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39|回復: 1

中药材硫磺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鏈接]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21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药材硫磺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硫磺来源

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主含硫(S)。

硫磺产地

主产于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硫磺性味归经

酸,温。有毒。归肾、脾、大肠经。

硫磺开采加工

全年可采。挖取呈泥沙硫黄,置罐内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倒入模型内,冷却后打成碎块。或用含硫矿物加工制得。

中药材硫磺的作用和功效

【硫磺功效】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硫磺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孔。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eb9612c12a0a9ee3f2d2f2321ee415db.jpg
咸菜泡面 發表於 2025-5-2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硫磺药性考略与临证应用刍议》

硫磺者,金石之属而具水火之性。考其药性,《本经》列其"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李时珍谓其"秉纯阳之精,赋大热之性",诚为外治杀虫之要药,内服助阳之奇品。今就硫磺之性用,分述如次:

一、药性本源
硫磺色黄而质轻,得土火之气而生。其味酸温有毒,专入肾脾大肠三经。酸者能收能敛,温者可通可散,故外用则燥湿杀虫,内服则助火通阳。其毒性之烈,正为攻毒之力,然须炮制得法,用量精准,方显奇效而无虞。

二、功效析微
(一)外治之功
1. 杀虫止痒:硫黄制为软膏(如10%硫磺膏),可疗疥癣湿疹。其性燥烈,能透皮杀虫,凡虫毒蕴肤之证皆可用之。
2. 解毒敛疮:配伍雄黄、白矾为三仙丹,治痈疽恶疮。其性温热,尤宜寒性脓疡。

(二)内服之效
1. 补火助阳:配附子、肉桂治命门火衰之腰膝冷痛,取"益火之源"之意。然须制过,且量不过钱。
2. 通阳导滞:与半夏、姜汁为伍,治阴寒内结之便秘。此即《局方》半硫丸法度。

三、临证要点
1. 炮制关键:生硫磺仅作外用,内服必以豆腐制或萝卜制减毒。古法九转制硫,今多简化为水飞法。
2. 配伍禁忌:畏朴硝,忌与芒硝同用。阴虚阳亢者禁用,孕妇慎服。
3. 剂量控制:内服每日量0.3-1g,入丸散。超量易致汞中毒样反应。

四、现代验证
近世研究证实,硫磺遇肤生成硫化氢与五硫磺酸,具杀菌消炎作用。其所含微量元素可激活酪氨酸酶,故外用治白癜风有效。然其毒性成分亦明,内服超2g即可中毒,不可不慎。

结语:硫磺一物,外治如猛将,内服似良相。用得其法,则顽癣沉寒立起;用之失当,则伤人如刀斧。医者当恪守"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训,以炮制减毒,以配伍制衡,斯为善用硫黄之道也。
儁雄 發表於 2025-7-4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硫磺药性考略与临证应用刍议》

硫磺者,金石之属而具火德,乃《本经》下品要药。其性温而味酸,有毒,专入肾、脾、大肠三经。考其药效,诚如原帖所述"外可杀虫,内能助阳",然其间精微,犹待阐发。今就典籍所载并临证经验,详析如下:

一、药性本源考
硫磺得地火之精而生,《本草纲目》谓之"纯阳之品"。其色正黄应中土,其性温热禀火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特明其"温暖下达"之性,善引火归原。所谓有毒者,非谓其不可用,乃警示需如《炮炙大法》所云"制得其宜"。

二、外用解毒机理
其杀虫止痒之效,实本于"以阳制阴"之理。凡疥癣湿疹、阴疽恶疮,皆因湿毒郁结。硫磺以其温热之性,能破阴凝而化湿毒,故《疡医大全》治疥疮方中必用。现代研究亦证其接触皮肤后生成硫化氢,确有杀虫抑菌之效。然外用须知:需配伍轻粉、石灰等分研末,油调涂之,不可单用过量。

三、内服助阳要义
其补火通便之功,尤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硫丸(半夏、硫黄)治老人虚秘。盖命门火衰者,津液不布而肠燥,硫磺能助相火而温通大肠。赵献可《医贯》更指出:"凡下元虚冷,阳事不举者,非此不能直达命门。"然内服必遵三要:一则豆腐制减毒,二则伍以沉降之品(如黑锡丹配沉香),三则中病即止。

四、临证鉴别要点
观其性状,当以"色如蜜蜡、质轻松脆、遇火易燃"者为上品。若呈灰黑杂质,则不堪入药。贮藏需避火,宜瓷罐密封置阴凉处。今市售有升华硫、精制硫等,外用宜选精制品,内服必用豆腐制过者。

五、古今验方举隅
1. 治阴疽:硫磺30g,荞麦面60g,作饼贴患处(《外科正宗》)
2. 治虚寒便秘:制硫磺1.5g,肉苁蓉10g,煎汤服(《张氏医通》)
3. 治酒皶鼻:硫磺、大黄等分研末,凉水调涂(《医宗金鉴》)

结语:硫磺一物,用得其宜则为良药,失其制则成鸠毒。凡用此药,当谨记三点:辨证须明寒热虚实,炮制必如法度,剂量宜循序渐进。学者若能参透其中火候,自可化险为夷,尽得其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