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12|回复: 1

[诗词赏析] 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哀_每日诗词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9-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岁暮
《南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诗词赏析

据‘年逝觉已催’推测,这首诗应当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当时被贬为永嘉太守,接触了山阴道上的千岩竞秀和万壑争流的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彩,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

五六句写到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这两句抒发诗人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

是飞 发表于 2025-3-2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暮》诗析:谢客山水中的生命叩问

谢灵运此诗以"殷忧"为枢机,开篇即以"不能寐""夜难颓"的苦况,构筑起时空双重维度的困境。其忧思之深,非独世途偃蹇,实含魏晋玄学影响下对生命本质的形上追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一联,可见其"出水芙蓉"(鲍照语)之美:月光与雪色互映形成的冷冽光谱,与朔风呜咽的听觉意象相激荡,将物理温度转化为心理体感。此种"声色大开"的写法,正是其"性情渐隐,声色大开"(沈德潜《古诗源》)诗风转型的典型体现。

末联"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直指《周易》"生生之谓易"的哲学命题。诗人将四季更迭的自然律动与生命流逝并置观照,使山水描写超越具象层面,达到"以形媚道"(《画山水序》)的玄境。其岁暮之叹,实为晋宋之际士人群体在玄佛思想交融中,对时空有限性的集体焦虑。谢客以永嘉山水为媒介,完成了从政治忧愤到生命意识的升华,为后世山水诗开辟了"即物达理"的抒情范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