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19|回覆: 0

[中藥大全] 中草藥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2-17 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赤芍

赤芍

赤芍

赤芍,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泥沙,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於熱人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癮瘕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瘡瘍。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用量較大、用途廣泛且需求較為剛性,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出口。

赤芍圖片

中草藥赤芍

中草藥赤芍

赤芍圖片

赤芍的功效

赤芍的功效

赤芍圖片

赤芍的作用

赤芍的作用

中草藥圖片

赤芍簡介

藥材名:赤芍

拼音:Chì Sháo

別名:木芍藥、赤芍藥、紅芍藥、草芍藥。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泥沙,曬乾。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長5~40cm,直徑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及皺紋,並有鬚根痕及橫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氣微香,味微苦、酸澀。

化學成分:含苯甲酸、鞣質、芍藥甙等。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歸肝經。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禁忌:血虛無瘀之症及癰疽已潰者慎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赤芍的功效,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瘡瘍。

赤芍的作用

1、鎮靜、鎮痛。尤其對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有明顯作用。

實驗證明,芍藥浸出液通過刺激副交感神經,對焦愛徒離體腸管顯抑制作用。又有人認為對中樞神經系統起鎮靜作用(藥學雜誌)。臨床經驗表明,赤芍的鎮痛作用不比當歸差。

2、抗菌,抗菌譜與丹皮類似。

體外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抑菌作用。有效成分為苯甲酸。

3、抗病毒。

對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4、擴張心冠脈。

赤芍水浸液有一定的擴張心冠狀動脈作用。

赤芍的用法

內服:6~12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4-10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fxqk001 發表於 2025-4-24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赤芍藥性考略及臨證應用闡微

赤芍者,芍藥科之翹楚也。【神農本草經】列中品,陶弘景謂其"主通利血脈",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辨赤白之異,云:"赤芍藥散邪,能行血中之滯。"今據歷代本草文獻及現代研究成果,就其藥性功效條陳如次。

一、本草基原考辨
赤芍正品當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之乾燥根。其與白芍本出同源,然加工有異:赤芍不去外皮而直接曬乾,故色赤褐而性走泄;白芍經沸水燙後去皮,色白而性收斂。二者一散一收,各有所主,不可混用。

二、性味歸經析義
其性微寒,味苦酸,專入肝經血分。【藥品化義】謂:"赤芍專瀉肝火,蓋肝藏血,故善行血滯。"其寒能清熱,苦能降泄,酸能入肝,誠為血分鬱熱之要藥。現代藥理證實其所含芍藥苷(paeoniflorin)具顯著抗炎、鎮痛作用,苯甲酸成分確有廣譜抗菌之效。

三、功效應用舉要
(一)清熱涼血
1. 溫病發斑:治熱入營血之身熱夜甚、斑疹隱隱,常配伍丹皮、生地,如犀角地黃湯(現用水牛角代犀角)。
2. 血熱妄行:止吐血衄血,多與白茅根、側柏葉同用。實驗顯示其提取物能縮短凝血時間。

(二)活血散瘀
1. 婦科諸疾:治經閉痛經,每與當歸、川芎相須,如桃紅四物湯。現代研究證實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子宮微循環。
2. 症瘕積聚:消腹部包塊,常配三棱、莪朮。其苯乙醇苷類成分具抗纖維化作用。
3. 跌打損傷:合乳香、沒藥可化瘀消腫。動物實驗表明其醇提物能促進軟組織修復。

(三)清肝明目
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宜配菊花、夏枯草。其水提液對實驗性葡萄膜炎有顯著抑制作用。

四、臨證使用注意
1. 配伍禁忌:反藜蘆,惡芒硝,畏鱉甲。
2. 證候禁忌:血虛經少、癰疽已潰者慎用。慢性胃炎患者宜飯後服用。
3. 劑量規範:藥典建議6-12g,然治頑固性痛經可用至30g,需配伍甘草以緩其峻。

今人研究更發現赤芍多糖具免疫調節作用,其總苷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效果。然中藥之用,貴在辨證,若執藥性而失病機,猶緣木求魚也。學者當參合古今,審證用藥,方得赤芍運用之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