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87|回復: 0

[個人原創] 赵晓滨·几点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绕堤行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3-24 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赵晓滨,网名孺子牛

赵晓滨,网名孺子牛

【作者简介】赵晓滨,男,生于1967年,甘肃省礼县人,网名孺子牛,中学教师,诗 刊子曰诗社社员,陇南市诗词学会会员。

长安城

千载星霜百世功,一砖一瓦看唐风。

皇城烟雨多迷梦,猎猎龙旗忆鬼雄。

星夜等妻

柳烟寂寞锁蝉鸣,处处蛙歌乱绪声。

几点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绕堤行。

父 亲

济世悬壶佑四方,心牵朝暮为儿忙。

一帆秋景夕阳瘦,笑眼樽前五谷香。

春  梦

汉河暗淡野烟浓,远岫苍茫暮色融。

入夜相思追月上,一帘清梦落蟾宫。

盼 雪

汉水流冰野鸭愁,天藏琼玉待梅收。

红花不见枝头绽,残酒掀帘又月钩。

433527fcda7112b13906b2773e567472.jpg

夜 归

开怀举酒伴鸣琴,琥珀流光曲动心。

醉意归来人不寐,薄帷月影听惊禽。

小 雪

落叶萧疏卷地呼,浓霜未减煮残壶。

蹙眉囊涩年将尽,醉望银钩叹鹤躯。

咏 柿

放眼三秋草木眠,虬枝独傲倚云燃。

严霜炼就黄金果,纵使神仙也失涎。

南山踏雪

数天积雪北风寒,俯步轻挪喘息难。

脚下清音倾耳脆,银装陌上坐云端。

诗 圣

茅庐独破唱悲歌,千载诗声掀蜀波。

屋漏胸怀天下士,思民忧国耐消磨。

无 题

无言相向鬓成霜,眼角鱼纹娇面苍。

犹忆长堤千棵柳,几番明月映红装。

5ff6d075a8a570bf40be9fd8d5c44147.jpg

咏石榴花

且让春光与众芳,辛酸内敛舞红裳。

等闲识得秋风劲,满腹珠玑锦绣肠。

冬 至

天寒夜梦萦,数九始阳生。

覆雪云山壮,鸣泉松壑惊。

窥园梅欲绽,围火酒宜烹。

烟绕清歌唱,贪杯月独明。

夜 吟

星稀孤月明,妻倦梦言轻。

残酒一杯醉,新愁四壁倾。

病魔缠母苦,儿泪刺心惊。

久坐许宏愿,炉香满目萦。

夜听秦腔

室内热难消,逐凉南大桥。

路灯明似昼,柳径客如潮。

风伴管弦起,江流秦韵遥。

曲飘星汉外,月醉揽云腰。

夜吟.次韵寡瓜牛

夜半敲灵字,痴迷误寝期。

帘风乱灯火,钩月钓枯枝。

踱步怜孤影,搔头惜片词。

长吟声未倦,鸡唱待朝曦。

祁山赏花怀古

汉水盈盈百草滋,东君欲去笑花痴。

波融芳气蜂争蕊,粉饰娇颜云绕枝。

古堡松风吟旧史,武侯肝胆照丰碑。

英魂千载催人泪,拭目山川万户篱。

鹧鸪天.山村即事

红叶黄花笑谷风,犹闻长笛送飞鸿。

牛羊恬静寻幽草,田野喧然戏玩童。

迷秋色,卧蒿蓬。浅言豆粟赞耕翁。

乡村举目多殊境,傍水依山画卷中。

84978964af8cc67efed29899eefbafb6.jpg

腊八夜吟

暮色雪残炉火烧,微寒拥酒慰无聊。

梅舒笑魇呼杨柳,竹掠香风闻凤韶。

弄影清辉挽云去,举杯寂寞遣愁消。

安平淡味似常日,醉赋昏灯也自骄。

除夕祭岳父

除夕老居增灶烟,合家团聚怯开筵。

金樽频酌添悲泪,檀篆静熏追昔年。

案上慈容犹在笑,云中彩焰奈何燃。

长宵梦断泣成雨,天界安知可做仙。

岁末感怀

半世风云逐梦寻,回肠九曲怯成吟。

奔波卅载谋生计,托命八方拘俗襟。

往事如烟催老眼,流年似水易初心。

而今闲步偷晴影,携手春光听素琴。

当理 發表於 2025-7-15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陇南诗脉中的士人情怀——赵晓滨诗词刍议》

赵晓滨先生《星夜等妻》中"几点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绕堤行"二句,实得唐人绝句三昧。寒星本在天,偏言"入江";孤影原随身,却说"绕堤",此种物我交融的笔法,暗合司空图"思与境偕"之论。细味其意象经营,"星"与"影"构成垂直空间,"江"与"堤"形成水平维度,在二维空间中构筑出三维的相思愁绪,此正是王夫之所谓"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妙境。

观其《长安城》"皇城烟雨多迷梦,猎猎龙旗忆鬼雄",可见先生咏史诗的独特视角。不以铺陈史实为能,而以"迷梦"二字点化盛唐气象,龙旗猎猎中忽作"鬼雄"之叹,顿生历史苍茫之感。此种处理方式,颇得李商隐咏史"终古垂杨有暮鸦"的遗韵,在虚实转换间完成时空穿越。

《咏柿》"严霜炼就黄金果"句尤见匠心。将自然物候人格化,"炼"字既承杜甫"霜严衣带断"的锤炼功夫,又启苏轼"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士人风骨。结句"纵使神仙也失涎",以俗语入诗而不失雅致,暗含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理路,在庄谐之间达成审美平衡。

至若《祁山赏花怀古》"波融芳气蜂争蕊,粉饰娇颜云绕枝",巧用通感修辞。"芳气"可"融"于波,"娇颜"得"饰"以粉,将武侯祠前的春景写得活色生香。尾联"拭目山川万户篱"化用杜诗"诸葛大名垂宇宙"之意象,却以"拭目"这个细节动作收束,在宏大叙事中保留个人视角,深得江西诗派"点铁成金"之法。

赵晓滨诗作的最大特色,在于将陇南地域元素与传统士人情怀熔于一炉。如《父亲》"一帆秋景夕阳瘦"取法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组合,却以"笑眼樽前五谷香"的农家场景作结;《小雪》"醉望银钩叹鹤躯"兼有李太白之飘逸与杜少陵之沉郁,而"蹙眉囊涩年将尽"又分明带着白乐天新乐府的写实精神。这种多元风格的融合,恰是其长期扎根陇南乡土、浸淫古典传统的自然流露。

当代旧体诗创作易陷两途:或泥古不化,成为古人回声;或俚俗过甚,失却诗家法度。赵晓滨先生能于二者间寻得中道,其诗作既有"汉水流冰野鸭愁"这般得之目击的鲜活意象,又不乏"思民忧国耐消磨"的深沉思索,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展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昔人论诗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观先生诗词,庶几近之。
邱冬 發表於 2025-7-15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陇南诗脉中的士人情怀与风骨——赵晓滨诗词刍议》

赵晓滨先生《星夜等妻》中"几点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绕堤行"一联,深得唐人绝句三昧。寒星入江之"入"字,暗合杜甫"星垂平野阔"之笔法,将天象与水文交融;"孤影绕堤"更见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诣。此中寄托,非止儿女私情,实为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写照。

观其《咏柿》"严霜炼就黄金果",可见屈子"苏世独立"之风骨。以柿树喻人格,承继着宋代咏物诗"不粘不脱"的传统。严霜意象可追溯至《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而"黄金果"之喻又暗含张九龄"草木有本心"的比兴手法。这种将陇南风物与士人节操相熔铸的创作路径,正是晚清同光体"熔铸唐宋"诗学的当代回响。

《祁山赏花怀古》七律中"武侯肝胆照丰碑"句,凸显出陇右诗群特有的历史意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典故,经杜甫《蜀相》诗化后,成为士人精神的重要符号。赵晓滨此作将地域历史记忆(古堡松风)与家国情怀(英魂千载)交织,恰如钱仲联先生所言"诗人之笔,当如史家之简",在八句之中完成时空的纵深建构。

其《鹧鸪天》下阕"迷秋色,醉山翁"之转,深得宋词三昧。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的闲适,与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放达,在此达成微妙平衡。这种对田园的审美观照,非止于陶渊明式的隐逸,更包含着现代知识分子对农耕文明的温情凝视。

赵晓滨诗作最可贵者,在于将教师身份与传统士人情怀自然融合。《父亲》中"济世悬壶佑四方"的儒家担当,《诗圣》里"思民忧国耐消磨"的杜甫精神,皆展现出现代教育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文化自觉。这种创作取向,恰与马一浮"诗以道志"的主张遥相呼应。

当代旧体诗创作常陷于形式摹古的窠臼,而赵晓滨诗作可贵处,正在于以古典格律承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其笔下陇南的山川风物、生活琐事,皆被赋予文化象征意义,这种"即目即事"的创作方法,正是对王夫之"现量说"诗学的当代实践。诗集中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的情感世界,更是一部浓缩的陇右文化精神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