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89|回覆: 1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全集.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30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關山月.李白


李白詩詞全集.關山月

李白詩詞全集.關山月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詩詞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


+
佽飛 發表於 2025-4-2 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山月】詩學發微:李白邊塞詩的空間建構與情感張力

李白【關山月】作為樂府舊題的新創,展現了盛唐邊塞詩特有的時空意識與情感深度。全詩十二句構成三重意境空間,在"天山明月"的物理空間、"征戍記憶"的歷史空間、"思婦斷腸"的心理空間之間形成精妙的互文結構,其藝術成就遠超普通邊塞題材之作。

首四句以大寫意筆法構建宇宙級空間尺度。"明月出天山"以動態視角打破"天山雪"的固態意象,雲海蒼茫中突顯西域的洪荒感。"長風幾萬里"更以誇張的空間跨度,將玉門關置於亞歐大陸的氣流場中。這種空間書寫突破了漢代邊塞詩"隴首秋雲飛"的平面化描寫,在三維立體空間中注入時間流動感——明月東升西落,長風晝夜不息,形成天地人共在的宏大敘事場。

中四句轉入歷史縱深維度。"白登道"與"青海灣"的並置,濃縮了漢高祖困守白登(前200年)至唐蕃爭奪青海(7-8世紀)近千年的戰爭記憶。"由來征戰地"五字如史家筆法,將個體命運置於歷史循環論的框架中審視。李白在此展現出超越同時代詩人的歷史洞察力,其"不見有人還"的論斷,比王昌齡"白骨亂蓬蒿"的具象描寫更具哲學意味。

後四句的空間轉換尤見匠心。"戍客望邊邑"與"高樓當此夜"構成蒙太奇式對位,通過月光的意象鏈接,使相隔萬里的征人與思婦產生量子糾纏般的情感共振。這種"隔空對話"模式,較【春思】的線性敘事更富現代性。清人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特別指出:"'當此夜'三字,將兩地情景雙綰",正是對此空間藝術的精準把握。

此詩在樂府傳統中的突破性在於:以明月為樞軸,將西域地理、戰爭史觀、閨怨傳統三大題材熔鑄為有機整體。明代胡震亨【李詩通】評其"氣象雄渾,包孕深遠",實因李白創造性地將道家宇宙觀、儒家歷史觀、世俗人情味統攝於二十字中。這種藝術高度,使【關山月】成為唐代邊塞詩中兼具史詩格局與人性溫度的典範之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