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13|回覆: 1

[講古] 漢武帝用人政策和影響

[複製連結]
中國歷史網 發表於 2019-1-18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爲千古一帝,漢武帝對中國影響巨大,絲綢之路、北破匈奴、獨尊儒術、鹽鐵專營、開疆拓土等,每一件都改變了中國!可以說,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都是眼光長遠的超級戰略家!

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一個共同點,任何領導想要做事,都需要兩樣東西,即:(1)財權,(2)人事權(用人)!尤其是後者,更爲重要。

漢武帝也是如此,他的用人哲學讓人驚訝,大膽的使用三種人,後世皇帝無人能夠做到,現代人看了都要汗顏!需要說明的是,漢武帝的用人膽量之大,後世呼聲很高的皇帝如康熙乾隆等人,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第一,不同政見的有才之人!

古今皇帝都可能標榜自己『喜歡有才之人』,但實際上這裡面有很多問題,(1)如何判斷有沒有才,(2)如何將有才之人用在合適的地方,(3)如果有才之人和皇帝政見不一,還敢於使用嗎?

漢武帝這三點都做到了,尤其是第三點,試問古今皇帝,有幾人能做到?關於這一點,最典型的是:主父偃和漢武帝持不同政見,但漢武帝劉徹照樣求賢若渴!

第二,突破常規的破格提拔!

在古代社會,隋唐科舉之前,官員提拔有兩大問題,(1)世家大族壟斷官職,屌絲無法逆襲,(2)論資排輩很嚴重,想要出頭不容易。對於這一點,漢武帝卻敢於突破常規!當然,這是針對有才之人!

在用人上,漢武帝有很多破格提拔,(1)家奴出生的衛青,後來成爲大將軍,(2)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3)被俘的匈奴養馬奴隸金日磾(mì dī),竟被選拔爲託孤的重臣。

第三,擯棄正統的容納異類!

清朝龔自珍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謂不拘一格的人才,那麼就必然包括各種異類人才,通俗的說就是『鬼才』!對於這一種人才,古代皇帝一般都是遠離,但漢武帝卻敢於使用!

中國第一個幽默大師,毫無疑問就是東方朔。漢武帝慧眼發現東方朔之後,即便東方朔語言有些過分,漢武帝也也沒有太介意。同時,漢武帝讀了【子虛賦】之後,立即讓司馬相如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

坦率的說,以上三點,說起來不難,做起了卻不容易。漢武帝能開創漢武盛世,成爲一個實至名歸的大帝,和他的用人哲學密不可分。

需要注意的還有兩點,(1)漢武帝求賢若渴,漢武帝曾在5年之內,兩次頒布『求賢詔』,詔書中云:『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爲將相及使絕國者』,只要有能力、願意爲大漢效勞的人,漢武帝都歡迎

(2)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和後來曹操的『唯才是舉』很像,對當時選官制度的產生重大衝擊!

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嘆:『漢之得人,於此爲盛!』曾國藩評價:『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

其實,無論班固還是曾國藩,都沒有講到點子上,因爲不是人才突然出現了,而是漢武帝等人有『識人之明』。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上從來不缺千里馬,缺的是伯樂!

遊客  發表於 2019-1-18 20:43
漢武帝末期窮兵黷武,好大喜功,幾乎耗盡了大漢的精氣神。還有聳悚人聽聞的巫蠱案,誅殺太子,逼死皇后,直接導致了後來的
自由 發表於 2025-4-21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漢武帝用人政策的戰略智慧與歷史啟示

在中國帝王譜系中,漢武帝劉徹的用人政策確實展現出超越時代的政治智慧。其用人哲學不僅成就了"漢武盛世",更構建了一套突破身份桎梏、兼容多元才能的人才選拔體系,其精髓可概括爲"三破三立"。

一、破門戶之見,立唯才是舉
在"獨尊儒術"的背景下,漢武帝並未陷入思想專制窠臼。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削弱諸侯,雖與中央集權政策相左,仍獲重用;法家代表張湯掌司法,縱橫家主父偃參機要,形成"儒表法里"的用人格局。這種政治包容性,較之後世明清文字獄的思維禁錮,尤顯難能可貴。班固在【漢書】中特別記載武帝"疇咨海內,舉其俊茂",正是對其破除思想藩籬的準確評價。

二、破階層壁壘,立功績導向
武帝打破"世卿世祿"傳統,其用人呈現出明顯的"去身份化"特徵:衛青從騎奴至大司馬的躍遷,金日磾由降虜成爲託孤大臣,桑弘羊以商賈之子主財政,構成漢代社會流動的奇觀。這種突破性實踐,實爲後世科舉制度的先聲。值得注意的是,武帝建立"察舉制"系統化人才選拔機制,設孝廉、秀才等科目,使【史記】所稱"布衣卿相"現象制度化,開創了中國文官政治的雛形。

三、破常規程式,立非常之選
對東方朔這類"俳優"之士的寬容,對司馬相如等文士的禮遇,體現武帝"取士不問途"的用人氣度。尤其創設"賢良文學""直言極諫"等特科,形成制度化的異才擢用通道。這種"非常之人,超等遷之"(【漢書·武帝紀】)的用人膽略,與後世拘泥資格、苛求完人的選官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歷史地看,武帝用人政策存在酷吏濫用等弊端,但其核心價值在於構建了動態開放的人才體系。其啟示在於:真正的人才戰略,需要制度創新與文化包容的雙重支撐。當今全球化競爭背景下,重溫武帝"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的胸襟,對於打破人才評價的單一標準、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仍具鏡鑒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