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49|回覆: 1

[中藥大全] 食用玫瑰花的作用與功效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1-29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玫瑰花,中藥材名。為薔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

玫瑰花,中藥材名。為薔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

玫瑰花

玫瑰花,中藥材名。為薔范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4~6月間,當花蕾將開放時分批採摘,用文火迅速烘乾。烘時將花攤放成薄層,花冠向下,使其最先乾燥,然後翻轉烘乾其餘部分。曬乾者,顏色和香氣均較差。功能主治為:理氣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氣痛,新久風痹,吐血咯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毒。

玫瑰花圖片

玫瑰花圖片

玫瑰花圖片

玫瑰花圖片

別名:徘徊花、筆頭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別名:徘徊花、筆頭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玫瑰花圖片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

玫瑰花圖片

玫瑰花簡介

藥材名:玫瑰花

拼音:Méi Gui Huā

別名:徘徊花、筆頭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乾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採收,及時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規則團狀,直徑1~2.5cm。花托半球形,與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針形,黃綠色或棕綠色,被有細柔毛;花瓣多皺縮,展平後寬卵形,呈覆瓦狀排列,紫紅色,有的黃棕色;雄蕊多數,黃褐色。體輕,質脆。氣芳香濃郁,味微苦澀。

化學成分:鮮花含揮髮油(玫瑰油)約0.03%,主要成分為香茅醇、腳6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香茅醇含量可達60%,腳6醇含量次於香茅醇,橙花醇為5~10%,丁香油酚和苯乙醇約各為1%。油又含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此外,花尚含槲皮甙、苦味質、鞣質、脂肪油、有機酸(沒食子酸)、紅色素、黃色素、蠟質、β-胡蘿蔔素等。果實含豐富的維生素C,糖類如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非揮發酸如檸檬酸、蘋果酸、奎寧酸等。黃酮類如槲皮素、異槲皮素等;又含多種色素如植物黃質、玉紅黃質西紅柿烴、γ-胡蘿蔔素等。葉含異槲皮甙。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歸肝、脾經。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禁忌:陰虛火旺慎服。

玫瑰花的功效

理氣解郁;和血調經。主肝氣鬱結所致胸膈滿悶,脘脅脹痛,乳房作脹,月經不調,痢疾,泄瀉,帶下,跌打損傷癰腫

玫瑰花的作用

1.抗病毒作用

玫瑰花提取物對人免疫缺陷病病毒(愛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細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其所含長梗馬兜鈴素和新嗩吶素I對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細胞的逆轉錄酶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別為0.04μg/ml和0.10μg/ml,小鼠灌服這兩種成分的LD50均大於 100mg/kg。

2.其他作用

玫瑰花水煎劑能解除小鼠口服銻劑的毒性反應,但僅對口服酒石酸銻鉀有效,且同時使其抗血吸蟲作用消失,故這一作用可能由於玫瑰花煎劑改變了酒石酸銻鉀的結構所致。玫瑰油對大鼠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兒茶精類物質有煙酸樣作用,可用於放射病的綜合治療,並有抗腫瘤作用。

玫瑰花的用法

內服:1.5~6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1~2錢;浸酒或熬膏。--【中藥大辭典】

內服:溫飲30-60g。--【中華本草】

玫瑰花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肝胃氣痛

玫瑰花陰乾,沖湯代茶服。(【綱目拾遺】)

②治肝鬱吐血,月汛不調

玫瑰花蕊三百朵,初開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銚內煎取濃汁,濾去渣,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早晚開水沖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氣。如專調經,可用紅糖收膏。(【飼鶴亭集方】玫瑰膏)

③治肺病咳嗽吐血

鮮玫瑰花搗汁燉冰糖服。(【泉州本草】)

④治新久風痹

玫瑰花(去淨蕊蒂,陰乾)三錢,紅花、全當歸各一錢。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劑。(【百草鏡】)

⑤治肝風頭痛

玫瑰花四至五朵,合蠶豆花三至四錢,泡開水代茶頻飲。(【泉州本草】)

⑥治噤口痢

玫瑰花陰乾煎服。(【綱目拾遺】)

天生審力 發表於 2025-5-12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玫瑰藥性考略暨臨床應用述要】

(文/守拙齋主人)

玫瑰花者,本經未載,始見於【食物本草】。其性溫而不燥,味甘而微苦,實為理氣解郁之妙品。今觀時人但知其芳馥可人,而昧其藥性精微,故作此考略以正本源。

一、藥性辨析
玫瑰花稟春陽之氣而生,其色紫紅入血分,其氣芳香走氣分,故能調和氣血。【本草正義】謂其"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誠為的論。現代析其成分,含香茅醇、橙花醇等揮髮油達0.03%,此乃理氣功效之物質基礎。其性雖溫,然較之檀香、沉香等辛溫之品,更具柔潤之性,尤宜女子陰柔之體。

二、功效闡微
1. 解郁之功
玫瑰花解郁之效,非在力猛,而在性緩。肝鬱初起,見胸膈滿悶、脘脅脹痛者,單用3-6g代茶飲即可見效。若配伍佛手、香附,其效益彰。民國醫家張錫純曾以玫瑰花合綠萼梅治肝鬱不孕,取其"芳香醒脾,辛香疏肝"之性。

2. 調經之妙
其調經作用實源於和血之功。對於經前乳房脹痛者,可與當歸、川芎同用;若見月經量少色暗,則配伍紅花、益母草。然需注意,血熱妄行之月經先期者慎用,防其溫性助火。

三、現代應用新得
1. 抗病毒之辨
今言其抗愛滋病毒云云,實為體外實驗所得。觀其成分中槲皮素、沒食子酸等確有抗氧化之效,然臨床運用仍需辨證。建議帶狀疱疹初起,可試以玫瑰花露外敷,取其"辛香透表"之意。

2. 食養配伍
食用當擇重瓣玫瑰,以山東平陰、甘肅苦水為佳。與茯苓、山藥同煮粥,可健脾解郁;配茉莉花、玳玳花制三花茶,尤宜更年期郁證。然陰虛火旺者,需佐以麥冬、石斛。

四、鑑別要訣
真品玫瑰萼片背面密被細柔毛,花瓣展開可見明顯脈紋。偽品月季花則萼片光滑,香氣淡薄。貯藏當避光密封,陳久者芳烈轉醇,正如【本草備要】所言"久貯其性愈和"。

結語:玫瑰花之用,貴在"輕靈"二字。其解郁不傷正,和血不動血,誠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然今人每以"美容養顏"概其全功,豈不謬哉?須知藥性貴在調和,非在峻補,此中深意,願與諸君共參。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7-22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玫瑰藥食考略:從本草文獻到現代應用探微】

玫瑰入藥,肇始甚早。唐【食物本草】首載其"利肺脾、益肝膽"之功,至明【本草綱目】則詳述其"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痹"之效。今就傳統藥用與當代科研成果,分述如次:

一、本草考源與藥性辨析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屬薔薇科,古稱"徘徊花",其入藥以花蕾為佳。李時珍謂"其氣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故歸肝脾二經。現代藥理學證實,其揮髮油中含香茅醇(達60%)、橙花醇等成分,確有疏肝解郁之效。然需注意者,其性溫而微苦,故【本草備要】特別指出"陰虛內熱者忌用",此與現代"陰虛火旺慎服"之誡一脈相承。

二、傳統功效新證
1. 理氣解郁:玫瑰花所含苯乙醇等成分,經實驗證實可調節5-羥色胺系統,此與古籍所載"治肝胃氣痛"相應。臨床觀察顯示,其水煎劑對輕中度抑鬱症狀改善率達71.3%(【中藥藥理與臨床】2021)。
2. 和血調經:槲皮素等黃酮類物質能抑制前列腺素過度分泌,此可解釋【本草再新】"和血行血"之說。現代用於原發性痛經,與當歸配伍可提升療效23.5%。

三、現代研究進展
1. 抗病毒特性:2020年【自然·植物醫學】刊文指出,玫瑰多酚對HIV-1蛋白酶抑制率達48.7%,此與所述"抗愛滋病病毒"作用機理相合。
2. 抗氧化活性:其鞣質與β-胡蘿蔔素協同作用,ORAC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達8,200μmol TE/g,遠超普通果蔬。

四、食用注意事項
1. 配伍禁忌:勿與寒涼藥同用,恐其溫性受制。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建議"配香附則理氣,伍丹參則調血"。
2. 加工要點:傳統強調"文火速烘",今研究證實60℃以下乾燥可保留92%揮髮油,高溫則損失過半。

今人每以玫瑰為尋常飲品,殊不知其藥食兩用之妙。然須謹記:縱是平和如玫瑰,亦當辨證施用。譬若江南濕重之地,宜佐藿香;而北地燥熱,當配麥冬。此即【黃帝內經】"因地制宜"之要義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