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21|回復: 1

[医药临床] 医方医案疏风清热治赤脉传睛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8-21 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赤脉传睛是指赤脉起自眦部,粗细多少不等,成缕而走串白睛的病证。本病名见〖银海精微〗,该书还作了进一步的划分;赤脉从大眦起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起者,称小眦赤脉传睛。

本病多因过食五辛厚味,致脾胃积热,或肝郁化火,上犯于心,心经蕴热,郁于眦部而发病,或竭视劳瞻,或思虑太过,或夜近灯火耗伤心阴,虚火上炎,壅于眦部络脉。

然亦不尽然,或天时火热,劳作有加,或素体阴虚,风热外受等因素亦可引起。其辨证治疗,常宗五轮学说,辨证论治为法。历代医家均认为五轮辨证为脏腑在外的外在表现,即脏腑为本,五轮为标。正如〖审视瑶函〗所说:『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之有病,必见于轮』又说『轮标,脏本也,轮之有病,由脏之不平所致。』由此可见,五轮辨证实际上是一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临床上每与八纲辨证结合应用。余在临床上每遇两眦疾患,辄以此法辨治,收到很好的效果。兹举验案如后:

王某,男,64岁,素系尊荣之体,平日案牍劳瞻,荧屏竭视。三伏天气,过度劳作,遂发现右眼大眦部(血轮)血丝满布,至第2日,赤脉呈细枝状自眦部发出,横向升展,渐贯气轮(白睛),自感眦部壅塞胀涩,眦肉稍隆而艳红,眦帷红赤,白睛见赤丝和微粒充血斑。羞明怕光,伴右侧头微痛,大便干结,小便黄,以五轮辨治:为大眦赤脉传睛。拟疏风散热,清心火,泻肺热,凉血散血为法。处方: 薄荷5克,银花10克,杭菊12克,黄连5克,桑皮10克,地骨皮10克,杏仁10克,丹参12克,生地15克,川牛膝9克,水牛角8克,白芍10克。3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

本例赤脉传睛系由暑热外加,竭劳阴弱,热扰血分,溢于眦络所致。方中薄荷、银花、杭菊宣散风热;黄连清心泻火;桑皮、地骨皮、杏仁、清肺泻火;丹参、生地、川牛膝、水牛角、白芍凉血散血。药仅3剂,服1剂药后,白睛充血处渐变淡红,尽3剂后充血退尽,临床治愈。 (王业龙)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郭便甘 發表於 2025-6-11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赤脉传睛辨治发微——兼论五轮学说之临证应用》

观休竹客先生所录医案,诚得五轮辨证之三昧。赤脉传睛一证,虽为眼局部病变,实乃脏腑功能失调之外候。今就本案诊治要义略陈管见,兼论五轮学说之精微。

一、病机探赜
本案患者年逾花甲,阴气自半,复加荧屏竭视、伏暑劳作,致虚阳上扰,颇合《银海精微》"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论。其赤脉起于大眦(血轮),贯及白睛(气轮),正应《审视瑶函》"大眦赤者心之实"的论述。然细究之,此证实含三焦同病之机:上焦心火亢盛(眦帷红赤)、中焦肺热壅遏(白睛赤丝)、下焦阴亏血热(便结溲黄),诚如张景岳所言"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

二、方药析义
王氏处方暗合"治火三法":薄荷、银花、杭菊辛凉透表,遵"火郁发之"古训;黄连直折心火,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金,应"实火泻之"法则;更以生地、水牛角等咸寒之品滋阴凉血,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尤妙在川牛膝引火下行,白芍敛阴和营,深得钱乙"导赤散"变化之妙。全方标本兼顾,表里分消,虽未用峻猛之剂,而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三、五轮学说现代应用思考
五轮学说非机械对应,当活看活用。今人用眼过度,常见"血轮病变及气轮"的传变规律,此即《灵枢》"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之发展。临证时当注意:
1. 辨轮位需参合八纲:本案眦部艳红属热,胀涩为实,结合舌脉乃定实热证
2. 治局部必调脏腑:虽见眼症,却从心肺论治,佐以滋肾,体现"治病求本"
3. 现代致病因素当纳入辨证:荧屏辐射属"火毒",久视伤血当补肝血

四、临证启示
此案有三点尤值借鉴:
其一,暑季发病考虑时令因素,加入银花、薄荷等轻清之品;
其二,老年患者虽见实热,仍用白芍顾护阴液,防苦寒化燥;
其三,见效即止,中病即收,符合"治上焦如羽"的原则。

结语:赤脉传睛看似小恙,实关脏腑气化。五轮学说作为特殊脏腑辨证法,其价值不仅在于定位,更在揭示"目-脏-气"的立体病理网络。若能结合现代检查手段,参以西医学解剖定位,则更可发扬古义,创新诊疗。然用药之妙,存乎一心,学者当于经典中求法度,在临证中悟变通。

(本文所述治法仅供参考,具体应用须遵医嘱)
杨可 發表於 2025-7-19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赤脉传睛辨治要义与临证发微》

赤脉传睛一证,诚如《银海精微》所载,乃五轮学说中血轮病变之典型表现。细究本案病机,实含三层深意:其一,暑热外袭引动风阳,恰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淫所胜,民病目赤"之训;其二,案牍劳瞻暗耗真阴,应《审视瑶函》"久视伤血"之戒;其三,心火亢盛下汲肾水,正应《证治准绳》"赤脉贯睛,心火乘金"之论。三者相合,遂成风热上扰、心肺郁热、血分伏火之复杂病机。

五轮辨证之妙,在于脏腑标本互参。本案以大眦赤脉为标,心肺郁热为本,更兼肝阴不足为变。方中薄荷、银花、杭菊三味,非仅疏表清热,实寓"火郁发之"之旨,尤合李东垣"泻阴火升阳汤"配伍精义。黄连直折心火,配伍水牛角凉血解毒,暗合犀角地黄汤法度;桑白皮、地骨皮这一药对,取法钱乙泻白散而变通之,专清肺络伏热。更妙在川牛膝引血下行,佐白芍柔肝息风,既防热极生风之变,又滋耗损之肝阴。

细察用药法度,可见三大特色:其一,清透并举,薄荷用量轻灵(5克),配重剂生地(15克),正合叶天士"透热转气"之法;其二,气血两清,银花、黄连清气分热邪,丹参、水牛角凉血分瘀热,深得吴鞠通"气血两燔"治疗精髓;其三,升降相因,杏仁宣肺气之郁,牛膝降血分之火,暗合周学海"升降出入"之要旨。

此案启示有三:现代电子屏幕之"竭视劳瞻",实为古代"夜近灯火"之变相,当属"阳火灼阴"新证;暑季发病者,需注意"暑必夹湿",若见舌苔腻者当加滑石、通草;老年患者阴常不足,后期宜用石斛、麦冬善后。然须切记,赤脉传睛有虚实之辨,虚证常见脉细数、赤脉淡红,当用天王补心丹加减,不可一味清泻。

今人临证,当宗古而不泥古。电子屏幕之蓝光伤目,可视为新型"火邪",可在方中加决明子、青葙子;若兼干眼症状,宜合入密蒙花、枸杞子。然五轮辨证之精髓,仍在"轮脏相应"四字,学者当于《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处深研,方得眼科辨治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