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9|回覆: 0

[中藥大全] 中草藥扁豆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8-12-17 11: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扁豆

扁豆

扁豆

扁豆,中藥材名。爲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立冬前後摘取成熟莢果,曬乾,打出種子,再曬至全乾。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之功效。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扁豆圖片

扁豆的功效與作用

扁豆的功效與作用

扁豆圖片

中草藥扁豆

中草藥扁豆

扁豆圖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之功效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之功效

扁豆圖片

扁豆簡介

藥材名:扁豆

拼音:Biǎn Dòu

別名:藊豆,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

來源:本品爲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立冬前後摘取成熟莢果,曬乾,打出種子,再曬至全乾。

性狀:乾燥種子爲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約8~12毫米,寬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黃白色,平滑而光澤,一側邊緣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種阜,約占周徑的1/3~1/2,剝去後可見凹陷的種臍,緊接種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種脊。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內有子葉2枚,肥厚,黃白色,角質。嚼之有豆腥氣。以飽滿、色白者佳。

化學成分:種子每百克含蛋白質23.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鈣46毫克,磷52毫克,鐵1毫克,植酸鈣鎂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鋅2.44毫克。種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澱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並含有對小鼠Columbia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這種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醯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蘇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澱粉、氰甙、酪氨酸酶等。豆莢含哌啶酸-2。

性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經。

貯藏:置乾燥處。

禁忌:①陶弘景:"患寒熱病者,不可食。"

②【食療本草】:"患冷氣人勿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患瘧者忌之。"

扁豆的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濕。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扁豆的作用

扁豆中含對人的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參看"菜豆"),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對牛、羊紅細胞並無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種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於水,無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於食物中飼餵大鼠,可抑制其生長,甚至引起肝臟的區域性壞死;加熱後則毒性作用大見減弱,故凝集素甲是粗製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於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有人測得其分子量爲23688,對胰蛋白酶之抑制爲非競爭型的。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壓消毒或煮沸1小時後,活力損失94~86%。此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在體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體內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濃度時,由於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櫞酸血漿的凝固時間由20秒延長至60秒。

印度產扁豆餵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膽甾醇的作用。

扁豆的用法

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扁豆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而嘔吐泄瀉者

白扁豆一斤半(薑汁浸,去皮,微妙),人參(去蘆)、白茯苓、白朮、甘草(炒)、山藥各二斤,蓮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黃色)、薏苡仁、縮砂仁各一斤。上爲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服。(【局方】參苓白朮散)

②治霍亂

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單用亦得。(【千金方】)

③治消渴飲水

白扁豆浸去皮,爲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爲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腎藥。(【仁存堂經驗方】)

④治水腫

扁豆三升,炒黃,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錢,小兒用一錢,燈心湯調服。(【本草匯言】)

⑤治赤白帶下

白扁豆炒爲末,用米飲每服二錢。(【永類鈐方】)

⑥治中砒霜毒

白扁豆生研,水絞汁飲。(【永類鈐方】)

濟世 發表於 2025-4-25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扁豆藥性考辨與臨證應用闡微】

扁豆者,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之乾燥成熟種子,古稱"藊豆""蛾眉豆",載於【名醫別錄】中品。其藥性平和,味甘微溫,專入太陰脾、陽明胃經,乃健脾化濕之要藥。今就歷代本草論述結合現代研究,詳析其用。

一、本草源流考據
【本草綱目】載其"止泄痢,消暑,暖脾胃",李時珍尤重其化濕之功。【藥品化義】指出:"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考其炮製,生用消暑力勝,炒用健脾效佳,此乃【本草備要】"生用清暑養胃,炒用健脾止瀉"之要義。

二、藥效機理析微
1. 健脾化濕:扁豆富含澱粉酶抑制物及胰蛋白酶抑制劑,能調節腸道功能。其甘溫之性可醒脾陽,淡滲之質能利濕濁,尤宜脾虛濕困之泄瀉,常與白朮、茯苓相須爲用。
2. 消暑和中:夏季暑濕交蒸之際,取生扁豆配鮮荷葉、金銀花,取其磷脂及水蘇糖成分,既能清解暑邪,又可護衛胃氣。
3. 解毒醒脾: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凝集素可非特異性激活免疫系統,此與【本草求真】"解酒毒、河豚魚毒"之說暗合。

三、臨證應用舉隅
1. 脾虛泄瀉:炒扁豆30g配伍山藥15g、黨參10g,取"甘淡實脾"之法。
2. 赤白帶下:醋制扁豆與芡實、白果同用,此本【婦科玉尺】化裁而來。
3. 小兒疳積:研末入粥,佐以雞內金,乃承錢乙"健脾消積"之旨。

四、使用禁忌辨正
1. 寒熱病者忌之,此說本於陶弘景,實指外感表證未解者,恐其甘緩戀邪。
2. 冷氣腹痛慎用,蓋因【食療本草】所誡,乃指中焦虛寒甚者,當先溫陽再議補脾。
3. 現代發現其植物凝集素須經高溫破壞,故務必煮熟服用,生用恐致嘔逆。

今人研究其含鋅、鐵等微量元素,於小兒缺鋅之厭食症尤宜。然用藥之道,貴在辨證,縱是平和如扁豆,亦當明其性味,審其配伍,方得藥效之真。學者當於經典中求其本,於臨證中驗其真,勿以藥賤而輕之,勿以效平而忽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