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88|回覆: 1

[儒家學說] 【論語譯解】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複製連結]
安魯東 發表於 2018-1-3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歧義

『朝聞道』一句有兩解。

1、釋『道』為世之道,可引申為周朝的禮樂秩序。解為:早晨聽說恢復了禮樂秩序。

邢昺【論語註疏】云:『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

2、釋『道』為宇宙當然之理,此處可引申為人生之真諦。可解為:早晨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朱子【論語集注】引程子的話說:『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

譯解:

1、孔子說:『早晨聽說恢復了禮樂秩序,晚上死去也無憾了。』

2、孔子說:『早晨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晚上死去都可以。』

通解:

第一種譯解,言孔子救世心切,似合孔子一生的行狀。但不如第二種譯解,更近孔子說此語的本意。

對人而言,世間有許多謎,但切要之謎,莫過於人生之謎。

許多人能知道銀河系是怎麼形成的,能知道蚊子的腸胃是什麼形狀,能知道怎樣讓原子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卻不知道自己是是誰?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着?不知道怎樣生活才算明智?

動物不關心生命之謎,它們的生命由盲目意志主宰,稀裏糊塗地生,稀裏糊塗地死。人為萬物靈長,不願稀裏糊塗地生,也不願稀裏糊塗地死。

陳獻章論人與動物的區別,說:『人具七尺之軀,除了此心此理,便無可貴,渾是一包濃血,裹一大塊骨頭。飢能食,渴能飲,能着衣服,能行淫慾。貧賤而思富貴,富貴而貪權勢,忿而爭,憂而悲,窮則濫,樂則淫。凡百所為,一信氣血,老死而後已,則命之曰「禽獸」可也。』

陳獻章所說的此心,即是靈明;此理,即是道。人比禽獸所貴之處,是能用心之靈明,認識領悟天理,且能以身行天道,從而生得明明白白,死得明明白白。

李威【嶺雲軒瑣記】載,有個叫杜子光的人,奉陽明心學,造詣深粹。年八十餘,小疾,語諸友說:『明晨當來別。』及期,焚香端坐,曰:『諸君看我如是而來,如是而去,可用得意見安排否?』遂逝。

李威評論說:『王門之學,能入悟境者曾無幾人,一悟則其臨終從容若此,頗得「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意。』

朱子言:『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

0ed6f18cc68f804bbc4f978786e79b3c.jpg
呂服 發表於 2025-5-4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章句新詮】"朝聞道,夕死可矣"義理辨正

【論語·裏仁】此章歷來解家紛紜,今就義理脈絡作三層剖析:

一、訓詁辯證
"聞"字當從【說文】"知聲也"本義,引申為"認知領悟"。"道"在金文作"行"中夾"首",會意"首之所向",當兼含二義:就本體言,指天道性命之常;就實踐言,指仁義禮智之則。邢昺疏偏重外王制度,程朱詮釋側重內聖境界,二者實相貫通。考【禮記·中庸】"率性之謂道"、【孟子·盡心】"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可知儒家之道本具天人合一之維。

二、義理結構
此章呈現三重境界:
1. 認知境界:"聞"非耳聞,乃心悟。【朱子語類】卷二十六云:"聞是透徹底知,如通身都浸在水中相似。"王陽明【傳習錄】更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此"聞"實含知行合一義。
2. 生命境界:"死"字非謂求死,乃喻生死解脫。張載【正蒙·誠明】云:"存順沒寧,生死一致。"得道者視生死如晝夜,故【二程遺書】卷一謂:"死生亦大矣,惟得道者能通晝夜而知。"
3. 價值境界:"可"字蘊含價值抉擇。【荀子·解蔽】云:"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聞道者明人倫天秩,故能"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三、現代詮釋
此章對當代有三重啟示:
1. 知識論層面:區別於西方"知識即力量"傳統,儒家強調"真知必行"的實踐品格。如熊十力【新唯識論】所言:"中國哲學之極詣,在見體以達用。"
2. 存在論層面: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命題,與儒家"未知生,焉知死"(【先進】)形成對話,共同回應現代人的存在焦慮。
3. 倫理學層面:在價值多元時代,此章提示根本價值認同的重要性。唐君毅【人生之體驗】云:"最高之道德境界,即宗教境界。"

結語:
此章當以"體用不二"解之。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云:"道外無事,事外無道。"聞道者即於日用倫常中證悟天道,故能生死一如。今人解經,當避免將"道"窄化為知識或制度,而應把握儒家"下學上達"(【憲問】)的完整生命智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四月十九日午時| 2025/5/16/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