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2 n! p6 N; C, X 
  # [$ U- v$ ]1 u( k 
     【金瓶梅】第十六回,李瓶兒死了丈夫,想改嫁西門慶,指著床底下對西門慶說:『奴這床後茶葉箱裡,還藏著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蠟、兩罐子水銀、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來,替我賣了銀子。』 ' ^: N1 U- z) U
 : {( X' g, b6 M7 H8 |    以前讀到這一段,百思不得其解――李瓶兒收藏那麼多胡椒幹什麼呢?眾所周知,胡椒只是調味品,火鍋店老闆熬高湯最喜歡用它了,不過不能用太多,用多了上火,李瓶兒又不開火鍋店,平常家用,二兩一小包,夠炒半年菜,這女人一下子整那麼多斤,怎麼吃得了? 2 V/ z5 I5 R# a1 H; _  ^) @
 : ?  Z9 v3 ~6 r4 d( b2 {
 翻看明朝人的著作多了,才慢慢明白李瓶兒家中那些收藏品的真正用途,原來都是養生用的。
 2 i2 L! h8 o% n2 f* V, T+ a4 E
 - i( v# \0 G, z; H) J' Y9 e    胡椒在明朝還不是調料,而是香料,雖然它在價格上比沉香和白蠟便宜,但在地位上完全可以跟沉香、白蠟平起平坐。這三種香料經常被一部分明朝人用不同的方式吃進肚子裡去,以此實現他們健康、長壽、壯陽甚至羽化飛升的理想。
 # X, v) j0 i& m# g( Y) w, [
 8 c' O5 O- n6 J* p    都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呢? 6 A4 H7 F% P: V9 j' {$ F
 
 ; {: \7 N) g7 H4 c0 v3 |3 _) `    一是做成湯。有些明朝人喜歡用胡椒粉、沉香末、白蠟面做湯。當然,也加進其他成分。譬如用少量的胡椒粉、沉香末、白蠟面加大米、紅棗、蜂蜜、桂葉、甘草……一起煮湯喝。
 ^: h5 u. W; r
 7 X4 k) i7 O: ^3 h    二是直接吃。直接吃沉香和白蠟的明朝人少一些,我在明人筆記里見過直接吃胡椒的主兒,說是某老頭兒從【太平廣記》裡得到靈感,爲了延年益壽,買來大筐胡椒,每天早上口服,剛開始吃得少,一次口服十幾粒兒,越往後吃得越多,直到一次口服一大碗爲止。那部筆記說,老頭兒吃胡椒吃得百病不生,鶴髮童顏,漸漸有了返老還童的跡象。不知是真是假。
 2 t5 r7 R# L( R- U* w0 Y4 _. {
 1 z2 _8 x6 H+ y& j    三是燃著了聞香。眾所周知,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消耗香料最多的朝代。那時候有錢的男人上街,有權的男人上朝,都事先薰香。家中常備一香爐,把沉香、丁香、龍腦、白蠟、胡椒、肉桂、龍涎等等香料燃著了,在上面架一熏籠,然後把要穿的衣服往熏籠上一搭,熏上一夜,第二天早上穿出去,大袖子一甩,香味兒四溢。我曾認爲這只是明朝男人愛美的表現,後來發現不完全如此,因爲他們薰香最主要不是讓別人聞,而是讓自家聞,他們對一種傳說深信不疑:吸多了香料燃燒所產生的繚繞雲霧,可以益壽延年。不信您翻翻張居正的傳記,翻翻嚴嵩的傳記,翻翻有名的潔癖者倪雲林的傳記,就能知道明朝人對薰香和聞香是多麼熱衷,他們的著作中對薰香養生的做法又是多麼推崇。 / V) `* I$ n& ^  t' S/ G
 
 . Y- P# H2 F7 ?7 [    在明朝,中國出產的胡椒很少,它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以南的幾個島國。由於運輸成本高,進口的東西本來就貴,明朝養生家和愛美的明朝男士對胡椒的需求又很大,所以胡椒的價格就成倍往上翻。 ; g+ ^2 P3 E9 ?5 i/ z$ D
 ; j( z; b" E; @+ y1 _, Y! R
 洪武九年,廣南胡椒一升不過需要寶鈔(即紙幣,明朝初年市場上強制流通紙幣,白銀和銅錢不多見)二貫,折合銅錢二十五文;到了萬曆後期,一升胡椒已經需要紋銀六錢才能買到,折合銅錢四百二十文。這種漲幅遠遠超過了其他商品的漲價速度,比地價和房價漲得都快。
 # l" P+ A5 Y5 V7 q4 t% p1 Y
 : [7 [9 t+ @& |3 J    如果我們運用時光機或者奇門遁甲神功,把明初到萬曆的時間縮短到一兩年,那麼我們就會欣喜地看到明朝胡椒居然走過跟今日綠豆一樣的神奇道路,只是不知道當時有沒有張悟本老師那樣的奇人在做幕後推手。 6 k( z5 `$ w6 h0 w3 n
 , _) R; o6 O' P6 Q: }7 H7 q
 說到這兒,我想您已經明白,李瓶兒爲什麼會一下子收藏了那麼多胡椒了吧?一句話,因爲它是緊俏貨。您可能會說,【金瓶梅】寫的不是宋朝的故事嗎?李瓶兒是宋朝人啊!其實,【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只是把故事發生的時代放到宋朝罷了,整部小說里描寫的社會民俗和風土人情全是明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