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B* E, A( b1 G1 Q
3 T; g5 |3 }) m) I4 d* X
张仲景,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因曾出任长沙太守,又被称为“张长沙”。他做长沙太守时,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便停止公务,而设案于大堂之上给老百姓治病,称为坐堂医生。清代乾隆年间长沙营盘街曾建张仲景祠(简称张公祠)以示纪念,可惜后来被毁。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其原址所在地。 # G3 m# m* z% @3 W
6 ^3 h) Q/ K6 w8 b7 D0 f: j4 l
张仲景曾著《伤寒杂病论》,后被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临床医学经典传世。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自述,表明其习医有三个目的:一是“疗君亲之疾”;二是“救贫贱之厄”;三是“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可见他除了注重为国君父母和贫苦百姓治病之外,还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张仲景养生有这样几方面。 9 w* [! u9 [" N2 ~7 O# Y) m
% z$ B- s( f! Y4 M- p) m
首先,讲究养生就必须珍惜健康,做到“爱身知己”;反对“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绝不可为名利而“忘躯徇物”,“不惜其命”。否则身体搞垮了,一切名利都会落空。这一点至今仍很值得人们重视。 + ^/ Y; S: \9 j, q! f
: D& V0 Q3 T: G5 W 第二,强调“上工治未病”,认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上工)尤应重视疾病预防。这实际上是对《黄帝内经》所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好继承与发扬,并以具体行动为民众防病。传说有一年冬至前后南阳一带特别寒冷,许多人的耳朵生了冻疮,张仲景便在自家庭院搭建大棚,架上一口大锅,煎煮“娇耳汤”帮群众进行防治。所谓娇耳汤,是用面皮包裹剁碎的羊肉,放入热水大锅中,再加入一些辛辣温热药共同煎煮而成。让前来求诊者每人吃几个娇耳,并饮汤一碗,使之全身暖和而两耳发热,以此种方法防治耳朵冻伤。所谓娇耳,原来有娇爱耳朵之意,后来却传变为同音词“饺饵”即水饺。张仲景实际是水饺这种大众化美食的发明者。
3 ?6 [, Q; x" }; O. i1 _! {& Y6 l. e/ c4 I4 B- h+ d- m
第三,在他运用的临床治疗处方中,有的同时也是养生保健方。如有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是一个补虚祛寒的食疗良方,除用于治疗妇女痛经、闭经、产后血虚腹痛等症外,一般人冬季皆可服用。但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此方。 2 y2 i7 V7 i; Z4 V' f( S# A
8 v# G j7 R7 W) K$ m0 q
张仲景还有一个肾气丸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皮、附子等八味药物组成。此方能补肾助阳,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还具有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后来北宋医家将此方减去桂枝和附子二药,便化裁成滋阴补肾良方六味地黄丸。 ; y& c" l- U B) }# V( o& {9 M
. K- ~! C( U+ Y0 {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