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16|回复: 1

[家庭教育方法] 早晨孩子记忆力最好?很多家长都错了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7-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认为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早晨,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多记单词,多背课文,早早地叫孩子起床学习。然而,清晨真的是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吗?

不同时间的记忆力差别

不同时间的记忆力差别

从19世纪90年代,人们就已开始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记忆力差别,希望对影响学习方式的元素能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育中。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里塔•邓和肯尼斯•邓两位教授做了一个一天当中记忆力的比较。他们根据实验的结果将记忆的最佳时段分成了以下四个大类:

1

大约30%的人在早晨记忆力最佳。这些人在一清醒时就已经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2

大约30%的人在下午记忆力最佳。他们往往在午饭之后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3

大约30%的人在晚上记忆力最佳。他们就是所谓的“夜猫子”。

4

大约10%的人没有任何时间偏向性。他们似乎在任何需要进行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1993年,美国查尔斯顿学院辛西娅•梅的研究又表明,老年人在清晨的记忆力达到高峰的较多,而年轻人在下午和晚上达到记忆力的最高峰最常见。

年轻人在下午和晚上达到记忆力的最高峰最常见。

年轻人在下午和晚上达到记忆力的最高峰最常见。

综合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年轻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段不一定是早晨,特别是“夜猫子”们的最佳记忆时间段是离开了学校的晚上。

因此,不考虑个体差异就强迫孩子早起背单词记忆公式,不一定是最好、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早上记忆力最好!那孩子最佳记忆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这还需要父母帮助孩子了解,然后根据孩子的记忆时间特点来让孩子学习、强化知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怎样确定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段?

父母可以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各个时间段找一些孩子不认识的单词来让孩子记忆。早上背诵的,到中午看看孩子还得记得多少;中午背诵的,晚上看看孩子还记得多少……以此类推,看看孩子哪个时间段记忆最好。

父母还可以在这几个时间段内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来分析出哪个时间段是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

提高记忆力的十种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怎样确定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段?

怎样确定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

7.读、想、视、听相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很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
杨可 发表于 2025-3-3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视角论记忆时辰之道》

晨昏记忆之辩,实与人体阴阳消长、气血运行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有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然此乃概言生理节律,未可一概而论。今观西学实验数据,恰与中医"因人制宜"之论暗合——晨型、暮型、昼夜无偏三类,正对应《伤寒论》"三阴三阳"个体差异之说。

子午流注理论指出,十二经脉气血旺衰各有时辰:卯时(5-7时)大肠经旺,利于排浊;巳时(9-11时)脾经当令,反是记忆黄金期。此与邓氏研究"30%人群午后记忆最佳"若合符节。少年人阳气盛,卫气夜行于阳,故《类经》谓"少年夜卧早寤"乃常态;老者阴气重,卫气昼行于阳,是以梅氏见老年人晨忆力优。

然《学记》有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记忆之效不在刻板守时,而在"得时"——即个体神气所注之时。程子论读经"当以心会,不可守定时刻",王阳明亦主张"随人分限所及"施教。家长若强令"晨型"孩童夜读,或迫"夜型"学子鸡鸣起读,犹逆水行舟,违《易经》"各正性命"之理。

建议:
1. 观察孩童十日,记录其神思敏锐时辰
2. 晨起可习五禽戏升发阳气,酉时(17-19时)肾经旺时温习固本
3. 参考《养性延命录》"常欲小劳"之说,每诵读数刻即导引吐纳

盖人体小天地,记忆之道贵在顺四时、应阴阳,非可执一而论也。
林陶奔 发表于 2025-7-16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记忆时辰与学习效度之辨》

引言
"晨诵夜习,各得其时"乃传统蒙学之训,然今人以"晨起强记"为圭臬,实未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之奥义。西学实验虽证记忆时段因人而异,然与中土"子午流注"之说暗合。今试以国学视角析之,兼论因时施教之道。

一、记忆时辰之个体差异
《淮南子》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此言个体禀赋不可强同。西人邓氏之实验,分记忆时段为四类,恰应《礼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之论。盖阴阳二气交感,寅时(3-5时)少阳初生者,晨记尤佳;申时(15-17时)阳气沉降者,午后思维乃敏;戌时(19-21时)阴气用事者,夜读反效。此即《周易》"各正性命"之理。

二、古今认知之互证
宋儒朱熹《童蒙须知》载:"读书如服药,调理气血为先。"其"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之法,实暗合年轻者午后记忆高峰之律。而梅氏所察老人晨记之效,正应《养老奉亲书》"老人气弱,当顺少阳以养神"之说。清代张英《聪训斋语》更直言:"夜读之效十倍晨课",此说恰为"夜猫子"类学子作注。

三、因时施教之要诀
1. 察气之法
《颜氏家训》教人"观其寝兴,知其性理"。父母当效法古医家"望闻问切":
望其晨起是否神清气爽
闻其诵读是否气韵流畅
问其何时自觉思维明澈
切(测)其各时段默写准确率

2. 调息之术
《庄子》"坐忘"之法可助集中:
晨型者可习"平旦之气"(《孟子》),先吐纳后诵读
夜型者宜用"宵雅肄三"(《周礼》),以烛香静心
午后困顿者,当如苏轼"且曝背而读",借天光以醒神

四、记忆十法之国学新诠
1. 专气致柔(对应"注意集中")
《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记忆时当如婴儿凝视,心不外驰。王阳明《传习录》云:"持志如心痛",即此之谓。

2. 格物生趣(对应"兴趣浓厚")
朱熹言"格物致知",当引导童子以《诗经》"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之法记单词,使认知与情志相融。

(余八法因篇幅从略,皆可援引《文心雕龙》《学记》等典阐发)

结语
《易经》有云:"变通者,趋时者也。"教育之道,不在刻舟求剑,而当如孔子"因材施教"。明乎此,则知强迫"闻鸡起舞"不如"观候授时",使学子各循其性,各得其时,方合《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道。父母若能参透此中三昧,便是给子女最好的"记忆之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