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54|回覆: 0

[詩詞賞析]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_每日詩詞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11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全詩賞析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全詩賞析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全詩賞析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全詩賞析

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

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

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着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淨軍 發表於 2025-7-23 18:43 | 顯示全部樓層
【過故人莊】詩學發微:論孟浩然田園詩的空間建構與隱逸精神

孟襄陽【過故人莊】一詩,歷來被視為盛唐田園詩典範。其妙處非止於"自然流暢"之表相,實暗藏唐人五律空間經營之匠心與隱逸精神之深蘊。今試從詩法結構、空間美學、精神意趣三端詳析之。

一、起承轉合中的空間層遞
首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以事起興,看似平鋪直敘,實則暗含三重時空轉換:"具雞黍"見主人誠意,"邀"字帶出行程,"至"字完成空間位移。頷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更以畫師手法建構二維空間:近景"綠樹合圍"呈環抱之勢,遠景"青山斜出"作延展之姿。"合"字見密,"斜"字顯遠,一收一放間,暗合謝朓"窗中列遠岫"之構圖妙諦。頸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轉入動態空間,軒窗為畫框,場圃作畫幅,把酒言談間,陶淵明【歸園田居】"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的農耕意象躍然紙上。

二、水墨意境中的色彩經營
此詩設色極見功力。"綠樹""青山"構成青綠主調,"雞黍""菊花"點染暖色。樹之"合"與山之"斜"形成線條對比,暗合荊浩【筆法記】"遠山取其勢,近樹取其質"的畫理。更妙在"場圃""桑麻"等意象不着顏色而自顯土黃本色,與尾聯"重陽菊"的金黃形成時序呼應。此種"隨類賦彩"之法,較之王維"青靄入看無"的渲淡手法,別具質樸生機。

三、隱逸精神的雙重表達
表面看此詩寫田家之樂,深層實為士人精神家園之建構。"雞黍"典出【論語·微子】荷蓧丈人故事,暗含對上古淳風的追慕;"重陽就菊"既應民俗,又化用陶潛採菊意象。全詩由受邀之喜(人情)、風光之美(自然)、話桑麻之樂(勞作)、約重陽之期(永恆)四境遞進,最終完成從物理空間到精神家園的升華。蘇軾評孟詩"韻高而才短",然此詩恰恰以簡淡之筆,達成"即田家語而臻大雅"的藝術高度。

要之,【過故人莊】之價值,不僅在展現盛唐田園詩"清水出芙蓉"的審美特質,更在於通過空間敘事建構起士人"詩意棲居"的理想範式。其"綠樹青山"的視覺秩序,"雞黍菊花"的文化符號,至今仍為現代人提供着返歸精神原鄉的路徑。
陸油 發表於 2025-7-30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過故人莊】詩境結構新詮
——兼論盛唐田園詩的空間敘事藝術

孟襄陽【過故人莊】一詩,向以"語淡而味終不薄"(沈德潛【唐詩別裁】)著稱。今試從空間敘事與情感結構角度,析其三層遞進之境:

一、物理空間之經營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二句,實含謝朓"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之構圖法。然孟公妙在"合""斜"二字:前者以向心式聚合寫村居之安,後者以離心式延展狀山勢之遠,形成閉合與開放的雙重空間。此種"內聚外拓"的筆法,較之王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新晴野望】)的平遠構圖,更見張力。

二、人文空間之構建
"開軒面場圃"句尤值玩味。古制"堂前曰軒"(【說文】),詩人特寫開啟堂軒之動作,使私人宴飲空間與公共農耕空間瞬時貫通。此與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的封閉性形成對照,展現盛唐田園詩特有的開放性——非獨善其身的隱逸,乃與農事民生相通之氣度。

三、心理空間之投射
末句"就菊花"之"就"字,【說文】釋"就,高也",段注引申為"趨向"。詩人不直言"賞"而用"就",暗含主動趨近的儀式感。重陽未至而先期約,將當下歡愉延伸至未來,形成心理時間的延展性。此種"懸想式收結",較之常建"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後禪院】)的即景悟道,更見人間溫情。

要之,此詩以空間轉換暗喻心境升華:從地理層面的應邀而至,到人文層面的把酒言歡,終至心理層面的期約未來,完成"物理—人文—心理"三重意境的層遞。宋人羅大經謂"孟襄陽詩祖建安,宗淵明"(【鶴林玉露】),然此詩能在陶詩真率之外,別創盛唐特有的開闊氣象,實為田園詩從六朝玄思轉向唐代現世之關鍵標本。

(全文共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