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6 k/ l1 z# k) }# e
5 n: M2 p% C0 ]8 E: x6 p 【李商隱【蟬】】 7 j* Y8 W" A. x# l; Z
7 \7 o, o2 Y: R: B5 _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 I+ g! M0 E& u+ r4 h4 ?3 F
( P' s( j# c7 x. A& L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 I' W! c2 N' j1 f& {
" Y, b# }0 \ _+ D M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8 }' p& R* h/ e& L; Q+ r, g" Z& K1 |, u+ W0 I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唐詩之三)
7 O' [, v; z! U! D
1 A9 E# W9 g: x( a0 e! o 【壹】這首詠蟬詩被稱作『牢騷人語』。面對蟬,義山主要琢磨的不是高潔,而是高清,不對,清高。
; \, K) H( V3 V/ D; }% g H& Z9 j7 S2 D; ?6 R- r( z6 e
【貳】通篇縈繞着蟬鳴之聲,通篇又都是自鳴不平。蟬中見人,人中見蟬。有人說這首詩是詠物詩的最上乘,那是一點不假。人與蟬、蟬與樹、有情與無情錯綜複雜,而一股牢騷之氣又渾然一體。 - B! X6 Q) k- T* q6 j0 Q8 w9 R
8 C9 g6 O( @; m3 P. e( w 【叄】蟬在樹上,正如人在社會上。蟬呢,對着樹哭窮叫屈,一點用沒有;人呢,點背,這個,不能怪社會。蟬呢,吃風拉屁不沾地;人呢,虛負凌雲萬丈才。唉,這都是清高惹的禍。
8 h7 a9 N+ g% v8 D$ r2 P7 W9 O" V: \
【肆】不過說實在的,我不太喜歡這種呻吟之語。你看我,混得更差,還沒哼哼呢,還整天琢磨着解放全人類呢。前兩位詠蟬的詩人,還可以搞搞政治;李商隱呢,只適合搞藝術。氣質不同,風骨各異,沒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