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48|回覆: 0

[中藥大全] 中草藥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2-19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丹皮

丹皮

丹皮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產於安徽、山東等地。秋季採挖根部,除去細根,剝取根皮,曬乾。生用或炒用。現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潰瘍等作用。

中藥材丹皮

 中藥材丹皮

丹皮圖片

丹皮的功效

丹皮的功效

丹皮圖片

丹皮的作用

丹皮的作用

丹皮圖片

丹皮簡介

藥材名:丹皮

拼音:Dān Pí

別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藥、條丹皮、洛陽花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乾燥根皮。秋季採挖根部,除去細根,剝取根皮,曬乾。

性狀:本品呈筒狀或半筒狀,有縱剖開的裂縫,略向內捲曲或張開,長5~20cm,直徑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栓皮脫落處粉紅色。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有明顯的細縱紋,常見發亮的結晶。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粉紅色,粉性。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化學成分:根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藥甙。尚含揮髮油0.15~0.4%及植物甾醇等。

性味:苦、辛,微寒。

歸經:歸心、肝、腎經。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禁忌: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

丹皮的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扑傷痛。

丹皮的作用

①對中樞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具有鎮靜、催眠、鎮痛作用;使正常小鼠體溫降低(腹腔注射或灌胃),對人工發熱小鼠(注射傷寒和副傷寒桿菌所致)也有退熱作用;還有抗電休克或藥物引起的驚瞅的作用

②降壓作用靜脈注射丹皮水煎劑(相當生藥0.75克/公斤),對麻醉犬、貓和大鼠皆有降壓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在急性動物實驗中亦有降壓效力;實驗性高血壓("原發"型和腎型)犬或大鼠口服,都能出現一定降壓作用,但作用出現較慢,可能由於在胃腸道吸收緩慢。

③抗菌作用試管內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有較強抗菌作用。牡丹皮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作用顯著(試管內兩倍稀釋法),在pH7.0~7.6殺菌力最強。瓊脂平板挖溝法等也證明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副飭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多種細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丹皮浸液在試管內對鐵鏽色小芽胞菌等10種皮膚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④其他作用牡丹酚對大鼠後肢足跖浮腫有抑制作用,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除去牡丹酚後即失去上述作用。用雞胚實驗表明,牡丹皮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給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則結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不能肯定。

喜馬拉雅山產之喜馬牡丹熱浸液對各種動物子宮均有興奮作用,但對蛙心則抑制,對兔、豚鼠腸管有解痙作用。藥用牡丹之乙醇提取物,蒸去乙醇,對蛙心有洋地黃樣作用,能興奮子宮,抑制大鼠及兔腸管,輕度降低大白鼠血壓,但無鎮痛及抗驚厥作用(電休克及五甲烯四氮唑的休克)。

丹皮的用法

內服:6~12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丹皮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

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上六味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牡丹湯)

②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

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鍾,煎一鍾服。(【諸證辨疑】)

③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之內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面黃,大便黑;消瘀血

犀角一兩,生地黃八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④治胎前衄血

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共為細末,早米糊為丸。空心白湯下百丸。(【秘傳內府經驗女科】)

⑤治婦人骨蒸,經脈不通,漸增瘦弱

牡丹皮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木通(銼、炒)一兩,芍藥一兩半,鱉甲(醋炙,去裙襴)二兩,土瓜根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人,炒)。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心食後各一。(【聖濟總錄】牡丹湯)

       ⑥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

大黃四兩,牡丹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於口 發表於 2025-5-17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丹皮藥性考辨及臨證應用闡微】

丹皮者,牡丹之根皮也,載於【神農本草經】列中品。其色赤而味苦辛,稟少陰君火之氣,兼得太陰金土之精,誠為清熱涼血之要藥。今就歷代本草所載,參以現代研究,詳辨其性用如次。

一、性味歸經考源
【本草綱目】謂其"辛寒",張元素言其"苦辛微寒",實乃辛能散瘀、苦能降泄、寒能清熱之複合藥性。其歸經特具深意:入心經以清血熱,入肝經以調血滯,入腎經以瀉相火,三經並治,故能統調氣血水火之失衡。徐靈胎所謂"丹皮為血中氣藥",正謂其活血而不妄行,涼血而不凝滯之妙。

二、功效機理析微
1. 清熱涼血之功
【本草經疏】載其"主血熱妄行之吐衄",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牡丹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即古人"涼血止血"之科學印證。其退骨蒸之效,實因丹皮酚能下調IL-1β、TNF-α等致熱因子,此乃"清陰分伏熱"之現代闡釋。

2. 活血化瘀之能
【本草匯言】稱其"善通血脈中結滯",實驗顯示其甲醇提取物可抑制血栓素B2合成,此即"通經閉、消癰腫"之藥理基礎。其鎮痛作用與抑制COX-2表達相關,恰合仲景桂枝茯苓丸用丹皮治症瘕之旨。

三、臨證應用舉隅
1. 溫病發斑
合犀角地黃湯用,今以水牛角代犀角,其丹皮與赤芍相須為用,可降低血清PCT、CRP水平,此即葉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之實踐。

2. 婦人經閉
配桂枝、桃仁治瘀熱互結之閉經,現代研究顯示其可調節雌激素受體α表達,此乃【婦人良方】牡丹皮散之奧義。

四、使用禁忌辨正
【本草正】告誡"血虛有寒者忌之",今知丹皮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其收縮子宮作用已得實驗證實,孕婦當遵古訓禁用。至若"月經過多"之禁,實因其所含苯甲酰芍藥苷具有血管擴張作用使然。

五、現代研究發微
最新研究發現丹皮多糖可通過TLR4/NF-κB通路抑制炎症反應,此即"消癰腫"之深層機制。其抗動脈硬化作用與調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相關,恰合"活血"之廣義內涵。

結語:丹皮一物,集清熱、涼血、化瘀三效於一體,誠如鄒澍【本經疏證】所言:"能行能止,為血分要藥"。然今人用此,當參合古今,既循六經辨證之綱,又知分子藥理之變,方不負先賢發現之功。
+
龍圭 發表於 2025-8-1 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牡丹皮藥性考略及其臨床應用闡微】

牡丹皮者,乃毛茛科植物牡丹之根皮,味苦辛而性微寒,入心、肝、腎三經,誠為清熱涼血之要藥。觀其性狀,外皮灰褐而內裏粉紅,斷面常見亮星狀結晶,此乃牡丹酚析出之象,正應【本草乘雅】"色赤入血,氣香透絡"之論。

一、藥效機理探賾
牡丹皮所含牡丹酚及其糖苷類成分,實為藥理活性之核心。其抗炎作用頗類皮質激素而無燥烈之弊;抑制血小板聚集之效,暗合仲景"熱入血室"治則。尤妙在其"中樞抑制"特性,既能鎮靜降溫,又可解痙止痛,此即【本經】所言"主寒熱中風,痙痙驚癇"之現代詮釋。至若其抗動脈粥樣硬化之功,恰印證丹溪"血熱妄行"理論。

二、臨床應用發微
1. 血分證候:治溫病發斑,取"犀角地黃湯"法,與生地、赤芍相須為用。吐血衄血者,佐以黃芩炭、白茅根,效如桴鼓。
2. 陰虛發熱:青蒿鱉甲湯中取丹皮清透陰分伏熱,其退蒸之效較地骨皮更擅透發之性。
3. 婦科諸疾:治經閉痛經,常配當歸、川芎,然須注意其"活血不動血"之特性,故傅青主生化湯中特去丹皮,正恐其寒涼礙瘀。

三、使用禁忌辨正
【得配本草】明言:"血虛有寒者禁用"。今驗之臨床,凡見舌淡胖嫩、脈沉遲者確非所宜。至其"孕婦慎服"之說,實因丹皮能拮抗孕酮受體,此古人"破血墮胎"警告之科學依據也。現代藥理證實其甲醇提取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手術前兩周當停用。

四、炮製要義
生用長於清熱涼血,酒炒則專主活血,炭用尤擅止血。昔年江浙醫家喜用"刮丹皮",以竹刀刮去外皮,取其色白入肺,治咳血獨有奇效,此乃道地藥材加工之精妙處。

今人研究雖闡發其抗微生物、降血壓等新效,然終不越【本草綱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十二字真詮。臨證運用,當宗葉天士"入血猶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之訓,方得古人立方本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