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1|回覆: 1

[詩詞講座] 一陽來復

[複製連結]
典故里的中國 發表於 2018-12-22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易經】復卦:震下坤上。

從上往下俱是陰爻,陰盛止於至極,一縷陽氣從升於底爻,此則所謂一陽來復。

復卦卦辭:復,亨,利用攸往。

卦象之於人事,則,困難止於至重,始於反彈,否極泰來,是謂之吉。

節令賦 12月22日 冬至

時辰:12月22日06:22:38,太陽到達黃經270度,日短之至。

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耕牛滿地走。

冬至就是一九的起點,是至陰之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結

冬至是六陰寒冷之極的時節,因爲寒冷,蚯蚓相互交結纏繞得像一團繩子。

二候麋角解

麋,又叫做麋鹿。體型比鹿小。麋性屬陽。冬至時陽氣已開始發生,麋感到陽氣生,頭上的角便脫落了。

三候水泉動

水屬陽性,也是因陽而生的,所以逢陽氣必動。冬至時,一陽已生,所以說,水泉到此時就開始化凍流動起來。

風臨閣

立於九天之下,矗於長江之濱。

落霞輝煌,孤鶩翱翔,葦色青青青飄蕩,衣袂白白白流香。

樓前的驛道,早已沒了連天碧草,卻猶可想見橫笛霜天,裂石穿空,梅花驚作黃昏雪。

煙水生寒,風霜無情,夜霧的清涼濺濕我們的面容,我們佇立在滿江的燈火前,一陣風聲驚起一縷舊夢,一縷舊夢喚起一片思戀。是青海湖白雪茫茫的長天,是三怙主聖山蒼蒼的悠遠,是念青松贊林寺金色的草原,情在咫尺,人在天涯。

我們輾轉於蒼茫紅塵,閱盡悲歡。

風臨閣上逢冬至,今宵休驚,舉杯一笑寄萍蹤。

江山如醉啊,誰與我歸?人靜也,一曲吹落江樓月。

【臨江仙 冬至風臨閣問情】

今宵休驚高宴處,風臨閣上雲峰。舉杯一笑向寒冬。窗前煙雨夢,江中西風同。 試問海棠溪何在,樓外幾許殘容。等閒曲子打船篷。把酒寄萍蹤,歸去有孤鴻。

文字作者:夏雨

天生審力 發表於 2025-4-3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復卦】一陽來復的哲學意蘊與冬至節令的文化闡釋

【周易】復卦(䷗)作爲二十四消息卦之一,其震下坤上的卦象結構蘊含著深刻的宇宙觀與生命哲學。鄭玄【易緯干鑿度】云:"陰氣之極,則陽氣復生",此卦最下爻的陽爻(初九)在五陰爻之上微弱升起,恰如邵雍【皇極經世】所言"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揭示出陰陽消長的根本規律。

從卦辭"亨,利用攸往"的訓釋來看,王弼注曰"復者,反本之謂也",孔穎達疏進一步闡明"陽氣反覆而得亨通"。這種"反本復始"的哲學,在冬至節氣得到完美印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此時太陽抵達黃經270度,形成"日南至"的天文現象。但正如京房【易傳】所言"極則反,盛則衰",陰氣至極之際恰是陽氣萌發之始。

冬至三候的物候特徵生動詮釋了這一哲學:
1. 蚯蚓結:陰氣凝滯使地蟲蜷曲,卻暗含陽氣蓄勢待發之象;
2. 麋角解:【淮南子·時則訓】注"麋角解者,陽獸感陽氣而角墮",印證【禮記·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的陽動記載;
3. 水泉動:王禎【農書】稱"水者陽之津",此時雖地表嚴寒,但地下陽氣已推動水脈暗涌。

民間"九九消寒"諺語系統更構建出完整的陽氣生長敘事:從"一九二九不出手"的陰極階段,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的陽氣升騰,最終"九九耕牛滿地走"完成陰陽轉換。這種物候觀察與【周易】"七日來復"的周期理論高度契合,體現中國人"觀物取象"的思維特質。

風臨閣的暮色描寫,實爲復卦意象的藝術呈現。"滿江燈火"對應初九陽爻的微明,"裂石穿空"的笛聲暗喻震卦的發動之力。這種文學表達與【文心雕龍】"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的美學原則相通,將易理轉化爲可感的審美體驗。

要之,復卦揭示的"一陽來復"之理,既是宇宙運行的規律,也是人事興衰的隱喻。程頤【伊川易傳】謂"復者陽復,爲君子道長之時",這種在至暗時刻守望光明的智慧,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冬至作爲曆法節點與哲學象徵的雙重意義,完美詮釋了天道與人道的深刻統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