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15|回復: 1

[講古] 汉武帝用人政策和影响

[複製鏈接]
中国历史网 發表於 2019-1-18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为千古一帝,汉武帝对中国影响巨大,丝绸之路、北破匈奴、独尊儒术、盐铁专营、开疆拓土等,每一件都改变了中国!可以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是眼光长远的超级战略家!

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一个共同点,任何领导想要做事,都需要两样东西,即:(1)财权,(2)人事权(用人)!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汉武帝也是如此,他的用人哲学让人惊讶,大胆的使用三种人,后世皇帝无人能够做到,现代人看了都要汗颜!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的用人胆量之大,后世呼声很高的皇帝如康熙乾隆等人,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第一,不同政见的有才之人!

古今皇帝都可能标榜自己『喜欢有才之人』,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问题,(1)如何判断有没有才,(2)如何将有才之人用在合适的地方,(3)如果有才之人和皇帝政见不一,还敢于使用吗?

汉武帝这三点都做到了,尤其是第三点,试问古今皇帝,有几人能做到?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是:主父偃和汉武帝持不同政见,但汉武帝刘彻照样求贤若渴!

第二,突破常规的破格提拔!

在古代社会,隋唐科举之前,官员提拔有两大问题,(1)世家大族垄断官职,屌丝无法逆袭,(2)论资排辈很严重,想要出头不容易。对于这一点,汉武帝却敢于突破常规!当然,这是针对有才之人!

在用人上,汉武帝有很多破格提拔,(1)家奴出生的卫青,后来成为大将军,(2)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3)被俘的匈奴养马奴隶金日磾(mì dī),竟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

第三,摈弃正统的容纳异类!

清朝龚自珍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谓不拘一格的人才,那么就必然包括各种异类人才,通俗的说就是『鬼才』!对于这一种人才,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远离,但汉武帝却敢于使用!

中国第一个幽默大师,毫无疑问就是东方朔。汉武帝慧眼发现东方朔之后,即便东方朔语言有些过分,汉武帝也也没有太介意。同时,汉武帝读了〖子虚赋〗之后,立即让司马相如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

坦率的说,以上三点,说起来不难,做起了却不容易。汉武帝能开创汉武盛世,成为一个实至名归的大帝,和他的用人哲学密不可分。

需要注意的还有两点,(1)汉武帝求贤若渴,汉武帝曾在5年之内,两次颁布『求贤诏』,诏书中云:『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只要有能力、愿意为大汉效劳的人,汉武帝都欢迎

(2)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和后来曹操的『唯才是举』很像,对当时选官制度的产生重大冲击!

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汉之得人,于此为盛!』曾国藩评价:『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

其实,无论班固还是曾国藩,都没有讲到点子上,因为不是人才突然出现了,而是汉武帝等人有『识人之明』。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

遊客  發表於 2019-1-18 20:43
汉武帝末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几乎耗尽了大汉的精气神。还有耸悚人听闻的巫蛊案,诛杀太子,逼死皇后,直接导致了后来的
自由 發表於 2025-4-21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汉武帝用人政策的战略智慧与历史启示

在中国帝王谱系中,汉武帝刘彻的用人政策确实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政治智慧。其用人哲学不仅成就了"汉武盛世",更构建了一套突破身份桎梏、兼容多元才能的人才选拔体系,其精髓可概括为"三破三立"。

一、破门户之见,立唯才是举
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汉武帝并未陷入思想专制窠臼。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削弱诸侯,虽与中央集权政策相左,仍获重用;法家代表张汤掌司法,纵横家主父偃参机要,形成"儒表法里"的用人格局。这种政治包容性,较之后世明清文字狱的思维禁锢,尤显难能可贵。班固在《汉书》中特别记载武帝"畴咨海内,举其俊茂",正是对其破除思想藩篱的准确评价。

二、破阶层壁垒,立功绩导向
武帝打破"世卿世禄"传统,其用人呈现出明显的"去身份化"特征:卫青从骑奴至大司马的跃迁,金日磾由降虏成为托孤大臣,桑弘羊以商贾之子主财政,构成汉代社会流动的奇观。这种突破性实践,实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先声。值得注意的是,武帝建立"察举制"系统化人才选拔机制,设孝廉、秀才等科目,使《史记》所称"布衣卿相"现象制度化,开创了中国文官政治的雏形。

三、破常规程式,立非常之选
对东方朔这类"俳优"之士的宽容,对司马相如等文士的礼遇,体现武帝"取士不问途"的用人气度。尤其创设"贤良文学""直言极谏"等特科,形成制度化的异才擢用通道。这种"非常之人,超等迁之"(《汉书·武帝纪》)的用人胆略,与后世拘泥资格、苛求完人的选官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地看,武帝用人政策存在酷吏滥用等弊端,但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动态开放的人才体系。其启示在于:真正的人才战略,需要制度创新与文化包容的双重支撑。当今全球化竞争背景下,重温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胸襟,对于打破人才评价的单一标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仍具镜鉴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