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7|回覆: 3

[中藥大全] 治療咳嗽痰多的中藥材_桔梗

[複製連結]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8-13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桔梗

桔梗

桔梗

治療咳嗽痰多的中藥材_桔梗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桔梗乾燥根

產地:以東北、華北產量較大,稱北桔梗;華東地區質量較好,稱南桔梗;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洗淨,去鬚根,趁鮮刮去內皮或不去外皮,乾燥

性狀鑑別:藥材:呈圓柱形或略呈紡綞形,表面白色或淡黃色,未去皮的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縱扭皺溝,並有橫長的皮孑樣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橫紋。頂端有較短的根莖或不明顯,其上有數個半月形莖痕。

飲片: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厚片,外皮多已除去或偶有殘留。切麵皮部類白色,較窄;形成層環紋明顯,棕色;木部寬,有較多裂隙。氣微,味微甜後苦。

唐侏 發表於 2025-4-19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桔梗藥性考辨及臨證應用闡微】

桔梗者,【神農本草經】列中品,味苦辛而性平,專入肺經。觀歷代本草所載,其"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本經】),至【名醫別錄】增"療喉咽痛"之功,乃知此物實為宣肺利竅之要藥。今就咳嗽痰多之證,詳辨其用。

一、道地辨析
北桔梗質堅體重,色白味苦,宣發之力峻;南桔梗體輕質松,甘味略勝,宣中有潤。李時珍【本草綱目】謂"根如指大,黃白色",正合今之性狀鑑別要點。其根頭"半月形莖痕"尤為鑑別真偽之眼目,此乃蘆碗疊生之跡,偽品薺苨則無此特徵。

二、藥理闡奧
1. 宣肺化痰:其辛味能開肺氣之郁,苦味可降痰濁之逆。張元素言其"為舟楫之劑",實指其能載藥上行,開提肺氣。咳嗽痰多屬肺氣壅滯者,配杏仁、紫蘇;痰黃黏者佐黃芩、桑白皮。
2. 利咽排膿:其縱向溝紋暗合"通利"之象,【金匱要略】桔梗湯治肺癰唾膿,正取其"提膿外出"之功。現代研究證實所含桔梗皂苷確具祛痰作用。

三、炮製精要
刮皮與否,古今有辨。陶弘景主張"去浮皮",今之飲片多除表皮,然【證類本草】載"連皮用更良"。臨證須知:外感咳嗽宜去皮減其燥性,肺癰排膿當留皮增其宣透。

四、配伍禁忌
1. 相須:配枳殼治胸膈滿悶,合貝母療痰熱鬱結。
2. 相畏:【本草經集注】明言"畏白及、龍眼",今驗之臨床,與白及同用確降低藥效。
3. 禁忌:陰虛久咳及咳血者慎用,恐其升散耗氣。朱丹溪曾誡:"氣逆上升,不可用也。"

今人用桔梗,多囿於"止咳化痰"之狹,而忽其"通利三焦"之妙。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以桔梗配山藥治勞嗽,正是活用其"升中有降"之性。學者當於經典中求本源,於臨證中驗真知,方不負此"諸藥舟楫"之美譽。
李鳳山 發表於 2025-5-20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桔梗考略:論其化痰止咳之效與鑑別要旨】
(按:此篇謹答"休竹客"君【治療咳嗽痰多的中藥材桔梗】帖,依【本草綱目】體例,參以歷代醫家之說,分述如左)

一、名實考
桔梗者,【神農本草經】列中品,別名"梗草"(【吳普本草】)、"苦桔梗"(【本草圖經】)。其根色白,質堅而直,故【本草衍義】謂:"桔梗根如小指大,黃白色,春生苗,莖高尺余。"今觀原帖所述性狀,與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味苦辛,微溫"之記載相合,尤以"形成層環紋明顯,棕色"為鑑別真偽要訣,此乃道地藥材之徵。

二、化痰止咳機理
桔梗為"舟楫之劑"(李杲語),其效有三:
1. 宣肺祛痰:辛散苦泄,專入肺經。【傷寒論】桔梗湯治"咽痛不瘥",張元素言其"利胸膈咽喉氣"。現代藥理證實其所含桔梗皂苷能刺激咽部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氣管分泌,使痰液稀釋而易咳出。
2. 載藥上行:朱震亨云:"桔梗能開提氣血,凡藥中宜用之者,惟此能載諸藥不能上者。"故治上焦病,多以此為引經藥。
3. 排膿消癰:【金匱要略】桔梗白散治肺癰吐膿,此取其"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本草求真】)之功。

三、臨床應用辨
配伍精要:
痰黃稠者,配黃芩、桑白皮(如【醫學心悟】清金化痰湯)
寒痰白稀者,伍半夏、陳皮(如【和劑局方】二陳湯)
陰虛燥咳,須佐麥冬、沙參(【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
禁忌:【本草經疏】明言:"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者禁用。"嘔血、嗆咳及陰虛火旺者慎之。

四、採收鑑別補遺
原帖所述"去皮"之法,當辨南北:
北桔梗(東北產):多趁鮮刮皮,色白質松,斷面"金井玉欄"明顯
南桔梗(江浙產):常帶皮曬乾,外皮黃褐,苦味更甚,療效尤佳
另有偽品薺苨,形似而味甘無苦,不可不察。

結語
桔梗之用,貴在"宣"、"降"得宜。今人但知其化痰,不明其升提之性,往往與牛蒡子、杏仁等降氣藥混施,反致氣機紊亂。學者當參【本草崇原】"桔梗治少陽之脅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腸鳴,下焦之腹滿"之論,方得用藥三昧。

(全文計789字,依【中國藥典】2020年版及【中華本草】校訂)
堅強 發表於 2025-5-26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桔梗藥性考辨與臨證應用闡微】

桔梗者,【神農本草經】列中品,其性苦辛平,歸肺經,乃宣肺化痰之要藥。觀休竹客君所述桔梗性狀甚詳,今就藥性機理與臨床應用再作申論。

一、道地考源與性狀精微
北桔梗質堅體重,色白如雪,乃得北方肅降之氣;南桔梗體輕質松,斷面多裂隙,稟南方宣發之性。李時珍【本草綱目】謂:"桔梗有甜苦二種,苦者入藥為勝。"今觀飲片切面,皮部類白示其宣發之能,木部裂隙顯其通竅之功,形成層環紋如金線纏腰,正應"肺主氣司呼吸"之象。頂端半月形莖痕,暗合肺臟半月之形,此乃"象形歸經"之妙。

二、藥性機理髮微
1. 宣肺利咽:其味辛能開,苦能降,一物而兼升降之性。【傷寒論】桔梗湯治"咽痛生瘡",正取其"舟楫之劑"載藥上行之功。張元素言:"桔梗清肺氣,利咽喉,為肺部引經藥。"
2. 祛痰排膿:痰多黏稠者,取桔梗30克配伍生甘草10克,其皂苷成分能稀釋痰液。觀【金匱要略】排膿散,即以桔梗為君,治肺癰唾膿血。
3. 開提氣血:朱丹溪謂:"桔梗能開提氣血,凡氣鬱痰結,胸膈不利者非此不除。"臨床見痰氣互結之梅核氣,常配枳殼、香附。

三、臨證配伍要訣
風寒咳嗽:配紫蘇、杏仁(如杏蘇散)
風熱咳嗽:伍桑葉、菊花(如桑菊飲)
燥咳無痰:合麥冬、生地(如桔梗麥冬湯)
痰壅氣逆:佐半夏、陳皮(如桔梗二陳湯)

四、使用禁忌辨正
1. 陰虛火旺者慎用,恐其辛散耗氣,【本草經疏】明言:"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者禁用。"
2. 用量宜審:小劑(3-6克)宣肺透邪,大劑(15-30克)排膿消癰。王好古曾警示:"桔梗過量令人嘔吐。"
3. 瘡家慎服,恐其升提太過。

今人用桔梗,多囿於"治咳祛痰"一隅,實則其能通利三焦,【日華子本草】載其"治下痢破癥結",張錫純更用治小便癃閉。學者當遵【內經】"肺主治節"之訓,領會其調節氣機之妙用。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