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P( S- |: l# B0 R9 a
+ h; J2 U# T8 r \
『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書異疏還抱。諸君欲善之會,當得扶贏也。』讀過唐朝最負盛名的草書大家懷素【食魚帖】之人,對這幾行文字再熟悉不過了。
9 d( R) C( F6 I7 P/ r* W* d' X6 @4 h" T, `& O1 c5 N
自古僧界出狂人。耳熟能詳的當然算是濟公和尚,而懷素僅為文人雅士所傳頌。從【食魚帖】這幅狂草手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法號藏真的懷素了不得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一個曠達襟懷和極具個性的『狂僧』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超群拔俗又在塵俗里。食魚又吃肉,雖然犯了佛家戒律,卻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如果在五台山、九華山等佛教聖地,看到和尚面對魚肉大快朵頤,你又作何感想呢?而面對這個食魚又吃肉的【食魚帖】,你的心境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6 q @$ r R, V
& E3 L; n6 f+ w. h6 o5 r 懷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傑出的書法家。他的狂草有如疾風中的勁草,迴轉自如,奔放有加,一氣呵成,是中國古典浪漫主義藝術的傑出代表,對後世影響深遠。懷素一生雲遊,漂泊四海,俗世交往非常廣泛。除了書法別具一格、匠心獨運以外,他還能賦詩吟句,與當時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倫、顏真卿、錢起、陸羽等諸多名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飲酒恣情,瘋狂極致,傑作連連。 5 L' O4 V6 O! N/ x
" |1 c/ V) \! l) ]8 I 懷素做和尚確實出了合(音geˇ),或者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壞』和尚,因為他壞了佛家許多的清規戒律,食魚又吃肉,還喜歡飲酒作樂,不分場所,到處塗寫,遇到牆壁寫牆壁,遇到衣物寫衣物……人人見而避之,卻又心懷崇敬。他真實、可愛,不受世俗羈絆,不受佛家所囿,自然少了非議而被認同。 & I+ R5 ]7 {* V& n6 O7 L' U
* C% w, G- t% ^2 U' O8 m3 P
面對【食魚帖】,魚成龍,騰雲駕霧,旋風聚雨,高邁之情,豪爽之意破墨而出。多少黃燈枯了,多少經書碎了,多少日子沒了……那些窮經皓首的老書蟲們,無不嫉恨這個瘋和尚。人生大寫意,盡在一瞬息。
5 H, @, R3 T7 v
* I* P3 u/ G& w$ |3 X 其實懷素狂草自有章法,法在『無法』之中。從【自敘帖】中可以知道:『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可以說,懷素從10歲『忽發出家之意』起,就與佛家有緣,與書法有緣。懷素的書法是天地間最浪漫、最自由的書法。法而有度,狂而有涯。『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將中國古典浪漫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許多後人仰望不止,又窮追不捨。 8 d; U) b9 j, q8 \
4 o" N+ B; n4 }
早就聽說過懷素芭蕉練字的故事。為了節省紙張,他在寺院旁邊的一塊荒地上種了萬餘株芭蕉。取其葉片鋪於龕桌,臨遍當時他認可的所有書帖。由於懷素練字入魔,不分晝夜,萬餘株芭蕉葉片生長不及他的書寫速度。後來他乾脆揣上筆墨立於芭蕉樹前,長出一片書寫一片,無論寒暑。臨盡芭蕉,廢筆成冢,着實令人欽佩。
2 U: a- E: l! [9 b$ O4 U8 \
- I1 E) K0 s& @: Z1 g 那天我讀的是懷素的【苦筍帖】,而今天再次面臨高華圓潤卻又放逸的【食魚帖】,雖說不上是書家,倒也被懷素的『痴』與『狂』所震撼。不管讀到的是真跡,還是唐人的勾摹本,我都感到非常幸運。在書法世界裡,總有出乎意外的喜悅,令人終生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