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94|回復: 0

中药材羚羊角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鏈接]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20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羚羊角

羚羊角

什么是羚羊角?羚羊角有什么用?

羚羊角

【来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产地】主产于俄罗斯。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野生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药材主要从俄罗斯进口。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取后将角从基部锯下,洗净,晒干。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角色莹白;春季猎得者青色微黄,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表面有裂纹,质较次。

羚羊角有什么用?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有细纵裂纹。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基部横截面类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占全角的1/3-1/2,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的内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部呈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头,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卢色凸 發表於 2025-5-20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羚羊角之药理与临证应用》

羚羊角者,乃《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之要药。其质禀金水之气,性味咸寒,专入肝、心二经,诚为平肝息风之圣品。今就传统药理学与临证经验,详述其用。

一、基原考辨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之角,以俄罗斯所产者为道地。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羚羊角,出西番,形长而锐,白莹如玉。"其采收须循天时,秋季所得者质最佳,此与《本草蒙筌》"秋采者良"之说相合。现代研究证实,角蛋白含量随季节变化,秋角中活性成分最为富集。

二、性状鉴别要诀
真品当具三大特征:其一为"血丝纹",乃角内血管痕迹,以嫩枝为著;其二为"通天眼",系角髓腔之延续,《本草备要》谓:"透甲一线,直上顶尖";其三为"骨塞"与角鞘之嵌合,断面呈锯齿状。此三者缺一不可,伪品多难兼备。

三、功效发微
1. 平肝息风:其效尤胜钩藤、天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其"能舒筋脉之挛急",现代研究证实其含神经抑制肽,对惊厥模型有显著抑制作用。
2. 清肝明目:王肯堂《证治准绳》羚羊角散,专治肝热目赤。其水提取物可降低眼压,此与"治青盲"古说暗合。
3. 凉血解毒:雷丰《时病论》用治热入营血,今知其含抗菌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可达78%。

四、临证应用精要
1. 急惊风:配钩藤、石膏,如《小儿药证直诀》羚角钩藤汤。
2. 肝阳眩晕:与石决明、牡蛎同用,量宜15-30克,久煎效减,当镑片另煎。
3. 温毒发斑:合犀角(今以水牛角代)、生地,此叶天士"咸寒救液"之法。

五、使用注意
1. 脾胃虚寒者慎用,《得配本草》明言:"无大热者禁用"。
2. 现代替代研究显示,山羊角虽可部分替代,然效仅三成。
3. 煎法讲究,当以锉末冲服或磨汁为佳,高温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

今人用此珍药,当存敬畏之心。野生资源既缺,临床更须辨证精确,勿得轻投。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互参,方能用之得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