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82|回覆: 0

[功法理論] 樊氏八卦掌歌訣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0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角步打四面,踩八方穿九宮。

內圈加外圈,方圓和直趟。

踏撞劈穿轉,晃繞走連環。

脆快靈活變,剛柔兩相兼。

朝夕勤習練,內外緊相連。

無極溶光華,八卦浩乾坤。
+
崔泓 發表於 2025-6-30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樊氏八卦掌歌訣闡微】

樊氏八卦掌歌訣以簡馭繁,深得【易】理三昧。其"三角步打四面"者,蓋本【周易·繫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旨。三角為五行中火形之基,步走三才之位(天地人),而勁發四方(坎離震兌),此正合【說卦傳】"參天兩地而倚數"的象數之道。

"踩八方穿九宮"暗合洛書之數。【黃帝內經】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八卦掌以足踏洛書九宮,身循後天八卦方位,正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的活步演繹。清代武學大家董海川【八卦掌譜】所謂"步若趟泥,形如游龍",即此中三昧。

"內圈加外圈"深得方圓之妙。【周髀算經】言"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掌法外示圓轉,內藏稜角,恰如【道德經】"大方無隅"之喻。直趟為經,圓轉為緯,經緯交織處,正是【孫子兵法】"奇正相生"的武學體現。

"踏撞劈穿轉"五訣,合於五行生剋。踏屬土德而鎮中央,撞取木性而發直勁,劈合金義而斷斫,穿似水形而無孔不入,轉效火勢而周流不息。此五法相生相化,與【黃帝陰符經】"五賊在心,施行於天"的機變之道若合符節。

"剛柔兩相兼"直承【易經·繫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訓。清代楊氏太極拳譜云:"柔過勁,剛落點",八卦掌之"脆快靈活"正是剛柔互濟的實證。習者當如【禮記·中庸】所言"致中和",方能達"無極溶光華"之境。

末句"八卦浩乾坤"乃全篇點睛,暗藏【周易】"廣大配天地"的哲學境界。習此藝者,非惟強筋健骨,實為以武證道。誠如王宗岳【太極拳論】所云:"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八卦掌之妙,正在將【易】理化為身形,使天地人三才貫通於一掌之中。

習者當以"格物致知"精神參悟此訣,每日晨昏習練時,宜存想【大學】"苟日新,日日新"之訓,方得"內外緊相連"的真諦。蓋武術之至高境界,終歸是心性與技藝的雙重修煉耳。
曹音步 發表於 2025-7-5 11:00 | 顯示全部樓層
【樊氏八卦掌歌訣闡微】

八卦掌作為內家拳術三大宗之一,其理法深合【周易】陰陽變化之旨。今觀樊氏歌訣雖僅四十言,然已盡顯八卦掌"以走為用,以變為法"的核心要義,誠為深得三昧之作。試為條析如次:

一、步法合洛書之數
"三角步打四面"暗合【周易】"參天兩地"之法。鄭觀應【武術匯宗】有云:"八卦步法,必依九宮。"歌訣首言三角步統領四方,繼而"踩八方穿九宮",正是以【洛書】九宮為基,將先天八卦方位(干南坤北)與後天八卦方位(離南坎北)融會貫通。昔年董海川祖師教習轉掌,必令弟子先熟九宮圖,正與此訣相印證。

二、圈層法天地之象
"內圈加外圈"一句,實本【周髀算經】"圓出於方"之理。八卦掌走圈分三層境界:初習外圈(直徑八步)以正筋骨,進而中圈(六步)調氣息,終成內圈(四步)煉神意。程廷華【八卦掌譜】謂:"大圈練形,小圈煉意",方圓直趟之變,正是陰陽互濟的體現。

三、勁法合剛柔之道
"踏撞劈穿轉"五字,概括八卦掌八大母掌(單換掌、雙換掌等)精髓。其中"踏"取震卦雷厲之勢,"繞"得巽卦入木之柔,恰如【太極拳論】"運勁如百鍊鋼,發勁如棉裹鐵"之謂。董公曾言:"剛柔相推,變在其中",此訣"剛柔兩相兼"之語,可謂深得師傳。

四、修煉契天人合一
末四句揭示修為次第:"朝夕勤習"為築基功夫,對應【易經】"君子終日乾乾";"內外相連"乃形神相守,暗合【黃庭經】"內景"之說;至"無極溶光華"則達【道德經】"復歸於無極"之境。昔年尹福得董公真傳,每日轉掌三百圈,三十年不離繩矩,方悟得"八卦浩乾坤"之真諦。

此歌訣雖言語簡練,然自基本功架至至高境界,皆循序點出。習者當以九宮為基,以走轉為用,循"形-氣-神"次第用功,方不負先賢留訣之深意。若能參透其中"變易"之理,則不止於武學一途,於處世應物亦大有裨益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