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14|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藥:樟葉紫蘇葉治蕁麻疹

[複製連結]
+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7-14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風疹可顯於局部,也可遍發周身,令人瘙癢難耐。現推薦一個治療急性蕁麻疹很有效的中醫藥洗浴方子。

方法:取新鮮樟樹葉和新鮮中藥材紫蘇葉各500g,洗淨加水5000g,燒開後用小火煎15分鐘,將煎液倒入小桶中,用毛巾攪拌讓蒸汽熏浴全身,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用煎劑擦洗全身10分鐘,每日1次,連用7天。

蕁麻疹的臨床症狀以皮膚作癢為主,病因與風、濕、熱有關。樟樹葉味辛性溫,無毒,有祛風散寒、溫中理氣、通竅活血功效,可治吐瀉、胃痛、風濕痹痛、痛風、腳氣、疥癬風癢、跌打損傷等。樟葉(皮)含芳香性揮髮油、樟腦等,其水煎液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卡他布蘭漢菌具有抑菌作用。紫蘇葉味辛,性溫,具有發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等功效。早在【金匱要略】就有『治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的記載,經驗證中醫藥紫蘇葉治過敏確有效:當人吃海鮮出現瘙癢、風團、丘疹、腹痛等過敏反應時,取干紫蘇葉10g,以沸水300~500ml沖泡後飲服,對緩解過敏症狀有奇效。中醫藥研究發現,中藥材紫蘇提取物對lgE(一種免疫蛋白質)類抗體產生的過敏性疾病有較好作用。樟樹葉配中藥材紫蘇葉共煎外洗,是利用了樟樹葉辛香辟穢、祛濕抗菌之活性,以及紫蘇的解毒散寒、抗過敏作用,從而達到抑制皮膚炎性反應的效果。本中醫藥方即使適用於急性蕁麻疹,對濕疹也有效。

提示:蕁麻疹與過敏源有關,易發患者平時最好禁食海鮮(蝦、蟹、貝類)、辛辣類發物。遠離花粉,避免接觸動物皮、毛以及煙塵、洗滌劑等。(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中醫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李文義 發表於 2025-6-1 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樟葉紫蘇葉外治法在蕁麻疹治療中的配伍機理與臨證要點】

蕁麻疹一症,古稱"癮疹",【諸病源候論】言其"由體虛受風,風邪客於肌膚所致"。今觀此方以樟葉配伍紫蘇葉煎湯外治,實暗合傳統中醫"開鬼門"之治則,其配伍精當,值得深入闡發。

一、藥物配伍機理探微
樟葉性辛溫,歸肝脾經,【本草綱目拾遺】載其"能通關竅,利滯氣"。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樟腦等揮髮油成分確有抗組胺作用,此與中醫"祛風止癢"理論相契。紫蘇葉辛溫解表,【本草備要】謂其"發汗解肌,下氣寬中",其迷迭香酸等成分可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二藥相須為用,樟葉主走皮腠以開玄府,紫蘇葉善行營衛以透邪氣,共奏疏風透表之效。

二、外治法的中醫理論依據
此方採用熏洗之法,正合【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旨。蒸汽熏浴可宣通腠理,使藥氣由毛竅而入;擦洗之法則借水溫推動氣血,助藥力透達。尤妙在控制水溫於40℃,既不過熱傷陰,又可保持毛孔開泄,深得"溫漬"古法之要。

三、臨證應用注意事項
1. 辨證要點:本方適用於風寒束表或風濕客膚型蕁麻疹,若見皮膚焮紅灼熱、舌紅苔黃者,當慎用。
2. 藥材選擇:鮮品藥效最佳,若用干品,劑量宜減半。樟葉以春季採摘者為佳,紫蘇葉當取葉背紫者。
3. 禁忌人群:孕婦及皮膚破損者忌用,陰虛血燥者需配伍養血潤燥之品。

四、補充建議
可隨證加味:風重者加荊芥穗30g,濕甚者加蒼耳子20g。治療期間宜配合刺絡拔罐於大椎、肺俞等穴,以增強疏風透邪之效。

此方雖簡,然寓含中醫"給邪出路"之治療智慧。然須謹記【內經】"治病必求於本"之訓,外治法當與內服藥、避風忌口等配合,方能根治。今人用此方,當參合現代醫學過敏原檢測,方不失中西匯通之義。
任逸然 發表於 2025-6-8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樟葉紫蘇葉外治法在蕁麻疹治療中的理法方藥】

蕁麻疹一症,古稱"癮疹"、"風疹塊",其病機關鍵在於風邪挾濕、熱客於肌表。【諸病源候論】言:"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癮疹",正合本病本虛標實之特點。今觀此方以樟葉配伍紫蘇葉外治,實具深意,試析如下:

一、藥物配伍精要
樟葉辛溫芳香,歸肝脾經,【本草綱目拾遺】載其"祛風濕,通經絡";紫蘇葉辛溫解表,【本草備要】謂其"發汗解肌,和血下氣"。二者相須為用,樟葉側重祛風除濕,紫蘇葉長於解表透邪,形成表裏雙解之勢。現代藥理證實,樟腦衍生物可抑制組胺釋放,紫蘇醛能調節Th1/Th2免疫平衡,此乃中西醫理相通之處。

二、外治法的中醫機理
此方採用"溻漬法",源自【五十二病方】"浴之"古法。蒸汽熏浴使腠理開泄,藥性由毛竅而入;擦洗時水溫40℃正合"溫則行"之理,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尤妙在"先熏後洗"之法,暗合【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要旨,使藥力層層透達。

三、辨證施用要點
1. 適宜證型:本方適用於風寒型或寒濕型蕁麻疹,症見風團色白、遇寒加重者。若見疹色鮮紅、灼熱劇癢之風熱證,則需加金銀花等涼血之品。
2. 禁忌人群:皮膚破潰者慎用,陰虛血熱體質不宜久用。
3. 療程控制:七日為一療程,符合【黃帝內經】"七日來復"的節律觀。若三日內無效,當更方。

四、養生調護建議
1. 忌口當循【外科正宗】"雞鵝羊肉、蚌蛤河豚"之戒,尤需注意現代食品添加劑等新型過敏原。
2. 情志調攝宜遵"恬淡虛無"之訓,因情志不暢易致肝風內動,加重病情。

此方體現中醫"治外必本諸內"的整體觀,將藥物作用與物理療法相結合。然需申明:蕁麻疹病因複雜,頑固性病例需配合內服方藥。建議患者在使用前,當由執業中醫師四診合參,辨明證候,切勿拘泥成方。另需注意現代樟樹品種差異,當以正品Cinnamomum camphora為佳,確保用藥安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