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學術動態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重建信仰,使被邊緣化的德性重回人心(4)
中華民族由幾千年來信仰天道的民族,變成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民族,再變成現在的喪失了信仰維度的民族,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歷史教訓更是值得認真總結,當以專文另述。概括地說,從歷史過程來看,自1915年陳 ...
2012-8-28 19:37 | 查看: 1929|評論: 0
重建信仰,使被邊緣化的德性重回人心(3)
三,重建信仰與重樹德性的任務             要如何挽救信仰被解構、德性被邊緣化、人變成平面化的存在這種文化危機呢?            制度建設當然必不可少,然而信仰、德性與健全的 ...
2012-8-28 19:36 | 查看: 1814|評論: 0
重建信仰,使被邊緣化的德性重回人心(2)
二,德性與信仰的關係             麥金太爾在【德性之後】一書中,多次強調構成亞里斯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傳統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其自覺的目的論意識:『除非有一個目的(telos),一個藉助構 ...
2012-8-28 19:36 | 查看: 1974|評論: 0
重建信仰,使被邊緣化的德性重回人心(1)
本文所言的『德性的邊緣化』,非常明確地指的是規範人心向善的道德標準被解構,人們的道德理性和倫理生活陷入混亂,道德水平普遍下滑的現象。相應的『人的平面化』,則是指人不再追求精神的垂直向上的超越,不再追求 ...
2012-8-28 19:35 | 查看: 1825|評論: 0
馬一浮先生的國學觀(2)
(二)   各民族的學術文化往往會因其所處之環境不同而在經驗層面上有所不同,故而形成其特殊表現形式。然同爲人類,在其理性層面則總會有其深層之同,而其同者即是有著『普世價值』的意義。作爲中國學術文化之 ...
2012-8-28 19:17 | 查看: 2114|評論: 0
馬一浮先生的國學觀(1)
馬一浮先生是我國『現代儒學三聖之一』,如果說熊十力先生是哲學家,梁漱溟先生是思想家,那麼馬一浮先生可以說是經學家。『經學家』與『經學史家』不同,『經學史家』可以是學術大師,而『經學家』不僅是『學術大師 ...
2012-8-28 19:16 | 查看: 2001|評論: 0
二十四孝走過六百餘年 中國孝文化怎傳承(4)
鏈 接 郭居敬版24孝故事 1、孝感動天2、戲彩娛親3、鹿乳奉親4、百里負米5、齧指痛心6、蘆衣順母7、親嘗湯藥8、拾葚異器9、埋兒奉母10、賣身葬父11、刻木事親12、湧泉躍鯉13、懷橘遺親14、扇枕溫衾15、行傭供 ...
2012-8-28 18:11 | 查看: 2039|評論: 0
二十四孝走過六百餘年 中國孝文化怎傳承(3)
傳統的孝道要去蕪存菁,以揚棄的態度加以繼承 客觀地說,不管哪一個版本,傳統的『24孝故事』都良莠不齊。以魯迅所批判的『郭巨埋兒』爲代表,的確有違反人性的地方。時代不同了,古人能做的,我們未必能做;古 ...
2012-8-28 18:10 | 查看: 1814|評論: 0
二十四孝走過六百餘年 中國孝文化怎傳承(2)
中國孝道故事遠播國外,歐美國家也有自己的獨特『孝道』 作爲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道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因此受到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普遍都推崇孝道,24孝的故事也都有所傳播 ...
2012-8-28 18:02 | 查看: 2015|評論: 0
二十四孝走過六百餘年 中國孝文化怎傳承(1)
  8月13日,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節假日經常與父母共度、親自給父母做飯、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如果這些你都能做到,那麼就稱得上是當 ...
2012-8-28 17:55 | 查看: 2172|評論: 0
怎樣的文學基本理論研究才更加成熟
  怎樣的文學基本理論研究才更加成熟   文學基礎理論研究面對的不是思想和資源的貧乏,而是方法和意義的泡沫化和過剩問題。   如果說歷史性意味著基本理論研究的境界和格局的話,那麼當代性則代表著基本理 ...
2012-8-28 17:51 | 查看: 1948|評論: 0
國家京劇院走進多倫多 觀眾領略到中國國粹風采
8月25日晚,由中國國務院僑辦與中國海外交流協會主辦的『文化中國・名家講壇――走進京劇:感受東方藝術之美』北美專題演講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讓當地華僑華人和加拿大觀眾領略中國國粹風采。   這是中國 ...
2012-8-28 00:37 | 查看: 2007|評論: 0
范美忠擬辦"私塾"讀經典 稱自由辦學是自己理想
2008年5・12地震發生後,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語文教師範美忠5月22日在天網上發布【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由此引發了關於師德問題的廣泛爭論。 近日,范美忠在博客貼出一則經典研討班 ...
2012-8-27 18:31 | 查看: 2160|評論: 0
和平傳統與中國崛起(2)
今天該如何對待這一和平傳統?仁恕之道的推行、文化主義對種族主義、和平主義對暴力主義的超越,曾經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國內部不同種族間的相對和諧,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屢屢在分裂之餘還是統一在『天下主義』下,形 ...
2012-8-24 23:44 | 查看: 1702|評論: 0
和平傳統與中國崛起(1)
 內容提要:古代中國存在於觀念和制度層面的和平傳統,以文化主義超越種族主義和軍事主義,曾經造就了中國內部多種族間的相對和諧,也使東亞區域形成穩定有序的朝貢格局。這一傳統對今天的『中國崛起』仍具啟發意義 ...
2012-8-24 23:43 | 查看: 1771|評論: 0
『發展』的『異化』與『經濟』的『文化』(2)
康德從科學、經濟、人文、道德多重價值區分的觀點入手,演繹出現代性的基本特徵乃是多重價值的制度化,而事實的結局常導致後兩者的失落。爲此他嚴肅地告誡世人:『不應把人當工具,而要把人當目的』。   出於 ...
2012-8-24 23:43 | 查看: 1948|評論: 0
『發展』的『異化』與『經濟』的『文化』(1)
 發展唯一,量化第一、經濟至尊、效率至上,一種蔓延於基層的唯經濟主義的氣氛是不是正在悄然蒸騰,猶如瓦斯,無聲無嗅?其結果將導致『發展』的異化。   若爲中國發展把脈,問題可能會出在『文化』上,中國 ...
2012-8-24 23:42 | 查看: 1804|評論: 0
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2)
最後,儒家乃至傳統文化中的獨特語言是否還活在人們表達關鍵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話語和藝術形式之中呢?情況似乎是:儘管還有殘存,但已岌岌可危。儒家語言集中存在於【四書】、【十三經】等經典中。經過白話文運動和以 ...
2012-8-24 23:40 | 查看: 2239|評論: 0
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1)
不少人有這樣一個幻覺,以爲只要中國還在,中國人還在,普通話還在,關於中國的學問和文化遺產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還安安穩穩地存在著,甚至是發展著,不管是令人欣喜地還是令人討厭地。所以我們同時聽到『二十一 ...
2012-8-24 23:40 | 查看: 2693|評論: 0
名人探討文化傳承與創新 濮存昕:需要根的恢復
中新網8月24日電 8月22日,以『文化傳承與創新』爲主旨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壇以『文化傳承與創新』爲主旨,旨在通過與會嘉賓的影響力讓青年人樹立文化強國的信念,擴展青年人對世界 ...
2012-8-24 23:22 | 查看: 1796|評論: 0
藝術家對談文化傳承創新 趙聰:保留與創新不衝突
中新網8月24日電 8月22日下午,琵琶演奏家趙聰、國際知名設計師勞倫斯・許、中國東方歌舞團首席領舞劉婕等藝術界的精英,參與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爲主旨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主題論壇中。他們用自己生動的藝 ...
2012-8-24 23:20 | 查看: 1789|評論: 0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4)
【唐人律詩箋注集評】 考訂精當,但一人之力難以全美 這是陳增傑的著作,不是太通行,卻是質量高併合乎前面提出5項標準的,也許限於個人精力,現只有律詩面世,選了129家,詩584首。但律詩占唐詩總量的一半 ...
2012-8-24 23:17 | 查看: 1923|評論: 0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3)
【唐詩鑑賞辭典】 完備的選本,但鑑賞文章不夠公允 上海辭書出版社組織,由蕭滌非、程千帆、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編選。選入詩家190餘人,詩1100餘首,較【唐詩選】又增加了一倍。基本包括了前 ...
2012-8-24 23:17 | 查看: 2107|評論: 0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2)
【唐詩選】 政治第一藝術第二,但瑕不掩瑜 系新中國第一部唐詩權威選本,由文學所集體編寫,歷經坎坷才得以面世。早在1962年,由余冠英、錢鍾書、王水照等5人編選。正值知識分子的短暫春天廣州會議之後,故 ...
2012-8-24 23:16 | 查看: 1835|評論: 0
解析唐詩選本優劣:【唐詩三百首】全面但保守 (1)
【全唐詩】現存詩48000多首,作家2200餘人,一般讀者只能看選本。作詩難,選詩亦不易。自唐以來,選本達數十種,但能通行者不多。原因如紀曉嵐所說:『求詩於唐,如求材於山場,各肖其人之學識。自明以來,詩派屢變 ...
2012-8-24 23:15 | 查看: 1651|評論: 0
劉鋒獨創全息心理學派 曾用陰陽五行幫警方破案
劉鋒獨創全息心理學派 曾用陰陽五行幫警方破案
文/本報記者鄭志方 實習生周侗 圖/本報記者曹大鵬 一會是掌聲,一會是笑聲,一會還有驚嘆聲。昨日下午,本報與金泉書院合作在歸元正藏圖書館五樓多功能廳,如期舉辦第11期文化沙龍,活動現場100個座位座無虛席 ...
2012-8-24 19:18 | 查看: 2542|評論: 0
當代孝觀念淡化 年輕人"自顧不暇"也得捫心自問 (4)
D  依然稀薄  『自顧不暇』莫非 是一個託詞?  從封建社會傳承而來的孝文化,有其糟粕性,但更多的是值得弘揚的價值成分。而現今,值得警惕的狀況在於,孝觀念變得日趨淡化。   新華社近日發文稱,頻繁 ...
2012-8-24 19:09 | 查看: 1675|評論: 0
當代孝觀念淡化 年輕人"自顧不暇"也得捫心自問 (3)
C  『順民』元惡  『人子』擺脫個體卑賤的境遇 受時代限制,傳統孝道自然帶有濃重的封建色彩。繼而導致一個冰冷的事實:孝,根本內容成了子孫對父母的絕對服從,孝文化走向極端化、專制化。君權、父權過度膨 ...
2012-8-24 19:09 | 查看: 1803|評論: 0
當代孝觀念淡化 年輕人
當代孝觀念淡化 年輕人"自顧不暇"也得捫心自問 (1)
『節孝』作爲一種名節成爲古人的道德追求從青史的贅述中走來孝的無奈,從來不缺  一個『孝』字,直逼中國文化的核心與精髓。古語云:百善孝爲先。孝道,作爲中國人立足社會的行爲準則,一直備受尊崇。但是反觀一路 ...
2012-8-24 19:07 | 查看: 1690|評論: 0
民俗專家西安研討七夕文化 現場感受活動氛圍
民俗專家西安研討七夕文化 昨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中國七夕文化研討會』在西安召開。全國及陝西省內50位民俗文化專家齊聚西安,就『七夕文化與傳 ...
2012-8-24 18:27 | 查看: 1727|評論: 0
戰國成語璽顯示時人價值取向:強調加強自身修養
一般來說,在不同時代和不同的生活環境中,人們的價值觀必有不同。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君權神授』影響的日漸衰微,人們開始拋開身份約束,大膽展現並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一時期,儒家積極入仕的思想逐 ...
2012-8-24 17:49 | 查看: 2033|評論: 0
何爲
何爲"君子之爭"?孔子的競爭論(1)
孔子 春秋戰國時代,晉國的晉平公執政。有一次,南陽縣缺個縣令。於是,晉平公就問大夫祁黃羊,誰合適這個職務。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晉平公聽了很驚訝,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推薦仇人呢 ...
2012-8-23 23:19 | 查看: 2231|評論: 0
何爲"君子之爭"?孔子的競爭論(2)
這就是孔子的競爭觀。與孔子相呼應的,則是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的麥可・波特也是研究競爭的一位專家,他提出了和孔子一樣的想法,就是競爭一定要良性競爭,競爭一定要講規則。     比方說,某企業準備在企業內部 ...
2012-8-23 23:17 | 查看: 2290|評論: 0
專家評說孔子其人其書:"野合而生孔子"(6)
 那麼,怎樣的德政才能產生『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效果呢?綜合【論語】所述,大致有以下幾點:     1.行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即堯舜文武周公之道。【論語】說:『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先 ...
2012-8-23 23:13 | 查看: 1887|評論: 0
專家評說孔子其人其書:"野合而生孔子"(5)
『爲政以德』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爲政】     王文特在【〖論語〗可以這樣讀》裡說:『德是會意字。甲骨文左旁是「彳」,右邊是一隻眼加上一條垂直線,表示 ...
2012-8-23 23:12 | 查看: 1774|評論: 0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