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93|回覆: 0

[詩詞賞析] 【詩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王觀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5-4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作者

王觀(1035--1100),字通叟,生於如皋(今江蘇如皋),北宋著名詞人。王安石爲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

注釋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裡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雜記】載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後人遂喻美人之眉爲遠山,這裡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詞人的朋友(鮑浩然)。

眉眼盈盈處: 一說比喻山水交匯的地方,另有說是指鮑浩然前去與心上人相會。盈盈:美好的樣子。

才始:方才。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裡?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賞析

這首詞雖是一首送別詞,但並無消極想法。主要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詞的上片寫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兩句,借景抒情,化無情爲有情,啟人遐想,而且運用反語,推陳出新、發想奇絕,將山水塑造成也會爲離情別緒而動容的有情之物。詞人把水比作閃亮的眼睛,把山喻爲青翠的蛾眉,對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繪出眼前這幅詩情畫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橫』而未流,表現出詞人極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願讓友人因爲自己的低落而增添傷感,做到出以淡語,含而不露。同時,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爲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來暗示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欲問行人』二句,用問句提起友人行蹤,側面寫送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處』,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秀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另外,上文山水與眉眼合寫,亦意味著歸途處處有山水,處處有眉眼,既是詞人遠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鮑浩然心上人盼歸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達了詞人與友人的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詞人用出人意料的想像把送春和送人聯繫在一起,用兩個『送』字遞進,深刻描寫詞人的離愁幽情。『才始送春歸』寫出才剛送別春天,心中還滿懷著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離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詞人將心中沉痛之情暫時擱置,對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既飽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有兩點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構思別致。詞人把送春與送別交織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春天的留戀;二是比喻新穎。詞人以眼波和眉峰來比喻浙東的山山水水,仿佛這位美人正期待著他的到來,貼切、自然,富有真情實感。這首詞,輕鬆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7-3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詞學鑒析

王觀此作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開篇,實乃化用傳統"山水擬人"之筆法而別開生面。【詩經·衛風】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典,而詞人反用其意,將自然山水人格化,形成"以景喻情"的雙關妙境。此中"橫"字尤見功力,【說文】釋"橫"爲"闌木也",此處引申爲目光流轉之態,較之李煜"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直抒胸臆,更顯含蓄蘊藉。

上闋結句"眉眼盈盈處",暗合【楚辭·九歌】"目眇眇兮愁予"的意象傳統。考"盈盈"一詞,【古詩十九首】有"盈盈樓上女"之句,此處既狀山水之明媚,又喻人情之美好,形成物我交融的審美境界。這種雙重意象的構建,正體現宋代詞學"清空"與"質實"相濟的美學追求,與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所倡"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的理論暗合。

下闋"送春"與"送君"的遞進式結構,深得唐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時空轉換之妙。而"趕上春"三字,尤見鍊字功夫。春本無形,何言追趕?此中暗用【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的典故,將抽象的時間概念具象化,與蘇軾"春色三分"的寫法異曲同工。

全詞最堪玩味者在虛實相生之筆法。表面寫送別友人,實則寄託著詞人對生命流轉的哲思。結句"千萬和春住",看似尋常叮嚀,實含【論語】"逝者如斯"的深沉慨嘆。這種將離情別緒升華爲永恒生命思考的寫法,正是北宋士大夫詞"以詩爲詞"的典型體現,與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歐陽修"人生自是有情痴"同一機杼。

要之,此詞雖僅四十四字,卻融匯詩騷傳統、化用莊禪意境,在婉約詞風中見士人胸襟,堪稱北宋送別詞中的神品。其藝術成就,恰如王灼【碧雞漫志】所云:"含蓄不露,得騷人之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