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06|回復: 3

[诗词赏析]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複製鏈接]
中华古诗词 發表於 2018-12-11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1、卢纶:作者表弟,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见宿:留下住宿。见:一作『访』。

2、旧业:指家中的产业。

3、以:因为。

4、自有分(fèn):一作『有深分』。分:情谊。

5、蔡家亲:也作『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赏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说这首诗『反正相生』。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此诗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举韦应物诗〖淮上遇洛阳李主簿〗、白居易诗〖途中感秋〗和司空曙此诗比较。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纯属白描,是赋体,并不兼比;不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别。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语虽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样,这里只写灞上秋居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树喻人,没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遊客  發表於 2018-12-13 01:21
古诗的韵味怎么都无法形容的美妙。
遊客  發表於 2018-12-13 09:02
此诗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
无端 發表於 2025-3-29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喜外弟卢纶见宿》章法辩证与悲喜交感论析

司空曙此诗以"静夜四无邻"起笔,构建出疏离孤寂的时空场域。"荒居旧业贫"五字,既交代物质困顿,更暗含士人精神世界的荒芜。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运用意象并置手法,使自然物象与生命境况形成双重映照:黄叶经雨必坠,暗喻白发飘零;孤灯摇曳微光,恰似残年余烬。此联之妙,在于将生命凋敝的过程凝练为两个动态画面,物我交融处尽显沉郁之气。

颈联转折见匠心。"独沉久"三字浓缩了诗人长期的精神沉潜,而"愧"字尤耐咀嚼——非仅表谦逊,更透露出士人面对知交时复杂的自尊与自卑。尾联"蔡家亲"用典精当,羊祜与蔡邕的甥舅关系,既点明血缘之亲,又暗含文化世家的精神传承。俞陛云谓"反正相生",实指诗人以表弟造访之"喜"反衬平生寂寥之"悲",而"相见频"的慰藉中,又暗藏对自身处境的更深体认。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将唐代士人的双重困境——物质贫瘠与精神孤独——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艺术表达。雨中黄叶终将委地,灯下白头犹自苦吟,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知,正是大历诗人特有的时代悲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