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69|回复: 0

[诗词赏析] 诗文里的夏日热情似火,令人无法抗拒!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7-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炎夏日,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高调的热情;骄阳似火,不放过任何机会炙烤着大地。如何安然无恙地度过夏天,可以说是当代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

其实不止我们,古人对夏天同样爱恨交替。那么,古人心中的酷暑是怎样的?是如何消暑纳凉的?又是怎样度过夏日的?一切答案尽在下面九首诗词中,一起感受吧~

懒摇白羽扇

懒摇白羽扇

长风万里来

长风万里来

日车不动汗珠融

日车不动汗珠融

人何怨炎热

人何怨炎热

荷风送香气

荷风送香气

眼前无长物

眼前无长物

蝉噪树苍苍

蝉噪树苍苍

风定莲池自在香

风定莲池自在香

c7cbf80b6219ed56f8e42b9c0e014a30.jpg

今日话题

关于夏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词是?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eec03d0ae4122ed80d040da49a4c52e8.gif

彭门波爷 发表于 2025-4-2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古典诗词中的夏暑书写与消暑美学》

拜读休竹客君所辑九首夏暑诗词,深感古人于炎熇中别具慧心。中国诗学传统中的"夏"意象,实为天人交感之绝佳载体,其书写范式可析为三境:

一曰"酷烈之境"。杜工部"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夏夜叹》),以"毒"字直写体肤之痛,与王维"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苦热行》)的视觉压迫形成通感。此类书写承继《诗经·七月》"六月食郁及薁"的物候观察,将暑气升华为生命体验的极端试炼。

二曰"消夏之智"。白乐天"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消暑诗》)展现文人"心静自然凉"的修为,与李清照"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鹧鸪天》)的物候调节形成互补。陆羽《茶经》载唐代煎茶避暑之法,恰可与此类诗意互证。

三曰"纳凉之趣"。杨万里"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在暑气最盛时反见闲适,暗合庄子"心斋坐忘"之理。此类作品往往通过时空转换(如午睡、夜游)重构夏暑体验,形成独特的审美距离。

至若消暑智慧,古人实有体系:建筑上"深堂避暑"(见《东京梦华录》),饮食上"浮瓜沉李"(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器物上"玉枕纱橱"(李清照《醉花阴》),皆可于诗词中窥见端倪。今人读此,当悟古人非仅避暑,更在炎凉变幻中证悟生命本真。试问当代空调房中,可还能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的天然意趣?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