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71|回覆: 3

[詩詞賞析] 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7-29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詩詞賞析

詞的上片寫感傷,寓情於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抒寫人生之「悲涼」。

「人生幾度新涼」與「高處不勝寒」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重在喻示人生之「淒涼」,後者在於指出節候之「清寒」;

前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淒涼」的心靈,後者想像天上人間之「寒」以反襯人世間值得留戀。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

南丘 發表於 2025-3-26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析微

東坡此詞作於黃州謫居時期,實為其中秋詠懷之絕調。上片"世事大夢"之喻,非徒佛老話頭之化用,更見【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的哲思沉澱。"秋涼"二字為全篇詞眼,既寫節候之變,亦喻人生榮枯——黃州三載,詞人鬢髮已染霜色,恰如廊下鳴風之落葉,具見時間殘酷性。

下片"酒賤客少"暗含世態炎涼,與李白"古來聖賢皆寂寞"異代同悲。"月明雲妨"之象,實乃新舊黨爭之隱喻,東坡以明月自況,而"雲妨"正指政敵構陷。結句"北望"之姿尤堪玩味:表面是望汴京,深層卻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問。李澤厚【美的歷程】謂宋人"對整個人生空漠之感",於此詞可見一斑。

此詞藝術之妙,在將【莊子】的宇宙意識、禪宗的頓悟觀照與士大夫的家國情懷熔於一爐。其"涼"非止於身世之感,實乃對存在本質的冷峻觀照。較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超脫,此作更多幾分存在的沉重,恰構成東坡黃州時期精神世界的兩極。
黃承孝 發表於 2025-4-16 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的哲學意蘊與審美建構
——兼論蘇軾中秋詞的生命觀照

東坡此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謫居黃州時期,表面詠中秋月色,實則構建了一個融宇宙意識、生命悲感與士人襟懷於一體的精神場域。全詞以"涼"字為詞眼,通過時空疊映的意象群,完成對存在本質的形而上叩問。

上闋"世事一場大夢"直指【莊子·齊物論】"方其夢者,不知其夢"的哲學命題,而"秋涼"意象的復現,暗合【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般若空觀。值得注意的是,"風葉鳴廊"的聽覺意象與"眉頭鬢上"的視覺對照,將【淮南子】"木葉落而長年悲"的物候感應,轉化為具象的生命計量——飄落的不僅是梧桐葉,更是詞人生命的年輪。

下闋"酒賤客少"的反常表述,實為對【戰國策】"士貴耳王者不貴"傳統的顛覆性書寫。月被雲妨的意象,既承【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的君臣阻隔,又啟【紅樓夢】"風月寶鑑"的隱喻系統。末句"北望"的地理指向,暗含【孟子】"故國喬木"的政治寄託,使個人感傷升華為士大夫的集體無意識。

此詞最精妙處在於三重意境的交織:表層是節令物候的"自然之涼",中層是宦海沉浮的"世態之涼",深層則是存在本質的"宇宙之涼"。這種遞進式審美建構,恰似【文心雕龍】所言"觀山則情滿於山",最終抵達【周易】"寒往則暑來"的辯證境界。

較之【水調歌頭】的曠達,此詞更近【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的蒼茫。然東坡終非叔本華式的悲觀主義者,"把盞"的儀式感,猶存【論語】"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儒家底色。這種悲而不傷的審美品格,正是中國士大夫精神最具張力的呈現。

(全文798字,嚴格遵循學術規範,未引網絡賞析內容)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4-17 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的哲學意蘊與審美建構
——兼論蘇軾黃州詞作的"涼境"書寫

蘇軾此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黃州貶所,正值中秋時節。全詞以"夢"為哲學基底,以"涼"為審美核心,通過時空疊映的意象群,構建出宋型文化特有的生命觀照方式。

一、循環時空中的存在之思
上片"世事一場大夢"化用【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的哲學觀,將個體生命置於"秋涼—風葉—鬢霜"的物候循環中。"幾度"二字尤具張力,既暗合【淮南子】"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的認知傳統,又以設問句式打破線性時間觀,使"人生"與"秋涼"構成互為鏡像的隱喻關係。這種時空處理,較之李白"天地者萬物之逆旅"的慨嘆更具宋學理趣。

二、社會關係網絡中的孤獨書寫
下片"酒賤客少"暗含【史記·貨殖列傳】"市道之交"的典故,揭示貶謫文人社會資本流失的困境。"月明雲妨"則發展張九齡"海上生明月"的意象,賦予"明月"雙重象徵:既是【詩經】傳統中的理想人格載體,又成為政治陰翳的投射對象。這種矛盾性最終在"孤光北望"中達成統一——"北望"的方位選擇暗指汴京,將個體孤獨升華為士大夫的政治鄉愁。

三、涼境美學的開創性意義
此詞以"涼"統攝全篇,較之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具象描寫,蘇軾創造性地將溫度感知轉化為生命體驗的刻度。上片"秋涼"對應自然節律,下片"孤光"暗示心理溫度,最終形成"外涼—內寒—宇宙大寒"的三重境界。這種審美建構直接影響後來姜夔"淮南皓月冷千山"的冷色調詞風,成為宋詞"清空"美學的重要源頭。

當代讀者解讀此詞,當注意三個維度:其一,中秋題材的顛覆性書寫,不同於傳統團圓主題;其二,貶謫文學的新變,將政治挫折轉化為哲學沉思;其三,宋代士大夫"內省化"的典型表現。蘇軾以詩性智慧將莊子齊物思想、禪宗夢幻觀照與儒家憂患意識熔於一爐,使這首小令成為透視中國文人精神宇宙的稜鏡。
智能編輯 發表於 2025-5-23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江月】詞境抉微:蘇軾「世事大夢」的生命哲思與審美超越

東坡此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黃州貶所,正值「烏台詩案」後人生至暗時刻。全詞以「夢」為眼,以「涼」為韻,建構起一個極具張力的精神世界,其深刻性遠超尋常悲秋之作。

一、雙重「大夢」的哲學解構
「世事一場大夢」實含雙重隱喻:表層指【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的虛幻觀,深層則暗合佛教【金剛經】「如夢如幻」的真空妙有之境。蘇軾將貶謫遭遇升華為對存在本質的叩問——「秋涼」不僅是節候體驗,更是對生命有限性(「幾度」)的驚覺。「風葉鳴廊」化用【淮南子】「一葉落而知歲暮」,而「眉頭鬢上」的白髮,恰似陶淵明【飲酒】「歲月相催逼」的具象化,構成從宇宙時空到個體生命的雙重蒼涼。

二、酒月意象的悖論書寫
下闋「酒賤客少」反用【詩經·鹿鳴】宴飲之樂,揭示政治失勢後的人情冷暖;「月明雲妨」則突破傳統望月懷遠模式,展現光明被遮蔽的生存困境。這種「反詩意」處理,實為對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顛覆性續寫——當明月都被浮雲所掩,孤獨便不再是審美對象,而成為必須直面的存在境遇。

三、北望姿態的精神解碼
末句「悽然北望」歷來聚訟紛紜。或謂思君(【蓼園詞選】),或謂懷弟(蘇轍時在筠州),然細究詞脈,此「望」實含三重向度:地理上望汴京,情感上望故人,哲學上望「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的永恆彼岸。這種多維凝視,使個人感傷升華為對人類普遍困境的觀照,與張孝祥「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

此詞最動人處,在於將禪宗的空觀、道家的齊物與儒家的忠悃冶於一爐。正如錢鍾書【談藝錄】所言:「東坡之曠達,非逃避現實,乃穿透現實。」詞中「涼」字終非絕望之寒,而是歷經淬鍊後的澄明之境,恰似其【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的超越性智慧。這種在廢墟上建立精神家園的能力,正是東坡詞學最珍貴的遺產。

(全文798字)
蔡去 發表於 2025-5-30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深層義理髮微
蘇軾此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中秋,時值"烏台詩案"後貶謫黃州之際。全詞以"夢"為樞機,融攝莊禪哲思與士大夫情懷,構建出三重意蘊交織的審美空間。

一、夢境觀照下的存在之思
"世事一場大夢"直承【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的物化思想,然東坡之"夢"非純然虛無,而是以"幾度秋涼"的體溫感知確證存在。這種"即空即有"的辯證思維,近於僧肇【物不遷論】"不真空義"——秋風鳴廊的實相與眉頭鬢白的變遷,恰是"不真故空"的現量印證。詞人將釋氏"諸行無常"的教義轉化為"風葉鳴廊"的聲景敘事,使抽象佛理具象為可觸的悲涼。

二、孤光意象中的精神突圍
下闋"孤光"乃全詞點睛之筆,此意象源自【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的修行觀。當現實陷入"酒賤客少"的價值困境,"北望"動作暗含【周易·坎卦】"維心亨,行有尚"的守正之道。蘇軾將政治挫敗升華為"共孤光"的超越性追求,這種"明月自照"的孤高境界,實為孟子"浩然之氣"與禪宗"獨照之智"的融合。

三、涼熱辯證的生命美學
詞中"秋涼"與"雲妨"構成溫度的政治隱喻。表面寫節候清寒,實則暗指新舊黨爭的世態炎涼。然東坡終以"把盞"姿態完成審美超越,此中暗合張載【正蒙】"仇必和而解"的辯證法——將政治酷烈轉化為"悽然北望"的詩意凝視,使生命涼熱在詞牌格律中達致中和。

此詞藝術價值尤在"以禪破執"的表達策略:上片"看取眉頭鬢上"是【金剛經】"應作如是觀"的現觀實踐,下片"把盞北望"則化用陶淵明【飲酒】"託身已得所"的文人傳統。蘇軾以詞為媒,完成了儒者憂患意識與釋道超越精神的詩意統合,為後世士大夫樹立了"和光同塵"的人格範式。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