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52|回復: 1

[何新西方伪史考] 第五次请教徐松岩·雅典城比唐代长安城更大、更繁华吗?

[複製鏈接]
生民无疆 發表於 2018-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这两天,十分虔诚地拜读了徐松岩教授的〖论雅典帝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01期),读着读着,便跪了下来:雅典帝国那个伟大呀,真不是闹着玩的!

  僻处于希腊半岛的穷山恶水荒凉地的雅典城,竟然比位于沃野千里关中平原的盛唐首都长安城,还要大许多、繁华许多!

  我是这样发现这个秘密的。

  徐教授说:『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伯里克里时代雅典人直接控制下的属国多达200个左右,爱琴海几乎成了雅典帝国的『内海』; 据现代学者估计,帝国居民总数约在1000万以上。……大约自公元前5 世纪50年代起,大批公民开始脱离生产劳动,成为帝国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基本上都是靠属国贡赋养活的寄生者。……亚里士多德指出,当时雅典派往海外的官员有700 名。……雅典军队的职业化程度有所提高,雇佣兵的比例日渐增大。……雅典公民虽然几乎全民从政。 』

  徐教授在〖雅典民主制历史上的两次『无痕蜕变』〗(〖光明日报〗2016年5月7日 11版)中又指出:『帝国时期雅典民众法庭常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与法庭审理工作。平心而论,一个公民人数3万至4万的城邦,从事司法审判事务的公民常年保持在五六千人,比例如此之高,这看起来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确实存在过。

  归纳徐教授的这两段话,大致包含以下信息:

  1、进入帝国时代后,雅典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城市,帝国的首都。因为整个雅典帝国的百姓,络绎不绝地跑来雅典打官司,导致雅典的司法审判官员多达6000名。

  2、原来种地的、经商的、开作坊的,等等原本自食其力的正宗雅典人,统统变成了吃财政饭的人。

  3、此时的雅典公民是『3万至4万』。姑且按照3.5万计算吧,那么,正宗的雅典人家大致有3.5万户,大约18万人。

  4、雅典公民全部是领导,即使是做军人,也是领导『雇佣军』的军官。

  徐教授坚信『确实存在过』,那么,这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一个拥有18万吃财政饭人口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一定是乌央乌央的多!

  因为:第一,18万人要吃饭,炒米油盐酱醋茶,要有人运输、保管、销售;鸡鸭鱼肉生猛海鲜,要有人运输、饲养、屠宰。第二,18万人要穿衣,需要有人纺纱织布,针黹缝补。第三,有人要住房,需要有人建造、修缮。第四,有人要走路,需要有人修桥铺路,清理打扫。第五,衙门需要乌央乌央的下人提供『物业服务』。第六,家家户户都会有人生孩子、生病,需要医生。第七,孩子长大了必须读书,生来就当官的雅典人更需要读书,那么就需要有大批的教书匠。第八,雅典人也会衰老,需要下人伺候。第九,再高贵的人都会死,需要人处理丧事中的下贱活。第十,雅典人有的是钱,有的是文化,迎来送往、沙龙party一定不少,端茶送水扫地抹桌子,都需要人伺候着。

  雅典是商业王国,以工商业立国。有人买的东西,一定有人卖。更何况,雅典公民不差钱!可以坚信,围绕服务于雅典公民的工商业,绝对是超级火爆,雅典一定是不夜城。

  那么,雅典城的常住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咱不好乱猜。考虑到雅典的超级伟大,我们还是以中华盛唐时代的长安城作参照,来推算一下吧。

  据〖资治通鉴〗,至富至强的唐朝开元二十一年,全国吃财政饭的人员,约7.5万人,其中官员17686人,衙役捕快之类的吏员57416人。这一数字,包含了全部的文官、武官、科学家、公立学校的教师、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等等),包含了全国三百多个州府、一千二百几十个县、十五万军队的全部官吏。根据〖唐六典〗和〖新唐书·百官志〗,供职于长安城的官吏,加上皇宫内院和皇室成员,至多2万人。

  众所周知,长安城是唐朝的首都,政治与文化中心,经济上的区域中心,贸易上的中转站。整个城市,就是围绕官方活动展开的,这与雅典十分类似。

  关于唐代长安城,史载详细,考古翔实,面积84平方公里;据学者们研究,常住人口约100万。

  唐代长安城,2万吃财政饭的人,弄出了一个百万人口的都市;那么,3.5万吃财政饭的雅典人,会搞出个多大的雅典城呢?

  我想,雅典城的至少有130平方公里、170万人口吧!这就是说,占雅典帝国约20%的人口,雅典帝国的城市化程度真高啊!难怪工商业发达呢!

  徐教授,你说呢?

  末学建议:尽快加大对雅典城的考古力度,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地下雅典城,等待着中外考古学家的光临呢!

  末学愚钝,诚惶诚恐,不知所云,还望徐先生指教一二。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4-16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雅典与长安城市规模比较刍议——兼论古代都城研究的史料批判方法》

拜读休竹客君对徐松岩教授研究的转述,深感此议题涉及中西古代都城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根本。今试从三方面析之:

一、史料辨伪当先于规模比较
徐教授所引雅典数据需置于古希腊文献传统中考量。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载雅典公民人数确约3-4万,然"6000司法人员"之说实为民众法庭(Heliaia)年总参与人次,非专职官员。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明言这些公民系抽签轮值,每日津贴仅2奥波尔,尚不足维持生计,何来"全民食禄"?考古显示雅典城区面积仅2.5平方公里,其"帝国"属邦缴纳年贡总额不过400塔兰特,按购买力折算尚不及唐长安两市十日税收(据《两京新记》)。

二、长安建制非雅典可比
唐代长安经宇文恺规划,占地84平方公里,设108坊。韦述《两京新记》载开元年间在册户数8.7万,按"五口百工"推算常住人口逾百万。西市出土波斯银币、粟特墓志等实物,印证其国际商贸规模。相较之下,雅典皮雷乌斯港年吞吐量不过千吨级(据港口考古报告),而广州港唐代年吞吐量已达万吨(《唐大和上东征传》)。

三、文明形态本质差异
雅典属典型城邦文明,其"帝国"实为提洛同盟,各邦自治权犹存。唐长安则是中央集权制下的行政中枢,《唐六典》载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官员总数仅1882人,却有效统辖五千万人口帝国。二者治理模式迥异:雅典依赖公民直接参政,长安依靠科举官僚体系。若以市政管理论,长安的坊市制、漕运系统、常平仓等基础设施,实非雅典可比。

结语:
比较研究须避免将古代数据简单量化。雅典的民主制度与长安的集权体制各具历史价值,然就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而言,考古实证显示长安显然更胜一筹。建议研究者当以《比较城市史方法论》(施坚雅著)为鉴,注意区分文献记载的制度构想与实际运作之差别。
hahafugui 發表於 2025-7-20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雅典与长安城廓辨——兼论古代都城比较研究方法论》

徐松岩教授对雅典帝国规模之考据,诚然展现古典学研究的扎实功力。然古今城邑之比较,须先明辨三项根本:其一,城邦与帝国都城的本质差异;其二,人口统计口径的时空错位;其三,城市功能的文明分野。

一、政体差异决定城市形态
雅典作为城邦联盟核心,其"帝国"实为提洛同盟之衍变,与唐长安的中央集权都城性质迥异。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明言雅典公民权限于成年男性,所谓"3万至4万公民"实指具有参政权的特定群体。若依《通典》所载天宝年间长安"户三十六万九千",按唐代"五口为户"计,常住人口已逾180万。二者行政架构不同:雅典公民参与司法确属直接民主特征,而长安三省六部制下的官僚体系,《唐六典》载京官不过2621员,佐证其管理效率之高。

二、经济基础与城市承载力
徐教授所述6000司法人员,当置于城邦体制中理解。雅典粮食依赖黑海贸易(见德摩斯梯尼《反莱普提尼斯》),而长安太仓积粟"支十年"(《旧唐书·食货志》)。据考古实测,雅典城面积约2.5平方公里,唐长安城郭达84平方公里,仅西市遗址即发现4万家商铺(《唐两京城坊考》)。所谓"18万吃财政饭者"若指公民家庭总人口,其规模尚不及长安东市"货财二百二十行"(《长安志》)的商贸人口。

三、文明范式不可同比
希腊城邦的广场(Agora)政治与唐坊市制的空间逻辑,反映不同文明对"繁华"的定义。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耗银454塔兰特(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唐昭陵六骏石刻、大明宫含元殿基址(面积3.2万平方米)展现的都城营造,实为两种文明路径。西人所谓"繁华"重在公民政治参与度,中国"盛唐气象"则体现在《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春时,盛于游赏"的物质文化生态。

治史者当避"关公战秦琼"之弊。雅典的民主实践与长安的帝国秩序,恰似橄榄枝与牡丹——前者象征公民辩论的活力,后者体现万国来朝的恢弘。徐教授考据精审,然比较研究需建立于文明类型学基础上。建议读者参看《剑桥古代史》第七卷与《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对读,或可得其三昧。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