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2|回覆: 0

[醫藥臨床] 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

[複製鏈接]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12-3 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山藥是臨床很常用的一味藥食兩用中藥,又稱薯蕷、懷山藥等,甘平無毒,歸脾、肺、腎三經,向為理虛要品,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之效,常用於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之治療。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仲景立薯蕷丸,示人以法。風濕性心臟病,乃反覆感受風寒濕邪,病延難愈,由肌肉關節血脈累及心臟所致。心脈瘀阻,心力漸衰為基本病理,顯系虛勞。然反覆感染並未停止,內舍於心之濁邪亦未去,其證心悸短氣,喘咳不得臥,脈結代等一派虛損之象,實則內外合邪,虛實夾雜,所謂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故治療本病,多遵仲景旨義,以貴州名醫王希仲老中醫之通脈薯蕷丸緩緩圖之以獲良效。

處方:山藥18g,炙甘草18g,生地黃30g,徐長卿12g,當歸6g,桂枝6g,炒神曲9g,白人參9g,川芎6g,赤芍5g,白朮5g,麥冬6g,杏仁6g,柴胡5g,桔梗5g,雲茯苓5g,阿膠9g,乾薑3g,防風5g,白斂3g,大棗10枚。加入黃酒少許水煎,每日1劑分3服,或研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服1丸,每日3次,淡酒水下。本方以仲景薯蕷丸增加徐長卿通脈活血,並除疫疾邪惡濁氣,以之為風濕性心臟病之專用藥;增加生地黃量,滑利以逐血痹;甘草炙用,通經脈利血氣。本方活血化瘀之力甚強,余藥補氣調中,祛風散邪,理氣開郁,知風濕性心臟病之治療,不可徒補其虛損,亦不可着意去其風氣,須二者兼顧方宜。方中山藥,乃取效之重要藥物,蓋其『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本經】早有所論。

治療糖尿病,余以山藥3份,薏苡仁3份,糯高粱4份,粉碎後合而蒸糕,患者當早餐食之數月有較好效果,蓋取山藥健脾補腎、益氣養陰之力。筆者治療本病,常合黃精、苦蕎麥等量制水丸,有降糖、降脂之殊效。曾治一患者,女,53歲。患糖尿病4年,口服西藥病情不穩定,擬作胰島素皮下注射,患者不願而改求中醫。刻診:口渴多飲,多食,小便頻數量多,便溏,消瘦乏力,心煩失眠,舌紅邊有齒痕苔少,脈細數。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均甚高。此氣陰兩虧,燥熱內結證,予上述丸方每服10g,1日3次。1月後病情顯著好轉,複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均明顯降低,囑繼續服藥鞏固之。(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何苗 貴陽中醫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愛美麗 發表於 2025-4-27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山藥在虛勞病證中的配伍應用與臨證要義】

山藥(薯蕷)作為【本經】上品,其"補虛羸、除寒熱邪氣"之功,實為理虛要藥。觀仲景薯蕷丸組方之妙,乃以山藥為君,配伍二十餘味藥物,正合"陰陽並調、補瀉兼施"之旨。今就文中所述風濕性心臟病與糖尿病治療案例,析其要義有三:

一、通補相濟治心痹
王希仲老通脈薯蕷丸之設,深得仲景"風氣百疾"治療心法。方中重用山藥18克為君,取其"補脾以資化源,益肺以朝百脈,固腎以強心陽"三重功效。配伍徐長卿通絡止痛、生地黃逐血痹,正合【金匱要略】"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之訓。尤妙在以黃酒煎服,酒性辛溫通達,助藥力直抵病所。此方補不滯邪、攻不傷正,實為治療風濕性心臟病虛實夾雜證之典範。

二、培土製水療消渴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其病機關鍵在於脾失轉輸、腎失封藏。文中以山藥配伍薏苡仁、糯高粱作食療方,暗合"甘淡實脾"之法。山藥質潤多液,能"補脾陰而潤肺燥,益腎精而固下元"(【藥品化義】),與薏苡仁淡滲健脾、糯高粱和中益氣相伍,形成"三焦分消"之勢。更佐黃精滋腎填精、苦蕎麥清熱降濁,則標本兼顧。案中患者氣陰兩傷之候得效,正是山藥"補而不燥、滋而不膩"特性的生動體現。

三、臨證運用須知
1. 生熟之辨:補脾宜炒用,益陰宜生用
2. 劑量之要:食療每日30-60克,入湯劑15-30克
3. 配伍禁忌:濕盛中滿者慎用,或佐以陳皮、砂仁
4. 現代驗證:山藥多糖具有調節免疫、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用(見【中國中藥雜誌】2019年研究)

昔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創"一味薯蕷飲",單用山藥四兩治勞瘵發熱,今人用之治放化療後虛損亦效。可見此藥平淡之中見神奇,誠如李時珍所言:"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學者當於臨床中細細體味。

(按:本文所述方藥具體應用,須遵四診合參原則,因人制宜為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