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3|回復: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牡蛎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29 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什么是牡蛎?牡蛎有什么用?

牡蛎

牡蛎

牡蛎:【来源】为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产地】长牡蛎主产于山东以北至东北沿海。大连湾牡蛎主产于分布较广,北起东北、南至广东、海南沿海均产。以野生品为主。【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牡蛎有什么功效?

【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性状鉴别】药材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次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右壳凹陷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较小,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饮片牡蛎:为不规则的碎块。白色。质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微咸。煅牡蛎:为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质酥脆,断面层状。


黄果冶 發表於 2025-5-14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牡蛎药性考释与临证应用刍议》

牡蛎者,介类之属,禀海水精气而生。《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历代医家尤重其用。今就本草源流、性味功效及临证应用略陈管见。

一、本草基原考辨
牡蛎入药以贝壳为用,主流基原有三: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壳形狭长,层纹如叠瓦;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壳呈三角,肋纹似波涌;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壳圆而厚,色杂紫棕。三者虽形态有异,然"咸寒沉降"之性相通。李时珍《本草纲目》谓:"牡蛎咸以软坚,寒以清热",正合其质重潜降之特性。

二、药性功效阐微
其功可概为四端:
1. 平肝潜阳:质重能镇,咸寒制火,为治肝阳上亢要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即以此配伍,治眩晕耳鸣甚效。
2. 软坚散结:咸能软化坚积,《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癥瘕积聚,取其消痰核、化瘿瘤之功。
3. 收敛固涩:煅用涩性增,《本草备要》载其"止遗精、崩带",与芡实、莲须同用尤佳。
4. 制酸止痛:现代研究表明其含碳酸钙达90%,能中和胃酸,合海螵蛸可治胃痛泛酸。

三、炮制应用要诀
生用与煅用各有所长:生者偏于潜阳软坚,多入煎剂;煅后增强固涩制酸之效,宜入丸散。徐灵胎言:"煅则走少阴,生则行厥阴",临证当辨。今见市售有打粉冲服者,须知未经煎煮,有效成分难释,反失药效。

四、临证配伍举隅
1. 合龟板、白芍,滋水涵木治阴虚阳亢
2. 配浙贝、玄参,消痰散结疗瘰疬痰核
3. 伍麻黄根、浮小麦,固表止汗疗自汗盗汗
4. 协龙骨、远志,安神定志治惊悸失眠

五、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如必需当佐以姜、术;《本草经集注》载其"恶麻黄、吴茱萸",配伍时需避。现代药理证实其含锌量高,男科常用,然过量反碍铁吸收,当权衡用之。

结语:牡蛎一物,集矿物、动物药性于一身,生煅异用,内外兼治。然今人但知其补锌之功,而忽其传统药效,实为可惜。学者当参古酌今,方能尽展其用。
汤勺 發表於 2025-5-26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牡蛎药性考略暨临床应用刍议》

牡蛎者,介属之珍,禀水气以生,《神农本草经》列之下品,实为潜阳固脱之要药。今就典籍所载,参以临证心得,略陈管见如次。

一、基原考辨
牡蛎乃牡蛎科三物之壳:长牡蛎形如长板,背腹缘平;大连湾牡蛎呈八字之态;近江牡蛎圆钝多变。三者虽形异而性同,皆以"左顾"者为良(李时珍《本草纲目》)。其质重沉降,味咸微寒,独入肝肾二经,此乃"介类潜阳"之理也。

二、药效阐微
1. 平肝潜阳
《温病条辨》载大定风珠用牡蛎,取其镇肝息风之功。凡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脉弦硬者,必伍龟板、代赭石,此即张锡纯"镇肝熄风汤"之奥义。

2. 软坚散结
仲景鳖甲煎丸用牡蛎消癥瘕,其理在咸能软坚。今治瘿瘤瘰疬,常配玄参、贝母,如《医学心悟》消瘰丸法。

3. 固涩收敛
煅用则涩性增,《本草备要》谓其"固精气,止滑脱"。遗精带下、崩漏盗汗,每与龙骨相须为用,如金锁固精丸之制。

三、炮制要诀
生用潜阳,煅用固涩。煅制火候至关紧要,以"武火煅透,存性为度"(《雷公炮炙论》)。今见市售有未煅透者,灰白中夹青黑,此乃火候不及,药效减半矣。

四、临证举隅
曾治一妇人更年期潮热盗汗,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生牡蛎30g(先煎)、煅牡蛎15g、龙骨12g,佐以浮小麦。生煅并用,取生者潜阳,煅者固表,七日汗减大半。此即"同物异用"之妙。

五、使用注意
1. 虚寒者慎用,必用当佐姜、附。
2. 煎法宜先煎半小时,以释其有效成分。
3. 现代药理证实其含碳酸钙90%以上,故胃溃疡者宜煅用制酸。

结语:牡蛎一物,集矿物、动物药性于一身,生煅异用,动静相宜。然今人但知其补钙之功,昧其潜阳之妙,岂不惜哉!学者当参详古籍,验之临床,方得真谛。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