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5|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臨床損谷法促進小兒生長發育驗案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8-27 11: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在中醫中什麼是損谷法?損谷法有什麼作用?

很多住院的小患者,都有生長發育的問題,同時伴有飲食的問題,比如食欲不振,食慾過旺,食量過大等等。【傷寒論】398條曰:『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意思就是患者病初愈,脾胃尚弱,強求多吃以補營養,結果人體不能化谷而見微煩,這時不需要用藥,減少食量就可以了。『損谷則愈』提倡的『減』食理念,不僅與現代保健品盛行的社會現象完全不同,也與很多家長的認知截然相反。我們病房通過臨床實踐『損谷則愈』的思想,控制食量、調整食慾,促進了兒童生長發育,對於當今很多兒童的餵養有指導意義。

損谷法有什麼作用?

病案舉例

郭某,女,6歲,來自河南林州。因反覆發作扁桃體炎,失治誤治後,全身起散在斑丘疹,色淡,常年食欲不振,早午不欲飲食,晚餐量大,夜間頭汗多,磨牙,沒有發熱的症狀。於2018年5月22日入院治療。按醫囑要求控制食量堅持了半月的治療(前期用小青龍湯治療溢飲,後期六君子湯加草果調理脾胃),損谷(減少食量)後,孩子諸症狀均好轉,到2018年6月15日出院時,孩子體重增長了1kg。

雷某,女,11歲,來自河南省平頂山市。患銀屑病4年,2017年入住廣汗法病房治療後,全身遺留三處皮損。2018年6月26日再次入住廣汗法病房,她的父親希望用中醫方法對她的食慾、身高、體重進行干預。在純中醫方法治療的同時,嚴格控制飲食,半月後,孩子經常說:『我餓了,我想吃!』女孩父親說這是多年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治療半月,到2018年7月11日出院時女孩體重漲了0.5kg。

陳某,男,10歲,來自浙江省玉環市。病史5年,患者2012年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泛發紅斑、上有淺在的大量黃白色無菌小膿疱,針頭至粟粒大小,經上海某三甲醫院診斷為『銀屑病』。後一直治療,非但效果不佳,反而逐漸加重。2018年2月26日,我科以『膿疱型銀屑病』收入院。患者入院時不僅全身散在紅斑、黃白色無菌小膿疱,而且由於常年服用藥物(具體不詳),導致身材矮小(患者身高130cm,低於同年齡兒童平均身高標準10cm),體型略胖(43kg)。患者在住院期間不僅服用中藥(理中湯、二仙湯為主)進行調理,而且嚴格控制其飲食量為平時的三分之一。經過2個月的系統調理,2018年4月26日,因全身皮損幾乎消退而出院,並囑其出院期間也要嚴格控制其飲食。2018年7月15日第二次住院調理,除銀屑病皮損未再復發之外,亦有意外收穫,在短短的4個多月中,多年未見增長的身高迅速增高了15cm,而體重卻減輕了7kg。

同樣實現了增加身高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孫某,男,10歲,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2018年6月7日入住廣汗法純中醫病房,在純中醫治療配合『損谷』法後,40天內身高增加了4cm。

『損谷則愈』法與明代醫家萬密齋【育嬰家秘】中『若要小兒安,必得三分飢與寒』的理念十分相似。小兒為稚陽之體,新陳代謝較為旺盛,但脾常不足,由於經常飽食會導致小兒消化不良,更加損傷脾胃,反而更不利於小兒的生長發育,故需『損谷』。這與大病初癒,雖邪解正復,但脾胃之氣尚弱,運化乏力,故食不宜飽的道理很相似。小兒生病的狀態和大病初癒的狀態,都應該控制食量,減輕脾胃負擔,讓身體除消化食物之外還有餘力自我修復。(李淑靜 孫羽中 北京同仁堂太醫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高杉 發表於 2025-4-3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損谷法在兒科臨證中的調攝要義】

(一)損谷法源流考
損谷法肇端於【傷寒論】398條"損谷則愈"之訓,實為仲景"保胃氣"思想的具體實踐。王肯堂【證治準繩】闡發其理:"谷氣與元氣不相兩立",道出飲食與正氣的辯證關係。歷代醫家尤重此法在兒科應用,萬全【幼科發揮】特設"節食"專篇,指出:"小兒氣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培養之得失。"

(二)臨證機理探微
1. 脾胃運化說
小兒"脾常不足"(【顱囟經】),其運化之力有限。今人常犯"強與谷"之忌,正如案中郭姓女童晚餐過飽而致"頭汗磨牙",此乃"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之明證。損谷法通過減輕脾胃負擔,使"胃氣因和"(【傷寒論】),自然能化生精微以助生長。

2. 氣機升降論
雷姓患者銀屑病久治不愈,實因"濁氣在上則生䐜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嚴格控制飲食後出現飢餓感,正是脾胃清陽得升之佳兆。李東垣【脾胃論】云:"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損谷即所以護此生化之源。

(三)現代應用指要
1. 定量標準
當遵錢乙"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之訓。臨床可參考:
嬰幼兒:較常規餵養量減1/5
學齡前兒:保持七分飽
學齡兒童:晚餐不超過全日量35%

2. 配伍要點
食積明顯者:佐焦三仙
脾虛濕困者:配四君子湯
胃陰不足者:伍益胃湯

(四)臨證啟示
陳某案顯示,在膿疱型銀屑病治療中配合損谷法,不僅皮損改善,更促進生長發育。此印證了【景岳全書】"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之論。現代研究證實(【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7),適度飢餓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與中醫"損谷養正"理論不謀而合。

結語:損谷法非簡單節食,實為"以通為補"(【臨證指南醫案】)的調養之道。醫者當"觀其脈證,知犯何逆"(【傷寒論】),靈活運用此法,方得"四兩撥千斤"之妙。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4-10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損谷法在兒科臨床中的調攝之道】

損谷法作為中醫傳統調養之法,源自【傷寒論】398條"損谷則愈"的經典論述,其核心理念在於通過調節飲食量以恢復脾胃運化功能。今觀休竹客道友所舉臨床驗案,深感此法於當代兒科領域尤具現實意義,故不揣淺陋,略陳管見。

一、損谷法理論溯源
【素問·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明確提出"損谷"概念,實為"虛其虛"治療思想的延伸。明代醫家萬密齋在【幼科發揮】中強調:"小兒脾常不足,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此與損谷法"以減為補"的理念一脈相承。脾胃為後天之本,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小兒藥證直訣】),過食反致谷氣壅滯,阻礙生機。

二、臨床驗案機理分析
觀郭姓患兒案,晚餐過食致"胃不和則臥不安",出現頭汗、磨牙等症,正合【諸病源候論】"食不消,令煩熱頓悶"之論。醫者先以小青龍湯開宣肺氣,後以六君子湯健運中州,配合損谷之法,使脾胃得舒,自然納化有權。雷姓少女案中,嚴格控制飲食後出現飢餓感,恰是【脾胃論】所言"胃氣有權,自能消谷"的明證。至若陳姓患兒,常年藥毒損傷脾胃,理中湯溫補中焦配合嚴格損谷,正合李東垣"養正積自除"之旨。

三、現代應用啟示
當今社會"填鴨式"餵養盛行,與【景岳全書】"小兒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則元氣充足"的古訓相悖。損谷法之要義在於:
1. 量體裁食:參照【幼幼集成】"乳貴有時,食貴有節",按體質調整食量
2. 順應時序:遵循"朝不可虛,暮不可實"的進食規律
3. 動態平衡:根據生長發育階段靈活調整,非一味減食

四、臨證要點
1. 辨虛實:實證宜損,虛中夾滯者當補瀉兼施
2. 察病機:食積者佐以保和丸,脾虛者配合異功散
3. 重監測:定期評估生長發育指標,防止矯枉過正

結語:
損谷法非簡單節食,實為"以通為補"的智慧結晶。今之臨床當師古而不泥古,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調脾胃者,必知開闔之機。"若能融會古今,辨證施"損",則小兒養育之道,庶幾近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