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95|回覆: 0

[氣功] 談談紅砂手中的形意氣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8 17: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紅砂手功法有強筋健骨、流暢氣血、提高內臟功能、卻病延年的功效,我體會主要是通過勞宮穴,湧泉穴吸呼天、地自然之清氣,並貫入丹田和命門,使人體內外之氣貫通,充實真氣,而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為了加強該功法的效應,我練紅砂手,注意意、氣、形的密切配合,並在預備式中增加調息行氣,功後行三田合一,引氣歸原的收功式,經過本人實踐體驗,效果顯著。

預備式:要求放鬆,入靜,並作調息行氣。兩腳平行,面東站立,兩手自然下垂,兩眼平視,舌輕抵上齶。深吸氣,隨呼氣從百會沿頭部、身軀、兩臂、兩腿逐步向下放鬆至湧泉穴。再深吸氣,隨呼氣把氣引到下丹田,然後貫氣至勞宮穴;再緩慢吸氣,將氣引向會陰,沿脊椎向上引至兩肩,從肩沿臂下行,向勞宮穴貫氣。如此反覆調息引氣後,接練紅砂手功法。

第一節:兩臂下垂,掌心向下,手指朝前方。緩慢吸氣,同時提肛,兩臂緩慢屈肘上提到兩胯,兩掌隨吸氣逐漸變成窩形,意想從勞宮穴吸入地氣,貫達下丹田,湧泉穴同時吸服地氣、疏通足陰陽經。接着呼氣,松肛,兩臂緩慢下按,兩掌隨呼氣逐步變成平掌、坐腕、展指、掌根微向下凸,意念也從下丹田轉移到勞宮穴,隨呼氣把體內濁氣從勞宮穴、十宣(十指尖)穴、湧泉穴排出。一吸一呼,一提一按為一次,行四十九次後、恢復預備式姿勢。如此經過反覆地呼吸、提按,使自然清氣和體內真氣相合,下貫丹田、充實丹田,起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的作用。

第二節:先自然呼吸三次,意守中丹田(兩乳中間之膻中穴),兩臂平舉與肩高,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兩腿稍下蹲,十趾抓地,吸氣提肛,兩臂緩緩屈肘向後縮,兩掌微帶窩形,把自然之氣從勞宮穴吸入,貫達中丹田,向時,湧泉穴吸入地氣。接着呼氣,兩臂隨呼氣向前推出,兩掌由窩形變為平掌,意想把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通過兩臂前推後收,運動胸膈,疏通心肺兩經,能增強心肺功能。

第三節:自然呼吸三次,意守上丹田(兩眉之間的印堂穴),兩臂向前弧形上舉到頭頂,手掌托天,十指向後,兩肘朝前,兩腿稍下蹲,十趾抓地。吸氣提肛,兩臂緩緩肘下縮,兩掌至頭頂平,漸成窩形,意想勞宮穴吸氣,貫至上丹田;同時放鬆背部,湧泉穴吸氣,接着就呼氣、松肛,兩臂隨着上推,兩掌漸成平掌,上伸脊椎,意念隨呼氣從上丹田移至兩手掌,把體內濁氣從勞宮穴、十宣穴,湧泉穴排出。通過兩臂上下伸縮,運動椎體,調整督脈經,氣貫上丹田,能起到清神補腦的作用。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6-15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紅砂手形意氣論】
紅砂手乃導引吐納之上乘功法,其要旨在於形、意、氣三才相合,以天地為鼎爐,以經絡為通道,以丹田為根柢。觀君所述練法,深得"外導內引"之妙,然其間尚有精微處可申而論之。

一、形為氣之軌,貴在松沉
預備式"面東而立"合【黃帝內經】"春氣在東方"之旨,然松沉之法尤需細辨。兩腳平行非僅求穩,實為足三陰三陽經氣貫通之基。建議足跟微提如躡虛舟,使湧泉穴呈"虛接"之勢,更利地氣吸納。調息時"舌抵上齶"當分三層:初抵齒齦為任脈啟,次抵硬齶通督脈,終抵軟齶方成"搭鵲橋"之效。君所述"逐步放鬆"之法,可參【雲笈七籤】"自上而下如雪融冰消",每節椎骨需存想如珠垂簾,方是真松。

二、意為氣之帥,妙在虛靈
勞宮吸氣時,不可執着於"穴",當觀想掌心如蓮蕊初綻,有氤氳紫氣旋入。丹田貫氣時,需明"田"非定點,乃臍下三寸立體球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若"三田合一",當遵【黃庭經】"三宮明鏡"之說:下田溫如黍珠,中田皎若月輪,上田清似晨露,三光相盪而神自凝。君功後收式若能加"神水逆吞"之法(以舌攪津三十六轉分三口咽下),更合"取坎填離"之丹理。

三、氣為形之母,要在圓活
呼吸吐納間,提肛非僅斂谷道,須配合會陰上兜如蓮台托珠。掌形變化暗合八卦:窩掌為兌卦象澤納氣,平掌成坤卦象地排濁,坐腕時掌根微凸即震卦雷動之機。四十九次數取"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然學者當知"吸天根,呼地窟"(邵雍語)之機,吸氣時存想百會引天河清氣,呼氣時默觀湧泉送濁入地心,方契"天地人三才定位"之旨。

四、形意氣合參之要訣
第二節膻中運化,需明"中丹田"實為氣機升降之樞,兩臂後縮時當存想華池玉液沿任脈下注,與前推時督脈陽氣上升成"小周天"雛形。第三節托天式,肘尖前指需暗合"肘心向臍"之秘,使手三陰經氣自然貫注。凡掌形變化,指梢需有"吐蟻絲"之意,方不落僵滯。

紅砂手之效,非惟健身,實為修真之階。若能參以【周易參同契】"四時順宜,與氣相得"之理,晨練寅時面東采少陽之氣,暮練戌時面西納少陰之精,則功效更著。然切記【養性延命錄】所誡:"導引之道,務在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節",過執形跡反失自然。

(全文798字)
鄧姻 發表於 2025-6-29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紅砂手形意氣論】
紅砂手一功,實乃導引吐納之正法,其要旨在於形、意、氣三才相合。觀來帖所述,習者已得門徑,然猶可於理法交融處更求精微。今試析其要義,以資參證。

一、形為氣之舍,氣為形之帥
紅砂手三節功法,皆以形導氣為基。第一節兩掌提按如秤錘沉浮,暗合【黃帝內經】"升降出入"之理。掌形窩平之變,非徒肢體屈伸,實乃開闔氣機之樞。習者當知:掌窩則勞宮穴開,如地戶吸納;掌平則氣門閉,似天牝排濁。此中形變分寸,需合【莊子·養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之度,過則氣散,不及則氣滯。

二、意氣相隨,主客分明
來帖言"意想從勞宮穴吸入地氣",此乃以意領氣之正法。然需明辨:意導非強引,當循【周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則。膻中、印堂二田意守,尤須把握"勿忘勿助"四字。昔張三丰【道言淺近說】有云:"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氣歸於臍下曰調息。"習者調息行氣時,當存"照而常寂"之心,不可執着穴竅,反墮形器之障。

三、三田貫氣,周流不息
功後"三田合一"之法,實暗合丹道小周天要訣。然需知丹田非解剖之位,乃氣機之樞。【黃庭經】謂"三田之中精氣微",習者引氣歸原時,當體認"虛其中而致其用"之妙。百會、湧泉天地二橋,勞宮、十宣內外交通,皆需自然而成,如【道德經】"大制不割"之態。強求貫通,反失中和。

四、形意氣合,歸於太和
紅砂手之效,終在形正氣順、意靜神凝。來帖所述預備式調息法,深得"導氣令和"之旨。然放鬆一節,可參【周易參同契】"緩體處空房"之喻:放鬆非懈,乃"松而不垮"之虛靈狀態。吸氣時脊柱節節拉開如連珠貫玉,呼氣時氣沉湧泉似水銀瀉地,方契"形松意緊,氣斂神舒"之真境。

要之,紅砂手乃性命雙修之術,習者當以形正其外,以意安其內,以氣貫其合。每日晨起面東而練,取【禮記·月令】"春氣東來"之意,更得天人相應之妙。然切記【內經】"生病起於過用"之誡,四十九次數合大衍,已足周天,不必強增。若能持恆修習,自可漸入"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