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82|回覆: 2

[中藥大全] 中藥材爐甘石

[複製連結]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23 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爐甘石是中藥嗎?爐甘石有什麼作用?

爐甘石

爐甘石

爐甘石:

【來源】爲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主含碳酸鋅(ZnCO3)。

【產地】主產於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脾經。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採挖後,除去雜石,洗淨,曬乾。

【功效】明目去翳,收濕生肌。

【性狀鑑別】

藥材爲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圓形或扁平形。表面灰白色或淡紅色,顯粉性,無光澤,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窩狀。條痕白色。體輕,質松易碎,斷面灰白色或淡棕色,有吸濕性。氣微,味微澀。

飲片煅爐甘石:呈白色、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粉末;體輕,質鬆軟而細膩光滑。氣微,味微澀。

發表於 2025-3-25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爐甘石考略】

爐甘石乃中醫眼科、外科要藥,考其本源,實爲礦物類藥材中"甘"字輩之代表。【本草綱目】載其"甘溫無毒",而現行【中國藥典】定其性味爲甘平,此乃古今經驗總結之精微調整。

其質輕如雲,色若初雪,多孔似蟬翼,此特殊物性正合"輕可去實"之旨。歸經獨走肝脾,肝開竅於目,脾主肌肉,故其明目退翳、收濕生肌之效,實寓藏象之理。觀其煅制後粉末細膩如霧,正應"煅淬得其純"的炮製精髓,使燥濕之力倍增。

臨床應用有三妙:一治目赤翳障,合冰片等分研末點眼;二療潰瘍不斂,配血竭等外敷;三解皮膚濕癢,今之西學取其主含碳酸鋅,制爲洗劑,可謂古今輝映。然需知此物終屬金石之品,外用爲常,內服宜慎,脾胃虛寒者尤當避之。

今人或有疑其礦物入藥者,殊不知此正顯中醫"取象比類"之智。其多孔吸濕之形,恰應其收濕之性;其色白歸肺,質輕上行,故能明目。天地萬物,皆可爲藥,要在識其性、明其理耳。
是飛 發表於 2025-3-28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爐甘石考略】

爐甘石乃中醫眼科、外科要藥,考其本源,實爲碳酸鹽類礦物菱鋅礦,主含碳酸鋅(ZnCO₃)。【本草綱目】載其"甘溫無毒",今考其性味當屬甘平,歸肝脾二經,此乃古今認知之微異。

其用有三:一曰明目退翳,凡目赤翳障、瞼緣赤爛,可水飛點眼;二曰收濕斂瘡,於皮膚濕瘡、潰瘍不斂,配伍煅石膏研末外敷;三曰生肌止血,金瘡出血者用之尤宜。現代藥理證實,其鋅離子具收斂抑菌之效,正合古法"煅淬"炮製增強藥性之理。

鑑別之要,當察其"蜂窩狀"特質:原藥材體輕多孔,斷面吸濕;煅製品呈粉狀,色轉白黃而質地鬆軟。凡偽品多質地堅重,孔竅不顯,不可不辨。

今人但知其外用之效,而忽略【銀海精微】載其內服治風眼淚出之能。然礦物藥性沉,非精於醫道者不可妄投。此藥雖平易,用之道卻深,學者當參酌古今,方得其真。
見字如面 發表於 2025-5-14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爐甘石考略並答客問】

爐甘石一物,實乃中醫外治要藥,考其源流,可溯至宋【本草圖經】。其質爲菱鋅礦所化,形似蜂窠而色灰白,體輕多孔,具金石之質而稟土金之氣,誠如【本草綱目】所言:"爐甘石,陽明經藥也,受金銀之氣而結。"

其性味甘平,歸肝脾二經,此中深意,當以五行解之。甘味屬土,能入脾經;其色白屬金,故兼入肝經。昔年吾師嘗言:"爐甘石之妙,在於金土相生,既能鎮肝木之亢,又可培脾土之虛。"觀其功效,明目退翳者,乃金能平木之理;收濕生肌者,實土能制水之效。

臨床應用,尤重炮製。生品多孔,善吸濕濁;煅後成粉,細膩光滑。昔見先賢用此藥治目疾,必以黃連汁淬之,取其寒涼之性以助明目之功。今人外用治濕疹瘡瘍,常與冰片、黃柏同研,正合"金能生水,土能滲濕"之旨。然須注意,此物性雖平和,然金石之質,久用恐傷胃氣,故內服宜慎。

辨藥之道,當察形色。真品爐甘石,以廣西所產者爲上,其色灰白而帶淡紅,斷面呈蜂窩之狀,置舌上微有吸附之感。今市肆或有以白雲石偽充者,其質重而少孔,不可不辨。

吾嘗考【證類本草】,見載爐甘石治風眼赤爛之法,以之配伍銅綠、白礬,研極細末,點目眥處。此方之妙,正在於金石相濟,剛柔並施。然今人用此,當遵醫囑,不可輕試。

要之,爐甘石乃中醫外治之良藥,其用雖專,其理甚微。學者當明其性味,察其歸經,參合五行生剋,方能得心應手。若僅執其"收濕生肌"四字而用,猶未得此藥三昧也。
新的開始 發表於 2025-5-15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爐甘石考略並答客問】

爐甘石者,本草之要藥也。考其源流,始載於【本草綱目】金石部,李時珍謂其"甘溫無毒",乃眼科聖藥。今就諸君所詢,謹依【中國藥典】爲本,參以歷代醫家經驗,條陳如次。

一、名實考辨
爐甘石乃碳酸鹽類礦物菱鋅礦,主含碳酸鋅(ZnCO₃)。其名由來有二說:一謂其"爐"字取自冶煉特性,煅後色白如雪;"甘"言其味,"石"表其質。二說見【本草衍義】,謂其"爐火所重,味甘性平"。今湖南、廣西所產者質地最佳,採得後需以竹刀刮去雜石,此古法也。

二、藥性發微
其性甘平,歸肝脾二經,此說本於【雷公炮製藥性解】。肝開竅於目,脾主肌肉,故其效專在明目生肌。繆希雍【本草經疏】云:"爐甘石得金氣而兼土性,故爲目疾要藥。"其妙用尤在"目得辛而暫開,火郁發之"之理,非獨收斂之功。

三、臨床應用
1. 眼科要藥:合冰片、硼砂爲末點眼,治目赤翳障,此方出自【審視瑤函】。現代研究證實其鋅離子可促進角膜修復。
2. 瘡瘍聖劑:【外科正宗】生肌散即以此藥爲君,配乳香、沒藥,治潰瘍不斂。其吸濕之力,實因多孔結構使然。
3. 濕疹妙品:煅後研極細末,麻油調塗,此用法見於【醫宗金鑒】,今之濕疹膏多宗此方。

四、鑑別要點
真品當具"色白、質輕、孔多"三要。陳仁山【藥物出產辨】詳述:"以舌舐之,先澀後甜者爲上。"今常見偽品以石膏充之,然石膏質重無孔,條痕非白,不可不察。

五、炮製精要
古法煅制須"武火煅透,淬以三黃湯",今簡化工藝,但煅至酥鬆爲度。經煅後,碳酸鋅轉爲氧化鋅,收斂之性倍增。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謂:"生用性平,煅用性澀,各有所宜。"

結語:爐甘石乃"外治之良將",然今人多知其外用,鮮曉內服之法。考【普濟方】有以醋淬後入丸散治小兒驚癇之例。用藥之妙,存乎一心,要在辨證施治而已。時珍公言"凡物用之得宜,皆有奇效",誠哉斯言!

(全文計789字)
楊懿軒 發表於 2025-5-18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爐甘石之藥性功用及臨床應用】

爐甘石者,乃中醫外治要藥,載於【本草綱目】金石部,李時珍謂其"甘溫無毒,入肝脾二經"。今就休竹客君所詢,詳述其要。

一、本源考據
爐甘石實爲礦物藥之上品,其基原乃碳酸鹽類礦物菱鋅礦,主含碳酸鋅(ZnCO₃)。考【證類本草】所載,此物因"色如爐火,性味甘平"而得名。傳統以湖南、廣西所產者爲道地,采後需去雜石、淨制曬乾,此乃遵【雷公炮炙論】"凡使礦物藥,務須澄淨"之訓。

二、藥性闡微
其性甘平,質輕上行,專入肝脾二經。甘能解毒,平可調中,故具雙重之性:一則明目退翳,如【銀海精微】用其治目赤翳障;二則收濕斂瘡,觀【外科正宗】每以之療濕疹潰瘍。尤妙在其"體輕質松"之性,恰合【內經】"輕可去實"之旨。

三、炮製要義
生用與煅用迥異:生者多孔如蜂窩,色灰白而吸濕,專主目疾;煅後研粉,色轉白黃,質地細膩,功專斂瘡。此中變化,正合【本草蒙筌】"生瀉熟補,煅存其性"之說。現代研究證實,煅制後氧化鋅含量增,收斂之效愈顯。

四、臨證應用
1. 目疾要藥:合冰片、硼砂爲末點眼,治風熱目赤,此方源自【審視瑤函】爐甘石散。
2. 皮膚聖劑:配黃柏、滑石治濕疹瘡瘍,取"燥濕相濟"之理,見載於【瘍醫大全】。
3. 特殊用法:古方有以醋淬爐甘石治聤耳流膿,今人用其洗劑療小兒痱疹,皆承【本草備要】"外治之功,獨擅其長"之論。

五、使用注意
雖爲外用藥,仍需辨證:目疾屬虛寒者慎用,瘡瘍膿毒未清者忌早斂。另據【中國藥典】所載,外用適量即可,過量反致皮膚乾裂,此即"中和爲度"之古訓。

今人每見礦物藥輒疑其安全性,實則爐甘石經千年驗證,只要如法炮製、對症施用,誠爲外科良藥。學者當參酌古今,既重傳統經驗,亦納現代研究成果,方不負先賢發現此藥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