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悅悅事件』中,18路人面對生命的冷漠引發熱議――
5 _3 W L8 H$ [ p* J$ W- `1 Q. V 兩歲的悅悅靜靜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在冷漠路人的眼中,她的生命力緩慢流逝。一個、兩個、三個……前後共十八個。最終,一位拾荒阿姨扶起了小悅悅,也同時扶起了最後一點良心。從不敢扶的老人,到不願救的孩子,網友雖義憤卻無奈反問,誰來『拾』起社會道德的『荒』!
5 A! t/ d% E$ r% z5 b5 c 痛斥
! O# g1 W5 Q$ o/ f2 G 路人冷漠得『觸目驚心』
p+ c8 N. X' H6 c$ o- e2 w4 e1 } 昨天凌晨,一段『18名路人漠視被撞倒地女孩』的視頻被放上華韻國學教育微博,一天內,該內容被博友轉發了近3萬次,跟評近萬條。
* g3 O) J* f& n2 f7 m 眾多網友在看過視頻後,都寫下了『心酸』、『心寒』、『心痛』,目不忍視,心猶在顫之類的感受。罪魁禍首的肇事司機,自有法律對他們進行審判,而對倒地女童熟視無睹的十餘路人,則受到了網友嚴厲的譴責,被痛斥『冷漠』、『冷血』、『沒良心』、『沒人性』,以及『道德淪喪』等等。% R6 h9 t6 {( `, v: Q& T9 g
網友『Vinta欷媛』用『觸目驚心』表達了她的不能理解,『怎麼可以如此冷漠!18個人的良心都哪去了!你們怎麼可以,就這麼若無其事地走過倒在血泊中孩子的身旁……我的天啊!我真的沒有辦法形容我的憤怒了!』更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從小悅悅身邊冷漠走過行人中,還有一位帶着孩子的家長。很多網友難過地一遍遍反問,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我們的人心到底怎麼了?# ~2 A1 D& w8 q$ ?& H
萬幸的是,還有一個拾荒阿姨『拾』起了最後的良心。正如網友『Van-stephen』說,『拾荒阿姨估計沒想到,她比我們要富有。而我們,該是拾荒者,拾的是丟掉的良知和人性。』
, T( x) d3 ]$ n 質疑8 O. | {7 @. ~" Y* Q
家長對孩子疏忽照顧
" M$ r) C; t% Y. {: m9 E9 w 『怎麼可以讓BB自己行出馬路不看管好!』網友『ivylee24媽媽』在得知小悅悅被撞的事後,第一反應是指出家長看護不利。『2歲的小孩,父母竟然任她在人來人往,還有貨車經過的市場內離開視線到處玩』,不少網友認為,家長也有責。
, U3 Q% Q) ?6 q, z5 n 網友『陳涵-Grace』指出,拾荒者呼救時孩子母親很快就跑過來了,可見離孩子並不遠,但她卻沒有看住女兒,孩子躺路中間被輛車碾過她都不知道,『父母無論如何不應讓這麼小的孩子獨自走開』。『小孩身邊怎麼一個大人都沒有?』網友『小翠兒nan』認為,監護人難逃責任,這麼小的孩子絕對不能任她自己在行車的道上玩。
5 ?- t' f4 W9 u& h 父母太疏忽,路人太冷漠,網友『Maylam_Uh麻麻』表示『感覺太憤怒了』。
7 P8 _6 u7 N& y& c3 `5 k8 y 這個悲劇也再次提醒各位父母,『不敢扶』『不敢救』已是現實,對孩子的看護就應該更加用心。『社會就這樣,誰都不願意負起責任,那自己就要給自己負起責任才行!』網友『點解我叫唐伯虎』說。
) e% v2 _! d) p% H 反思
+ i* F# K5 G! A( J ^" N# b9 r+ K3 q 若自己在現場你會救嗎?* {2 }6 }. K; ?8 J; h+ N" e2 p4 d2 V
如果『一個人不扶,是品德敗壞;一群人不扶,是社會的悲哀』!網友『暨大張志迎』這樣評論道。
$ ^ g; O7 u; T( D' i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冷漠的心不是一朝一夕,一兩件事形成的。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全民爭議『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轉變,似乎已經『預示』了今日的苦果。
1 y& d& [5 M4 r( m3 I a# j 『見死不救』的18個路人雖然備受指責,但網友『繽紛撒哈拉』直接地問出,『在網上抱怨社會道德淪喪,人情冷漠的人,若自己在現場又會反應多快?出手多快?』
+ H( n9 ~& R5 {3 N% B* i" M' k" C 在數萬條的網上評論中,新快報記者看到,依舊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伸手救人』心存疑慮,害怕『被家長咬定是我的責任』。而每次道德底線被碰觸的時候,『南京彭宇案』就會一再被提及,這個『潘多拉』盒中竄出的『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救』、『救人反被訛傷人』等,似已成為『救』的原罪。
7 l9 m4 C" G( E( Y8 G 在網友看來,人心雖冷漠,但並不是根本。網友『棍棍兒的空間』認為,『是社會環境尤其是法制環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壞,法律解決不了道德,但是最終保障道德環境卻只有法律。』最本質的是我們的社會『法制懦弱、規則不守、腐敗盛行,導致平民心寒也學會僅顧小家而棄道德』。當法律不能保護行善者,當政府不能保障見義勇為者,當人們不能信任他人的友善,又豈可讓路人來背負所有的指責。
2 @. m& v! X; u+ Y 網友『熱檸奶加冰走檸』感嘆說,『一個無辜者的死亡,等同於全社會的罪惡,我們每個人都是兇手。』
& U9 b J2 c. l 人大代表
6 b4 D% h0 J( C, G 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精神, y$ {/ _* a, A0 e h
若大多數人因沒安全感而自保,勢必出現無公義的現象
0 O" B- o* W3 X0 w9 L4 T1 M5 [ 『面對小悅悅的情況,跟大家關心的老人倒地路人不敢扶的情況相似,事情的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3 ~+ `. a2 H4 L: r. C2 N* q" `
――市人大代表曾德雄" j+ g+ G# I) B- N. v$ C
為何有人冷漠見死不救,是社會的冷漠,還是缺乏施救的勇氣?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哲文所所長曾德雄博士認為,面對小悅悅的情況,跟大家關心的老人倒地路人不敢扶的情況相似,事情的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
4 l3 n% c1 o4 t2 E- E: g- w 事件中拾荒阿姨的救人之舉,給整個社會增添一份暖意,也得到了社會讚揚。曾德雄認為,對於救人的阿姨,我們應該把她當成社會上的一個人、社會上的一分子,不要刻意突出她的身份。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自己,面對此類事,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會不會挺身而出?而那些見死不救的路人,曾德雄表示,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譴責或許很容易』。但首先應該被譴責不是這類人群,而是要譴責撞人肇事的那些逃逸司機。
5 k. o$ ]/ C3 X# c# W0 P 曾德雄指出,對於社會的冷漠,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中國人都希望做有德之人。或許這些路人當時也處於一種糾結狀態,救起這個小孩,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腦海會不時浮現『好人卻沒好報』新聞。
) R& A) u9 }/ | 他說,出現這樣的事情其根源還是在於社會缺乏公平正義的精神,公平正義沒有成為社會的主導價值與力量。曾德雄擔心,若缺乏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大多數人會因沒有安全感而自保,勢必會出現個人無公德、社會無公義的現象。4 l H) k' a4 v6 H5 y0 [; R
律師說法
& x+ L0 i' `% O0 y3 P 肇事司機最高面臨7年刑
& e/ h% L* }6 ~2 q ? 司機逃逸後家長免責,路人未施援手只能譴責7 l7 R& t4 i/ z4 ]( |) I/ w- m: V
肇事司機先碾壓後逃逸,小悅悅父母也有看護不利,究竟誰要為這場悲劇負責?廣東東方崑崙律師事務所的黃金松律師表示,兩名肇事司機將承擔全部責任,其中第一輛肇事逃逸車的司機承擔主要責任,最高或面臨7年刑罰。而對於那些路過卻未施以援手的路人,只能從道德上進行譴責。
3 k% L; |/ [6 N P& _ 黃金松稱,作為監護人,小悅悅的父母沒有盡到看管孩子的責任,本應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因兩車的司機肇事後繼續逃逸,故由兩車司機負全部責任。黃律師稱,第一輛肇事車的司機將負主要責任,『他已涉嫌觸犯交通肇事罪,最高可能面臨7年刑期』。而第二輛肇事車在可以看到女童的情況下,未作停車或減速處理,因此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O% b( `4 `) T6 M" ?; P
對於路過寧願繞開而不施援手的路人,黃金松坦言,『以現在的法律來說,很無奈』。他說,依照我國現行的法律,路人並沒有實施救助的義務。同時,由於各地發生多起助人後卻遭反咬一口的事件,也讓大家變得過度自我保護,『這是一個道德問題,只能從道德上去譴責』。" x/ E9 v8 u( }6 X* @) t
他山之石・德國
# V% t& h7 W. F6 v/ m3 i6 F 見死不救可判1年7 T, ^, @* R3 M& u3 I5 |
在國外,一些國家針對看到他人陷入困境而不施救的行為,專門設定了『見死不救罪』。比如德國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節中就明確規定:困境發生時,行為人在有能力救助,同時對自己無重大危險又不違反其他重要義務的情況下,不進行施救的,處一年以下自由刑或罰金。事實證明,這樣明確的規定,確實大大減少了見死不救事件的發生。據悉,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