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5|回覆: 1

[醫藥臨床] 醫方醫案疏風清熱治赤脈傳睛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8-21 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赤脈傳睛是指赤脈起自眥部,粗細多少不等,成縷而走串白睛的病證。本病名見【銀海精微】,該書還作了進一步的劃分;赤脈從大眥起者,稱大眥赤脈傳睛,從小眥起者,稱小眥赤脈傳睛。

本病多因過食五辛厚味,致脾胃積熱,或肝鬱化火,上犯於心,心經蘊熱,郁於眥部而發病,或竭視勞瞻,或思慮太過,或夜近燈火耗傷心陰,虛火上炎,壅於眥部絡脈。

然亦不盡然,或天時火熱,勞作有加,或素體陰虛,風熱外受等因素亦可引起。其辨證治療,常宗五輪學說,辨證論治為法。歷代醫家均認為五輪辨證為臟腑在外的外在表現,即臟腑為本,五輪為標。正如【審視瑤函】所說:『目之有輪,各應乎髒,髒之有病,必見於輪』又說『輪標,髒本也,輪之有病,由髒之不平所致。』由此可見,五輪辨證實際上是一種從眼局部進行臟腑辨證的方法,臨床上每與八綱辨證結合應用。余在臨床上每遇兩眥疾患,輒以此法辨治,收到很好的效果。茲舉驗案如後:

王某,男,64歲,素系尊榮之體,平日案牘勞瞻,螢屏竭視。三伏天氣,過度勞作,遂發現右眼大眥部(血輪)血絲滿布,至第2日,赤脈呈細枝狀自眥部發出,橫向升展,漸貫氣輪(白睛),自感眥部壅塞脹澀,眥肉稍隆而艷紅,眥帷紅赤,白睛見赤絲和微粒充血斑。羞明怕光,伴右側頭微痛,大便乾結,小便黃,以五輪辨治:為大眥赤脈傳睛。擬疏風散熱,清心火,瀉肺熱,涼血散血為法。處方: 薄荷5克,銀花10克,杭菊12克,黃連5克,桑皮10克,地骨皮10克,杏仁10克,丹參12克,生地15克,川牛膝9克,水牛角8克,白芍10克。3劑,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劑。

本例赤脈傳睛系由暑熱外加,竭勞陰弱,熱擾血分,溢於眥絡所致。方中薄荷、銀花、杭菊宣散風熱;黃連清心瀉火;桑皮、地骨皮、杏仁、清肺瀉火;丹參、生地、川牛膝、水牛角、白芍涼血散血。藥僅3劑,服1劑藥後,白睛充血處漸變淡紅,盡3劑後充血退盡,臨床治癒。 (王業龍)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郭便甘 發表於 2025-6-11 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赤脈傳睛辨治發微——兼論五輪學說之臨證應用】

觀休竹客先生所錄醫案,誠得五輪辨證之三昧。赤脈傳睛一證,雖為眼局部病變,實乃臟腑功能失調之外候。今就本案診治要義略陳管見,兼論五輪學說之精微。

一、病機探賾
本案患者年逾花甲,陰氣自半,復加螢屏竭視、伏暑勞作,致虛陽上擾,頗合【銀海精微】"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論。其赤脈起於大眥(血輪),貫及白睛(氣輪),正應【審視瑤函】"大眥赤者心之實"的論述。然細究之,此證實含三焦同病之機:上焦心火亢盛(眥帷紅赤)、中焦肺熱壅遏(白睛赤絲)、下焦陰虧血熱(便結溲黃),誠如張景岳所言"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

二、方藥析義
王氏處方暗合"治火三法":薄荷、銀花、杭菊辛涼透表,遵"火郁發之"古訓;黃連直折心火,桑白皮、地骨皮清瀉肺金,應"實火瀉之"法則;更以生地、水牛角等咸寒之品滋陰涼血,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尤妙在川牛膝引火下行,白芍斂陰和營,深得錢乙"導赤散"變化之妙。全方標本兼顧,表裏分消,雖未用峻猛之劑,而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三、五輪學說現代應用思考
五輪學說非機械對應,當活看活用。今人用眼過度,常見"血輪病變及氣輪"的傳變規律,此即【靈樞】"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之發展。臨證時當注意:
1. 辨輪位需參合八綱:本案眥部艷紅屬熱,脹澀為實,結合舌脈乃定實熱證
2. 治局部必調臟腑:雖見眼症,卻從心肺論治,佐以滋腎,體現"治病求本"
3. 現代致病因素當納入辨證:螢屏輻射屬"火毒",久視傷血當補肝血

四、臨證啟示
此案有三點尤值借鑑:
其一,暑季發病考慮時令因素,加入銀花、薄荷等輕清之品;
其二,老年患者雖見實熱,仍用白芍顧護陰液,防苦寒化燥;
其三,見效即止,中病即收,符合"治上焦如羽"的原則。

結語:赤脈傳睛看似小恙,實關臟腑氣化。五輪學說作為特殊臟腑辨證法,其價值不僅在於定位,更在揭示"目-髒-氣"的立體病理網絡。若能結合現代檢查手段,參以西醫學解剖定位,則更可發揚古義,創新診療。然用藥之妙,存乎一心,學者當於經典中求法度,在臨證中悟變通。

(本文所述治法僅供參考,具體應用須遵醫囑)
楊可 發表於 2025-7-19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赤脈傳睛辨治要義與臨證發微】

赤脈傳睛一證,誠如【銀海精微】所載,乃五輪學說中血輪病變之典型表現。細究本案病機,實含三層深意:其一,暑熱外襲引動風陽,恰合【素問·至真要大論】"火淫所勝,民病目赤"之訓;其二,案牘勞瞻暗耗真陰,應【審視瑤函】"久視傷血"之戒;其三,心火亢盛下汲腎水,正應【證治準繩】"赤脈貫睛,心火乘金"之論。三者相合,遂成風熱上擾、心肺鬱熱、血分伏火之複雜病機。

五輪辨證之妙,在於臟腑標本互參。本案以大眥赤脈為標,心肺鬱熱為本,更兼肝陰不足為變。方中薄荷、銀花、杭菊三味,非僅疏表清熱,實寓"火郁發之"之旨,尤合李東垣"瀉陰火昇陽湯"配伍精義。黃連直折心火,配伍水牛角涼血解毒,暗合犀角地黃湯法度;桑白皮、地骨皮這一藥對,取法錢乙瀉白散而變通之,專清肺絡伏熱。更妙在川牛膝引血下行,佐白芍柔肝息風,既防熱極生風之變,又滋耗損之肝陰。

細察用藥法度,可見三大特色:其一,清透並舉,薄荷用量輕靈(5克),配重劑生地(15克),正合葉天士"透熱轉氣"之法;其二,氣血兩清,銀花、黃連清氣分熱邪,丹參、水牛角涼血分瘀熱,深得吳鞠通"氣血兩燔"治療精髓;其三,升降相因,杏仁宣肺氣之郁,牛膝降血分之火,暗合周學海"升降出入"之要旨。

此案啟示有三:現代電子屏幕之"竭視勞瞻",實為古代"夜近燈火"之變相,當屬"陽火灼陰"新證;暑季發病者,需注意"暑必夾濕",若見舌苔膩者當加滑石、通草;老年患者陰常不足,後期宜用石斛、麥冬善後。然須切記,赤脈傳睛有虛實之辨,虛證常見脈細數、赤脈淡紅,當用天王補心丹加減,不可一味清瀉。

今人臨證,當宗古而不泥古。電子屏幕之藍光傷目,可視為新型"火邪",可在方中加決明子、青葙子;若兼乾眼症狀,宜合入密蒙花、枸杞子。然五輪辨證之精髓,仍在"輪髒相應"四字,學者當於【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處深研,方得眼科辨治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