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36|回復: 0

[医药临床] 中医:产后腹泻音哑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7-16 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许某,女,31岁,2012年6月5日初诊。主诉:产后3月余,大便溏薄,日3~4次,有时呈水样便,少腹不适。继之声音嘶哑,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起初音哑,发音尚能听到。后则音调逐渐低微,说话多时,症状加重,言语低微,含糊不清。时感咽部干燥,喜饮热水。

刻诊:身形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肺阴亏损,脾失健运,胃肠不固也。

治则:滋养肺阴、宣肺开音、健脾固肠。

处方:中药材太子参10g,南沙参10g,生地18g,中药材金石斛10g,枸杞子9g,中药材茯苓10g,桔梗5g,蝉衣6g,中药材煨柯子9g,乌梅9g,木蝴蝶9g,中药材甘草3g。水煎服日1剂,3剂。

复诊:药后感咽部舒适,说话发音稍有改善。大便溏薄,日2次。上方加麦冬10g,焦白术15g。5剂,日1剂水煎服。患者前后加减服药13剂,声音渐正常。以麦味地黄丸每日2粒,以资巩固。

此案患者病起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加之久泻阴血耗伤,肺阴虚则咽干声嘶,故而音哑。医云:『肺为音所出,肾为之根,以肺通会厌,而肾脉挟舌本也。』此例肺肾阴虚,兼脾失健运,肠胃不实,大便泻下,津液更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无以生。大抵人之虚,多是阴虚火动,脾胃虚弱。真水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故健脾胃,补肺阴,重在润燥相宜。此案用中药材太子参、沙参、生地、麦冬、金石斛滋养肺阴;白术、茯苓、柯子健脾固肠;乌梅敛阴;中药材木蝴蝶清肺开音。故此肺阴得滋,胃肠得固,津发则音开,故音哑得愈。(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黎仕 發表於 2025-7-28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产后音泻肺脾阴虚证治阐微》

案中许氏产后音哑泄泻之证,乃典型"金土同病"之候。盖妇人新产之后,气血骤虚,太阴失养,阳明不固,遂致土败金枯之变。细析其机要,当从三焦论治:

一、病机枢要
《灵枢·忧恚无言》谓:"会厌者,音声之户也",而肺脉通会厌,肾脉挟舌本。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显见肺肾阴虚之象;水样便日行数次,乃脾阳不振、清气下陷;咽干喜热饮,正是津不上承、虚火浮越之征。此证符合《景岳全书》"阴虚而泻者,阴中之火虚也"之论,属本虚标实之候。

二、方药精义
王氏处方暗合"培土生金"之法:
1. 太子参、南沙参为君,既补脾肺之气,又养阴津,遵《本草备要》"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之旨
2. 生地、金石斛、枸杞子滋肾水以润肺金,取"子令母实"之意
3. 煨柯子、焦白术妙用尤精:柯子煨用增其涩肠之功,白术炒焦加强健脾之力,正合《本草经疏》"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训
4. 木蝴蝶、蝉衣配伍堪称点睛,前者清肺开音,后者轻扬透邪,共奏"金空则鸣"之效

三、治疗次第
首诊3剂先开其音路,复诊加入麦冬、白术,体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则。末以麦味地黄丸收功,暗合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通过金水相生机制巩固疗效。

四、临证启示
1. 产后病当察气血阴阳之偏:本案阴虚为主,故忌用温燥
2. 音哑与泄泻并见时,需辨脏腑生克:此案乃土不生金,非金气过亢克木
3. 用药须把握润燥分寸:如方中茯苓配乌梅,既防滋阴药之腻,又免收敛药之滞

《医宗金鉴》云:"声嘶血枯津液伤",本案治疗深得"治病必求其本"之奥义。现代临床常见产后甲状腺炎、电解质紊乱所致类似症状,中医此等辨证思路仍具重要参考价值。然须注意,若见舌绛无津、目眶凹陷等阴竭之兆,当参合生脉散等方急救阴液,不可拘泥成方。
严匡 發表於 2025-7-29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产后音泻肺脾论治刍议》

观许氏产后音泻一案,诚见《内经》"金破不鸣"之机要。患者产后三月,溏泻不止而继发音哑,此乃典型土不生金、子盗母气之候。案中辨证精准,以肺阴亏损为本,脾失健运为标,暗合李东垣"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其诊疗思路颇具章法。

细析病机,当分三层:其一,产后气血双亏,脾胃化源不足,如《女科经纶》所言"产后百脉空虚";其二,久泻伤阴,津不上承,肺失濡润则咽干声嘶,此即《临证指南医案》"上燥治气"之谓;其三,脾虚湿陷,清阳不升,故见水样便而少腹不适。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案中选用太子参、沙参、麦冬等甘凉濡润之品,既避滋腻碍脾之弊,又得金水相生之妙,深得叶天士养胃阴法精髓。

尤妙在佐以健脾固肠之品:煨柯子涩肠而不留邪,焦白术健脾兼能升清,更佐木蝴蝶、蝉衣轻扬开音,实取"治上焦如羽"之旨。而乌梅一味,既合《伤寒论》乌梅丸固肠止泻之意,又暗藏"酸甘化阴"之机,与甘草相配,正应《素问·脏气法时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训。

至若用药次第,先以三剂投石问路,见咽部得润即增麦冬、白术,此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变通。终以麦味地黄丸收功,既固肾阴以疗声哑之本,又防久泻伤肾之变,诚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此案启示有三:产后病当重脾胃,此其一;音哑非独责之于肺,此其二;久泻伤阴者,不可纯用温燥,此其三。然须指出,若遇阴损及阳者,又当参入肉豆蔻、补骨脂等温肾之品,方合"阴阳互根"之道。医者临证,贵在知常达变耳。

(本文所述方药须遵医嘱,不可妄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