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0 O# a- k- t% T * N8 p# w: z1 e; F/ ~0 @
《金瓶梅》第十六回,李瓶儿死了丈夫,想改嫁西门庆,指着床底下对西门庆说:“奴这床后茶叶箱里,还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蜡、两罐子水银、八十斤胡椒,你明日都搬出来,替我卖了银子。”
! j5 Y, @% r9 e. f/ }* O
! B# `. [, R( Z5 Y! [ 以前读到这一段,百思不得其解――李瓶儿收藏那么多胡椒干什么呢?众所周知,胡椒只是调味品,火锅店老板熬高汤最喜欢用它了,不过不能用太多,用多了上火,李瓶儿又不开火锅店,平常家用,二两一小包,够炒半年菜,这女人一下子整那么多斤,怎么吃得了? 4 c$ }, y9 d, T6 ~/ o4 p1 d
0 x) D& A+ R; H6 H. Z7 g" @+ g7 d
翻看明朝人的著作多了,才慢慢明白李瓶儿家中那些收藏品的真正用途,原来都是养生用的。
( e" L. Z3 H) W% E# D2 y: p# V
* p+ V( V8 c3 G3 Y# ?2 | 胡椒在明朝还不是调料,而是香料,虽然它在价格上比沉香和白蜡便宜,但在地位上完全可以跟沉香、白蜡平起平坐。这三种香料经常被一部分明朝人用不同的方式吃进肚子里去,以此实现他们健康、长寿、壮阳甚至羽化飞升的理想。
! R2 h9 c; H, P! }6 T
i3 T& F) H/ F) E 都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呢? % h# W2 N, ^( l* c& B" N) F7 a2 t5 f
" e& s4 i3 w7 W
一是做成汤。有些明朝人喜欢用胡椒粉、沉香末、白蜡面做汤。当然,也加进其他成分。譬如用少量的胡椒粉、沉香末、白蜡面加大米、红枣、蜂蜜、桂叶、甘草……一起煮汤喝。
5 Y. B1 g. B5 E9 J- V: [$ B9 o5 G5 e/ o0 t8 I* P
二是直接吃。直接吃沉香和白蜡的明朝人少一些,我在明人笔记里见过直接吃胡椒的主儿,说是某老头儿从《太平广记》里得到灵感,为了延年益寿,买来大筐胡椒,每天早上口服,刚开始吃得少,一次口服十几粒儿,越往后吃得越多,直到一次口服一大碗为止。那部笔记说,老头儿吃胡椒吃得百病不生,鹤发童颜,渐渐有了返老还童的迹象。不知是真是假。
$ u! B* r ~3 |; }1 k6 W$ j. J* k/ I% `
三是燃着了闻香。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消耗香料最多的朝代。那时候有钱的男人上街,有权的男人上朝,都事先熏香。家中常备一香炉,把沉香、丁香、龙脑、白蜡、胡椒、肉桂、龙涎等等香料燃着了,在上面架一熏笼,然后把要穿的衣服往熏笼上一搭,熏上一夜,第二天早上穿出去,大袖子一甩,香味儿四溢。我曾认为这只是明朝男人爱美的表现,后来发现不完全如此,因为他们熏香最主要不是让别人闻,而是让自家闻,他们对一种传说深信不疑:吸多了香料燃烧所产生的缭绕云雾,可以益寿延年。不信您翻翻张居正的传记,翻翻严嵩的传记,翻翻有名的洁癖者倪云林的传记,就能知道明朝人对熏香和闻香是多么热衷,他们的著作中对熏香养生的做法又是多么推崇。
/ N# ^! e5 j8 a/ E# B# `% e. ^4 `: n u. n& ?. v
在明朝,中国出产的胡椒很少,它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以南的几个岛国。由于运输成本高,进口的东西本来就贵,明朝养生家和爱美的明朝男士对胡椒的需求又很大,所以胡椒的价格就成倍往上翻。
" v% a3 c g/ k. N, q
( q( r9 a1 V, K6 L, b6 t6 b 洪武九年,广南胡椒一升不过需要宝钞(即纸币,明朝初年市场上强制流通纸币,白银和铜钱不多见)二贯,折合铜钱二十五文;到了万历后期,一升胡椒已经需要纹银六钱才能买到,折合铜钱四百二十文。这种涨幅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品的涨价速度,比地价和房价涨得都快。
8 ?" h# Z# L& m9 ~: h; a. r( A b: F9 H4 d, U2 p
如果我们运用时光机或者奇门遁甲神功,把明初到万历的时间缩短到一两年,那么我们就会欣喜地看到明朝胡椒居然走过跟今日绿豆一样的神奇道路,只是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张悟本老师那样的奇人在做幕后推手。 7 s7 z+ @9 Z% e
7 R9 h) C& W$ L/ E) g) H 说到这儿,我想您已经明白,李瓶儿为什么会一下子收藏了那么多胡椒了吧?一句话,因为它是紧俏货。您可能会说,《金瓶梅》写的不是宋朝的故事吗?李瓶儿是宋朝人啊!其实,《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只是把故事发生的时代放到宋朝罢了,整部小说里描写的社会民俗和风土人情全是明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