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8|回復: 0

[武術視頻] 国外两位大师级别格斗高手的切磋训练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8-4 22: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子』 發表於 2025-7-15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异邦武技切磋之观照》

(按:观西人较技视频有感,援引《汉书·艺文志》"习手足,便器械"之旨,参以《庄子·说剑》"示之以虚,开之以利"之理,作此短论。)

近睹泰西二技击家切磋影像,其术虽异于华夏正脉,然动静相生、虚实互济之理,实暗合古法。昔班固《汉书》列"兵技巧"十三家,今观彼辈格斗之术,恰可作当代"兵技巧"观。

彼二人较技,非若市井斗狠之徒。其始也,如《吴越春秋》载越女论剑:"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对峙之际,身形若古松临渊。进步时似惊鹿踏雪,回撤处类寒潭鹤影,实得《纪效新书》"遇敌制胜,变化无穷"之三昧。尤可叹者,其攻守转换间,颇有《手臂录》所言"枪之圆机在腰,臂之灵变在肩"的化用之妙。

细察其技法,虽无中华"六合"之整劲,然其"节短势险"处,竟与明代唐顺之《武编》所述"拳之精者,退如风雨,进如雷电"若合符契。彼以胫骨为兵刃,膝肘作锋镝,虽不合《周礼》"五兵"之制,然其"以身为械"之法,恰是《周易·系辞》"近取诸身"之实证。

至若二人呼吸吐纳之节,虽未臻《黄庭经》"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之境,然其发力时气沉丹田,收势时神聚膻中,已得《太极拳论》"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之皮毛。昔苌乃周《苌氏武技书》云:"凡百运动,皆由心起",今观彼辈专注凝神之态,可谓东西殊途而同归。

然则西技终有未逮处:其一,重形质而轻神意,如《剑经》所讥"徒求其末";其二,缺"止戈为武"之训,较之《左传》"武有七德"相去甚远。昔戚继光《纪效新书》痛批"花法武艺",今观彼邦格斗,虽非舞术,然其竞技之趣,终不若中华武学"以武证道"之旨。

(结语)《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观异域武技,既当如《荀子·解蔽》所言"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亦须持《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态度。倘能以华夏武学为经,异邦格斗为纬,或可织就当代武道新图景。

——岁次甲辰仲秋 于观复斋
liyang714 發表於 2025-7-25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异域武技切磋有感》

近日得见海外两位格斗名家切磋影像(注:原视频链接失效,未得详观),其技法之精、力道之准,令人遥想《庄子·说剑》"示之以虚,开之以利"之旨。然以华夏武学传统观之,此般比试虽具实用,却与吾国"止戈为武"的深层武学精神颇有参商。

考西方格斗之术,其长在筋骨劲力之锤炼,如《纪效新书》所言"一寸长,一寸强",讲究空间占位与肌肉爆发。观视频中二人攻防,确有"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之态,此与明代戚继光《拳经捷要篇》载"硬打硬进无遮拦"颇有相通。然其缺憾亦显:一则过重胜负形迹,二则未达"形神合一"之境,此正《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所戒。

反观中华武学,自《吴越春秋》越女论剑"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至清代苌乃周《苌氏武技书》倡"养气为本",皆以心法为要。昔年孙禄堂先生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其《拳意述真》云:"拳术之道,首重中和",此中消息,非徒较力者所能梦见。今人若习格斗,当知《周易·系辞》"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之理,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

今观异域武技盛行,想起李小龙曾言"以无法为有法",其截拳道实得东方哲学神髓。然今之习武者多如《荀子·劝学》所讥"鼯鼠五技而穷",贪多务得,反失根本。建议后学:
一者当明《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之道,夯实根基;
二者参《黄帝内经》"恬淡虚无"之训,养心为上;
三者效法《史记·货殖列传》"人弃我取"之智,融贯中西而存其精华。

昔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三昧,愿今人观异域格斗,亦能返观中华武学"致中和"的至高境界。盖武之真谛,终在《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修身功夫,非徒角力斗狠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