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32|回复: 1

[诗词赏析]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复制链接]
中华古诗词 发表于 2018-8-3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全诗赏析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全诗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全诗

江村晚眺
唐·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全诗译文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全诗赏析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殷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himg]
宋考而 发表于 2025-4-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村晚眺》诗境析微

戴复古此作,诚南宋江湖诗派之典范。全诗以"眺"字为眼,通过四组意象的递进铺陈,构建出动静相生的渔村暮色图卷,其艺术造诣可自三个维度剖判。

一、空间经营之妙
首句"江头落日照平沙"以广角镜头展开横向空间:落日熔金与平沙浩渺构成水平方向的张力,而"照"字赋予静态画面以光影流动感。次句"潮退渔船搁岸斜"转入中景特写,倾斜的渔船与退潮形成的淤泥构成对角线构图,暗含时间流逝的暗示。后两句聚焦微观:"白鸟临水"形成垂直构图,"惊起入芦"则完成由静至动的空间延伸。这种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的空间调度,堪比北宋山水画的"三远法"布局。

二、色彩美学之精
诗人以"落日"的暖色调统摄全篇:平沙的淡黄、渔船的赭褐、芦花的青白,皆笼罩在斜晖的琥珀光中。尤其"白鸟"与"芦花"的冷色点缀,既形成色彩对比,又通过"惊起"的动态打破画面平衡。此种设色手法,实承王维"诗中有画"之遗韵,较之晚唐"小李杜"的浓艳,更显清雅含蓄。

三、炼字哲学之深
"搁"字尤见功力,既写船体因潮退产生的物理倾斜,又暗喻渔人暂歇的生活状态。"惊起"二字最堪玩味:表面写鸟之警觉,实则折射诗人作为观察者介入自然的微妙瞬间。这种主客体的互动关系,恰合严羽《沧浪诗话》"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审美理想。

此诗之妙,在于将晚唐绝句的精致与宋诗的理趣熔于一炉。戴复古以江湖派诗人的平民视角,在寻常景物中开掘出不寻常的诗意,其"因狭出奇"的创作理念,对后世杨万里等"诚斋体"诗人影响深远。学者若细品诗中"斜阳—渔船—白鸟"的意象链,当可悟得中国古典诗歌"即景会心"的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