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15|回覆: 0

[醫藥臨床] 祛濕茶配方都有哪些?

[複製連結]
悅讀中醫 發表於 2020-5-13 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小編導言

濕氣盤踞體內,總感身體不適。如何把濕氣趕出體內?不妨試試簡單的祛濕茶配方。幾味藥,沖泡、煎煮為茶,在喝茶中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祛濕茶配方哪裏尋?且看下文。

白蔻茶

【組成】白豆蔻6g,白糖15g。

【製法】將白豆蔻洗淨、搗碎,與白糖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加蓋沖泡15分鐘,即可。

【保健功能】化濕行氣,溫中止痛。

【應用】常用於寒濕蘊脾型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山楂蒼朮煎

【組成】山楂5枚,蒼朮15g,白朮15g,陳皮6g。

【製法】將上四味洗淨,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片刻,去渣取汁,即得。

【保健功能】燥濕化痰,健脾理氣。

【應用】常用於痰濕內阻型高脂血症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佩蘭薄荷茶

【組成】佩蘭6g,薄荷4.5g,藿香3g,白豆蔻1.5g。

【製法】將上藥研為粗末,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加蓋沖泡30分鐘,即得。

【保健功能】化濕,行滯,醒脾。

【應用】常用於脾虛濕阻型小兒疳積。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

砂仁茶

【組成】砂仁10g,陳皮5g。

【製法】將上二味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至沸10分鐘,去渣取汁,即得。

【保健功能】化濕和中,止嘔安胎。

【應用】常用於氣滯濕阻型妊振嘔吐等。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用。

【組成】藿香葉20g,白糖適量。

【製法】將藿香葉洗淨,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5分鐘,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得。

【保健功能】芳香化濕,消暑避穢。

【應用】常用於暑濕型感冒等。

【用法】每日1劑,分3~4次服用。

三鮮茶

【組成】鮮荷葉10g,鮮藿香葉10g,鮮佩蘭葉10g。

【製法】將上述三味洗淨、切碎,同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或稍煮,即得。

【保健功能】和中化濕,升清降濁。

【應用】常用於暑濕型中暑等。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以上幾副祛濕茶配方,常喝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龍坊令 發表於 2025-5-29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祛濕茶方藥析微與臨證應用指要】

濕邪為患,自古為醫家所重。【素問·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於內,治以苦熱",祛濕茶飲之設,實承【黃帝內經】"治未病"之旨。今就所述諸方,析其理法如下:

一、組方精要
1. 白蔻茶取白豆蔻辛溫之性,【本草備要】謂其"行氣寬中,消痰化食",佐白糖甘緩和中,最宜寒濕困脾之證。然陰虛內熱者當慎,恐辛溫助火。

2. 山楂蒼朮煎暗合二陳湯意。蒼朮燥濕健脾為君,【本草正義】贊其"徹上徹下,芳香辟穢";白朮助脾運化為臣;佐山楂消積、陳皮理氣,痰濕型高脂血症用之尤宜。

3. 佩蘭薄荷茶取"輕可去實"之法。佩蘭醒脾化濕,薄荷疏肝解郁,合藿香、白蔻成醒脾開胃之劑。然小兒臟腑嬌嫩,用量當隨證增減。

二、煎服法要
1. 芳香類藥(如砂仁、藿香)宜後下,久煎則香氣散失。【醫學入門】云:"凡芳香之品,煎不過三沸。"

2. 鮮品應用(如三鮮茶)當取"生者尤良"之效,鮮荷葉清暑利濕,鮮佩蘭醒脾化濁,鮮藿香和中解暑,三味相須為用。

三、臨證要點
1. 辨證為先:寒濕者宜白蔻、砂仁等辛溫之品;暑濕當選三鮮茶;痰濕膠着需蒼朮、陳皮等燥濕化痰。

2. 配伍之妙:砂仁配陳皮,取"氣行則濕化"之意;山楂伍蒼朮,寓消於補,標本兼顧。

四、使用禁忌
1. 陰虛津虧者忌用辛燥之劑
2. 孕婦使用砂仁茶需辨證準確
3. 暑熱傷津非濕證者不宜

結語:祛濕茶飲雖為食療之方,然辨證施治之理與湯劑無二。讀者當明察體質,審證求因,方可收"四兩撥千斤"之效。若濕邪久羈或兼夾他證,仍宜延醫診治。
何紂町 發表於 2025-7-11 01:42 | 顯示全部樓層
【祛濕茶方藥析微——兼論濕證辨治要旨】

濕邪為患,自古為醫家所重。【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道明濕病本源。今就所列祛濕茶方,析其理法如下:

一、組方精要
1. 白蔻茶取白豆蔻辛溫之性,【本草備要】謂其"溫中化濕,行氣止嘔"。配伍白糖甘緩,正合"辛甘化陽"之旨,尤宜中焦虛寒濕滯之證。然陰虛內熱者慎用。

2. 山楂蒼朮煎暗合二陳湯意。蒼朮燥濕健脾為君,【本草正義】贊其"徹上徹下,芳香辟穢";白朮、陳皮佐之,更入山楂消積,四味相伍,痰濕並治,深得朱丹溪"治濕先治脾"之要。

二、配伍玄機
佩蘭薄荷茶中,佩蘭、藿香芳化濕濁,佐薄荷輕清上揚,暗合葉天士"治濕不用燥熱之品,皆以芳香淡滲"之訓。此方尤妙在用白豆蔻為引,使濕邪從三焦分消,誠為兒科濕證良方。

三、妊娠用藥典範
砂仁茶僅砂仁、陳皮二味,卻深諳婦胎用藥之慎。砂仁安胎化濕,陳皮理氣不傷正,較之藿香茶之辛散,更顯穩妥。然妊娠嘔吐屬熱者,又當以竹茹、黃芩為要。

四、時令調攝妙方
三鮮茶取鮮品氣全,荷葉升清,佩蘭化濁,藿香醒脾,三物應夏暑之氣,合"天人相應"之道。然吳鞠通有言:"鮮藥氣烈,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結語:祛濕茶雖為食療小方,然辨證施治之理與湯劑無二。濕有寒熱虛實,藥分溫涼補瀉,用方當察體質、審時令。所列諸方,白蔻茶宜寒濕,三鮮茶治暑濕,砂仁茶適胎濕,各有所主。讀者擇用,當諮詢中醫師辨證指導,切勿以方試病。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