
在她看来,学校老师无法兼顾每个孩子,更有许多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了约束。“考试制度导致学习和考试难度加大,尤其是数学。为什么要难度那么高那么辛苦?” * K6 J) ?) |# K; p) f1 H
“我对新雨说,你觉得能考到90分,就不用再做作业,因为我们不想靠机械重复练习去争取99分、100分,或者拿第一名,能达到八九十分我就满意,有这点精力和时间不如做点自己有兴趣的事。”她说,“有多少家庭不是为了做作业老是吵架?” % q) X( d" S% S% w) V1 D% Y" R0 w- R
没有停学前,热爱国学的冯女士就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热爱辐射到孩子身上:“我不在乎他少做点作业,但我很在乎跟他一起读书(国学经典)的时间。”最后她无奈地发现,作业太多,每天半小时读经典的时间都要挤掉了。这一切,最终导致冯女士为新雨办理了停学。
R0 \- N: R' V" R3 f4 f+ E重回“私塾”: 7 Z- a2 i5 b5 j$ v
初中学得太简单
3 d7 J8 W4 |, p3 r基于自己对教育方式的反复思索,再加上儿子本身就对历史经典类书籍很感兴趣,冯女士把他带到自己工作的国学“私塾”,成了“私塾”的第一位学生。
+ ` h! V1 R+ a( N5 v$ i% U2 J私塾两年间,新雨勤读中国国学经典十几本包括《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孝经》、《易经》等等,还能写出一手好诗词。 + c2 M) c! k; [+ `. V; T: W4 X
坚持诵读经典,冯女士发现新雨驾驭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一个月以内便能自学一个学年的数学内容,用学校出的卷子也能考出七八十分的成绩。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新雨在语文上更是崭露头角,十岁时,在模拟高考(微博)的语文试题中,新雨在11道题中做对了7题。后来,他又用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完了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内容。正是新雨的表现让冯女士更加坚定了国学教育的决心。
! H4 s! W2 S& g) D' N7 M4 E% j国学读了2年,该如何回归中国国情的社会?毕竟有高考,该如何接轨? 冯女士一直也在纠结。她的想法是,在“私塾”坚持的国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孩子与社会、与正常学校教育的脱节,于是在新雨即将小学毕业前,抱着试试的心态重回了校园。
+ P% c+ ]6 ~* B冯女士还为新雨报了个“小升初”的课外培训班,体验了一把“应试教育”的苦楚。“我们不是去拔分数,但在15天的培训里,他学习到很多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知道很多同龄人很苦,充分体验了自己的幸福。”
# y: X6 C" A3 Z8 g. u% J2 p最后,新雨的小升初成绩近280分(总分310分)。
1 |2 G. M4 V$ b$ F去年9月,新雨升入初一,全校只有他一个初中生不上晚自习和早读,成绩一样很好。但只过了一个学期,新雨又提出了停学的要求,要求重回“私塾”。冯女士同意了。
. d& E( W/ o& c5 q* p [) X# a一路到底:
/ t! Z) b$ x7 [- B0 K! w- X" k彻底和应试说再见
' E/ N# a Y: h6 G, a, u目前,新雨的计划是,争取在4个月里把初一、初二甚至初三的内容学习完,完成跳级。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则通过网络来学习。
b: W2 \! \: s* ?0 u新雨还计划花3-4年完成初高中学习,再出国读大学3-5年,并且参加校篮球队。冯女士说, “我不是有钱人,可能只能考虑到亚洲国家留学。之所以选择去外国读书,是想避开应试教育,还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 2 y# h, _0 O2 w3 Z1 H
采访中,这位母亲的坦然自若,轻松自信令人印象深刻。记者有些犹豫地问:会不会担心将来儿子走的路?她摇摇头说:“我不担心。”
: c1 w, y5 _2 q& a% @6 q“他已经有那么多古今圣贤做朋友,会指引他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我最牛的一张牌。因此,今后,他一定能踏踏实实做人,绝对不会做严重的不可逾越的事。”
* n% ~- V4 C2 q' Z$ ?* R% w1 T当年冯女士为儿子做出停学的选择,周围人都是一片质疑。她也承认,“我是把儿子当小白鼠了。”如今,懵懂的孩童,已经成长为温和内敛、谦逊沉静的少年。讲到自己的儿子,冯女士有掩饰不住的自豪。“我们家里人看到新雨的今天,都非常满意,他也影响到家族里的不少孩子也走这样的路。”
7 ]4 r A9 w, ]) f1 G) V8 x- b9 A冯女士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让更多的家长减轻对教育制度的焦虑,敢于让孩子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在每年60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潮中去竞争有限的职业岗位。”
& n2 r- A6 W- i- H9 J# }8 J6 M在记者发稿前,冯女士又来电说明:“我们对未来所谓的考验都有数,很光明,很有信心。最起码我们能比一般的家庭更轻松愉快地生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